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人们追逐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的目标。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财税政策上的支持。截止到目前,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产销量也屡创新高,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新能源汽车企业比较依赖国家给与的各种补贴,但我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力度正在逐年降低,后续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财税政策的调整值得关注。文章以文献角度梳理财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价值的影响,总结财税政策之前对新能源汽车产生的影响,针对财税政策如何提高新能源汽车企业价值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问政补贴     
王兰 《汽车观察》2016,(4):86-89
林程认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没有经过充分的讨论和论证,不合理。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独特的存在着。因为政策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所以在"十二五"向"十三五"过度的关口,总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喜与忧,就不得不总结中国政策的喜与忧。而对于被寄予弯道超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因为补贴导致整个行业处于千疮百孔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 构建创新驱动政策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DEA 法计算 2015~2017 年创新驱动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的支撑效率, 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法, 以综合效率为参考序列, 进一步探讨了创新驱动政策中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各投入要素与综合效率的关联度, 并重点分析政府补助与税收优惠作用效果之间的差异。 结果表明: (1) 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整体创新效率较低,且部分企业受补贴退坡的影响较大; (2) 西部地区平均创新效率显著高于东、 中部地区; (3) 创新驱动政策中政府补助与税收优惠在不同企业间作用效果差异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在国家补贴及各种财税政策的支持下, 新能源汽车企业为了抢占政策风口纷纷开启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纵向整合道路。 这种纵向整合的发展模式对企业生产率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目前还少有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本文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 对企业纵向整合程度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企业的纵向整合程度与生产率之间存在先升后降的倒 U 型关系, 并且目前超过 半数企业的纵向整合已经带来了生产率的下降。 最后, 本文对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合理的纵向整合决策以及政府今后补贴政策的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是政府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这一漫长征程中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新能源汽车推广是缓解能源供给压力, 减轻环境保护负担的重要举措, 是国家大力扶持行业。 本文主要选取充电设施建设补贴和汽车购置补贴作为代表性政策, 利用2011 ~2015 年的城市面板数据, 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工具变量法, 建立了政策的评价体系, 区分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 根据政策与新能源市场的发展结果, 测度和比较充电设施补贴政策和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的政策效应。新能源汽车政策投入大、 周期较长, 对比不同政策的市场效应, 有利于降低政策成本, 提高政策效率和决策效率, 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研究结果显示, 充电桩和购置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具有显著影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购置补贴标准逐步退坡, 补贴金额逐年降低, 加快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 消除消费者的充电焦虑, 是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7.
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近乎“疯狂”的火爆,产销突破33万辆,累计推广近5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据统计,年产过万辆的全球前1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中,有4家是中国企业。面对如此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政府主管部门、业界知名专家对形势保持了清醒认识。1月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科技部部长万钢直言,新能源汽车发  相似文献   

8.
说到快充电池,不得不从新能源汽车说起。"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9~2012年,当时,关键技术还属于发展期,这一阶段的成果有限,与当初设定的目标相去甚远。2012~2013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政策真空期。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从2013年年底到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第二阶段,特别是201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爆发。"微宏动力系  相似文献   

9.
安凯把脉     
当选择性条件变成必然结果时一定是发生了不可逆转的事情。日益加重的能源危机与环境压力迫使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一种必然。对于中国这个石油资源匮乏的国家尤其重要。在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推动下,掘金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内外各大汽车厂商追捧的热潮。  相似文献   

