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由于受假冒伪劣困扰,企业和消费者都在盼望着真正有效防伪的新型方式出现。而如今一种可以让众人参与的高科技项目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所在──假冒伪劣商品的猖獗,导致了防伪标识的大量出现,然而随着防伪标识“自身难保”,也被不法分子仿造,消费者迫切需要一种简便而又实用的鉴别商品真伪的方法,使电码电话防伪系统工程不久将这个梦想变成现实。这顶电码电话防伪技术由标识物系列及电话识别系统组成。电码防伪标识物是一种内设保密电讯数码的防伪产品,即在每一个商品的标识物均设置有数码(由编码、密码组成),其数码信息存贮在已并入…  相似文献   

2.
信号显示与防伪打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法律制度、监控手段不健全,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假冒伪劣产品从航天航空、计算机、汽车等高科技产品到食品、服装,以及牙膏、牙刷等日用品,无所不在。联合国一项调查显示,当前各国假冒伪劣产品的交易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由此每年给合法厂商造成的损失达1380亿美元之多。造假已成为仅次于走私的国际第二大公害。假冒伪劣产品以非法手段充斥市场,令名牌产品的声誉一落千丈。严重危害了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有效地打假,以保护优质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和广大消费…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经济秩序在某些方面尚不尽人意。尤其是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不仅使我国的一些名优企业深受其害,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消费者也缺少放心购物的安全感。因此,加快防伪技术的开发应用,发展防伪产业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下面就企业的产品防伪作一些讨论和研究:一、产品防伪及其作用防伪,顾名思义是防止伪造,预防假冒的意思。它是利用一种或多种当代比较先进的技术,以较隐蔽的标记以区别于其它同类产品所采取的一种特殊手段,从而保持自身真实性。防伪起源何时虽无…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假冒伪劣商品不仅严重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危及着企业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出现,使得产品在防伪领域将越来越多地应用该技术,以确保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5.
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秩序,使真正的优质产品难以优质优价,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难以发挥作用。同时,一些假冒伪劣产品还像隐形“杀手”,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极大损害。由于假冒伪劣产品往往以低价倾销,一些消费者贪图便宜,竟这些“杀手”请回家中,组织这组报道,意在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认识假冒伪劣产品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将假货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6.
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秩序,使真正的优质产品难以优质优价,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难以发挥作用。同时,一些假冒伪劣产品还像隐形“杀手”,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极大损害。由于假冒伪劣产品往往以低价倾销,一些消费者贪图便宜,竟将这些“杀手”请回家中。组织这组报道,意在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认识假冒伪劣产品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将假货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7.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仅侵犯了消费者利益,同时也给相关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其对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以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造成巨大的危害,假冒伪劣产品为何屡禁不止?本文将从网络假冒伪劣产品猖獗的原因为出发点从法律对策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1993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产品质量法》明确了生产者、销售者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法律责任,但是对于服务业使用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法律没有做出规定。多年来,因服务业使用假冒伪劣产品给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害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为了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2000年7月8日新修  相似文献   

9.
徐华 《现代企业》2003,(5):37-38
假冒伪劣泛滥成灾 ,目前使用的防伪技术主要有 :激光防伪、荧光防伪、磁性防伪、温变防伪、特种制版印刷等手段 ,这些技术在一段时间内一定程度上曾发挥着防伪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上述种种防伪技术还没有一种不被别人仿冒的 ,不仅未能有效地制止假冒的行为 ,自身却成了被假冒的对象 ,甚至成为假冒商品的护身符和保护伞。近几年来 ,无锡市技术监督情报研究所致力于研究电码防伪技术 ,由于该防伪系统的推出 ,为保护名优企业的正牌产品、维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了一个应用高科技进行防伪的平台。一、电码防伪技术的构成二○○二年我所利用计算机、…  相似文献   

10.
陈苏雯 《企业经济》2004,(11):77-78
当今市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要维护商品的市场形象首先必须加强市场打假力度,严格执法,从严治理市场;其次降低产品成本,运用市场细分,不断开发优质新产品。运用适当的营销组合手段,推动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企业标准化》2004,(3):73-74
据资料显示,全球防伪市场的年总值为2000亿美元,国内防伪市场年总值为500多亿人民币。假冒伪劣商品对企业和消费者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这个特殊时期,由于人们的观念意识、消费层次,加之利益驱使和地方保护主义,造假和销假活动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存在和发展。为保护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假冒伪劣出现了一种新趋势,即一个专门面向农村的假冒伪劣商品市场正在形成。农民往往就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和受害者。本文对假冒伪劣现象作了简单的分类说明,并从农民的消费行为层面论述了农村假冒伪劣商品市场正在形成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几点治理农村假冒伪劣现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然而与此同时,各种假冒伪劣产品也随之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大公害,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危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通过对假冒伪劣存在的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探讨出我们打击假冒伪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和省内外的许多地方一样 ,山东潍坊市的市场上 ,假冒伪劣产品迭出 ,虽经历次打假活动 ,未遭禁绝。假冒伪劣产品就像一颗颗游动着的毒瘤 ,危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侵蚀着消费者的利益。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1999年潍坊市技术监督部门组织了多次打假治劣的战役 ,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穷追不舍的围剿 ,不仅对制假售假者依法予以严厉的处罚 ,而且对假冒伪劣产品得以孽生和泛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查深究。这对今后更有效地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及其制假售假者 ,净化市场更具意义。下面且择数个案例 ,看看这些假冒伪劣产品背后一些值得…  相似文献   

15.
假冒伪劣商品作为一种社会公害,人们对它已是深恶痛绝。打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义不容辞。作为消费者自身对假冒伪劣产品也应有防范意识和一定的识别能力。毋庸置疑,要识别一种产品的真伪优劣,一般需要经过相  相似文献   

16.
1.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一些商家为谋取暴利,大肆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某消费者在一个服装展销会上购买了一件“华伦天奴”牌服装,后来发现这件服装既无生产厂家名称、也无生产地址,属于假冒产品。据执法人员检查发现,服装展销会上销售的服装、鞋帽等很多都是“三无”产品和假冒产品。在此提醒消费者,在各类展销会上购买商品,应加倍留心商品质量。2.广告虚假宣传严重误导消费者。广告具有传播广、影响大等特点,所以虚假广告极易误导消费者。有消费者投诉某品牌去…  相似文献   

17.
所谓假冒伪劣是指生产者用劣质的生产要素生产产品,使产品在耐用性、安全性及其他功能方面未达到该商品应有的质量标准,或冒用正品的品牌在市场上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以次充好、以假当真",攫取消费者利益的策略性行为。而"假冒伪劣商品"的定义简单概括就是"不真或质量低劣的商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愈来愈成为学者所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假冒伪劣产品使人们饱受产品致人损害之苦。为此,国家规定产品责任制度以保护消费者利益。诉讼是保护消费者最有力、解决纠纷最有效的方式。当产品致人损害时,消费者可直接向产品责任者索赔或根据与之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还可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谁有赔偿请求权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打假工作的不断深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在不断变换花样。从形式上看,方法在改变,地点在转移、伪装更巧妙;从本质上看,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始终没有停止。因此,打假工作必须常抓不懈。 商品的多样化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高频率,决定了假冒伪劣产品存在的广泛性。假冒伪劣产品是隐藏在其他商品中的“特殊商品”,作为一个消费者,仅靠眼看、嘴尝、耳听、鼻闻、手  相似文献   

20.
因矿泉水饮用方便卫生,口味清纯,被国内外誉为理想饮料。目前市场上矿泉水品种很多,但假冒伪劣产品也有不少,以下有几种方法供消费者鉴别产品的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