10.
2015年前9个月,中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15.62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新能源汽车一路狂奔的背后,是政策性倾斜带来的私人消费市场的觉醒和撬动.根据规划,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要达到200万辆,累计保有量将达500万辆.尽管近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长速度很快,但到2020年要实现该目标仍有困难.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还存在经济性不佳,电池续航里程不高,整车关键技术缺失,电池安全隐患等问题.但是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影响传统油品的销售,同时减缓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上升的压力;短期内有利于缓解柴汽比下降带来的炼油结构挑战,长期将改变石油产业链下游的发展重心.建议传统石油石化企业加强"能源与汽车"的对话,适时介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继续加强天然气汽车的推广,超前布局石油新用途的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11.
最近,国内诸多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争相发展新能源汽车,仿佛不研制新能源汽车产品就不合时宜。更有甚者声称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品自主品牌实现对欧美日韩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最佳工具。事情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客车行业最热门的关键词是什么?新能源?没错。在客车界,业内人士碰面的第一句话也许变成了:"你新能源了吗?"确实,你新能源了吗?2008年还离中国客车界那么远的新能源,忽然在2009年就火了起来,我们也忽然发觉,原来中国有那么多能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客车企业。而且,这些企业仿佛在一夜之间就具备了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这种高、精、尖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的实力。从政府部门对于新能源汽车花重金的鼓励,到企业雨后春笋般推出新能源客车产品,在政策导向下,之前从未像今年这样,行业、媒体对新能源客车的追捧和宣传如此热烈。不过仍有一些冷静和质疑的声音。近日,国内知名经济学者谢国忠抛出了"电动车泡沫论":"等着瞧吧,电动汽车不过是一个浪费纳税人无数血汗钱的概念。每当汽车业陷入困境,总会拿新产品说事。这就是汽车业得以吸吮资金活下来的方式。"也许说泡沫过于偏激,但目前轰轰烈烈的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各企业一拥而上的新能源产品,是否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在现今新能源汽车"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的背后,是否已暗埋隐忧?在广泛采访政府官员、业内专家以及企业新能源项目负责人后,本期《商用汽车新闻》总结出了新能源客车的6大怪现状,这6大怪现状对于今后中国客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有何影响?就请诸君看完自行下判断了。  相似文献   

13.
春潮涌动     
陈秀娟 《汽车观察》2016,(10):88-89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蓝海,但不是免费的午餐,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哪些功课要做?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基础设施的逐步成熟,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局部地区出现了集中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许多新的社会力量尤其是互联网背景的企业开始大举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围绕新能源汽车的投资、科研和贸易成为新的热土。据有关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4.
"补贴政策的初衷是培育初期市场,实践证明,这项政策是行之有效的。但长期执行消费补贴,容易让企业患上补贴依赖症,会紧盯政策生产产品,造成行业盲目扩张,形成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风险。因此,补贴政策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调整完善。"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针对补贴政策逐步退坡,楼继伟认为,这能够倒逼企业向市场发展。"2020年以后补贴政策将彻底退出,到那时,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在市场中找准定位,在残酷的竞争中‘九死一生’,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社会》2014,(27):109-109
近期,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公车新能源化改革、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扶持电价等一系列政策利好,使得新能源汽车市步入政策“蜜月期”。业内人士预测,电动汽车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前夜。 事实上,尽管政府部门出台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种种利好,新能源车私人消费的真正市场化启动,仍然处处碰壁,消费者观望情绪严重。在新能源汽车黎明到来的前夜,企业仍须突破层层阻碍。  相似文献   

16.
海外传真     
"新能源汽车发展亟需政府激励。"——《美国汽车新闻·中国》社长魏爱莉近日拟文称,多年来,中国政府在推广新能源汽车方面似乎比美国政府领先一步.但现在看起来,中国尚在"试水"。魏爱莉指出,中国政府早在2004年就公布了一项汽车产业政策,称其将采取包括政策支持在内的所有必要措施,来推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但在4年后  相似文献   

17.
近日,在"2008首届中国绿色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上,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到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力争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而在美国这个世界最发达的国家,这一数字目前也仅仅是2%~3%。我国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据了解,美国、日本及一些欧洲汽车强国均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我国。目前除了科技部对部分企业的前期研发给予支持、发改委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  相似文献   

18.
林晓 《汽车观察》2014,(3):26-28
<正>新能源汽车受政府的关怀颇多,然而,在关怀的背后它是否真如政府期待的那样呢?在汽车产业里没有什么像新能源汽车一样,受到政策持续的关怀。在因汽车而产生能源危机的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期望空前高涨:到2015年,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  相似文献   

19.
致敬公益     
汽车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所有汽车人前行的底线。众所周知,随着中国能源转型战略的发展,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将会在节能减排上起到关键作用。作为国民支柱产业,汽车企业显然需要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2010年8月28日,福田汽车四喜临门。这一天,福田汽车迎来了14周岁生日;这一天,由福田汽车承办的"第三届中国绿色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这一天,福田汽车举办了与中信国安盟固利战略合作签约、北京新能源汽车制造工程中心落成、福田一飞思卡尔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揭牌以及可持续新能源国际联盟揭牌等一系列仪式;这一天,福田汽车对外发布了企业新LOGO以及关乎企业未来10年发展的"2020战略"。每年的这一天,对福田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