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辉 《科技转让集锦》2012,(11):175-176
人工挖孔桩一直以采在重庆地区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安全隐患突出,因此,重庆市建设委员会明确规定从2012年7月1日起由机械成孔代替人工挖孔灌注桩技术。旋挖桩施工技术作由于施工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和适用于大多数地质情况等优点,在重庆地区大有逐渐取代人工挖孔桩成为主流成孔工艺的趋势。但由于在重庆地区现有的旋挖往应用比例还不高.使用的技术条件还需不断提高,因此,了解和掌握旋挖桩施工技术将是建设参与单位还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结合重庆地区旋拄拉的施工经验,浅谈施工体会。  相似文献   

2.
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形式,目前在我国广泛使用在桥梁、房建中.这种施工方法,可以变水下作业为水上施工,从而大大简化施工,缩短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而且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其中,钴孔灌注桩的水下砼灌注是成桩的关键环节.钻孔灌注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和复杂且常需护壁的地质情况.目前,此工艺正日益完善,但往往由于工艺不当,钻孔偏斜、断桩、堵管、夹泥、蜂窝、少灌、吊脚桩、桩靴进水进泥、孔壁塌陷等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因此,运用科学,实用的砼灌注工艺以确保工程质量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人工挖孔桩施工中,会遇到新近填土、淤泥及丰富的地下水等,影响人工挖孔桩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人工挖孔桩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施工技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公路桥梁下部结构基础施工中以灌注桩居多。灌注桩能将上部结构荷载传递到深层稳定的土层中,从而大大减少基础沉降,是一种极为有效,安全可靠的基础形式。但是,灌注桩的施工大多是在地面下或水下完成,施工工序多,质量控制难度大,稍有不慎易产生断桩等严重缺陷。为解决这个难题工程技术人员经过总结、探索,积极研究推广钻孔反循环制桩工艺。本文的主旨是介绍反循环成孔工艺的运用对于工程质量以及经济效率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螺杆桩作为一项新型桩,是一种“上部为圆柱型,下部为螺丝型”组合式桩,该桩及成桩工法简称螺杆桩技术。现浇螺杆桩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桩机钻具旋转挤压土体泵压混凝土成桩。与打入式预制桩相比,施工噪音低、无振动、对已施工的桩无影响;与全螺旋钻、普通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桩相比,无泥浆污染和弃土问题。本文针对这种桩体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常州站站房修建的安全,对修建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进行静载试验研究,对各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在桩顶标高-1.30m~-1.65m设计桩径800mm、桩长41.OO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采用正循环钻进成孔工艺的条件下,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可按7558kN采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可取3700kN,可以满足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500kN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作为-种传统的成桩工艺,人工挖孔灌注桩造价低、成桩直径大、质量客易保证、设备简单.本文介绍了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安全措施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人工挖孔灌注桩作为一种传统的成桩施工工艺,具有造价低、所需施工设备简单、成桩直径大、成桩质量容易保证,同时也因受干扰和场地的限制,使用人工挖孔柱更方便施工等特点.在现阶段人工挖孔桩还是普遍存在于工程施工当中,特别是城市桥梁桩基施工.  相似文献   

9.
在灌注桩基础施工中,因复杂的地质条件或施工管理漏洞时有出现桩身混凝土离析、松散等质量问题时须机械补强处理.本文以某工程人工挖孔桩桩基的补强施工为例,介绍了高压旋喷灌浆与静压注浆相结合的施工技术,以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桩基补强效果.  相似文献   

10.
灌注桩基础是一种应用灌注桩技术,单桩承载能力高,施工方便,质量可靠,适于各种复杂地质层的深基础型式,直接在设计桩位上钻孔,然后下八钢筋笼再浇灌混凝土成桩。我公司先后参加多座桥闸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每项灌注桩基础通过质量检测,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先成桩后下围堰施工能够较好的解决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大型桥梁的施工问题,本文以杭州下沙大桥为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先成桩后下围堰施工程序硬施工要点,该桥在采用先成桩后下围堰工艺后,成功解决了强涌潮条件下的围堰定位难题。  相似文献   

12.
在灌注桩基础施工中,因复杂的地质条件或施工管理漏洞时有出现桩身混凝土离析、松散等质量问题,时须机械补强处理.本文以某工程人工挖孔桩桩基的补强键工为倒,介绍了高压旋喷灌浆与静压注浆相结合的施工技术应用,以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桩基补强效果.  相似文献   

13.
路桥工程的迅速发展,桩基施工工艺也在不断地改善,钻孔灌注桩由于自身的特点成为路桥桩基常用桩型.但由于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直观性差、施工工艺较复杂等因素,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如桩端沉渣过厚、桩身混凝土严重离析、缩颈以及断桩等,给施工质量留下较大隐患.本文主要阐述桥梁抓孔灌注桩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结合大雅河3号特大桥钴孔桩施工实际情况,针对岩溶施工地区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各种易出现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相应的外理方法及防治措施,为以后类似地质条件下桩基施工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工程建设中,冲孔灌注桩是最广泛应用的桩基础形式之一。本文主要对冲孔桩的成桩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钻孔灌注桩由于对各种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施工简单易操作且设备投入不是很大,目前,在水利工程中都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该技术因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不能开挖验收,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防止在钻孔过程中及灌注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所容易遇到的事故和问题,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钻孔灌注桩是目前建设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具有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简便等优点。但是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属于隐蔽工程,影响成桩质量的因素较多,质量检查也很困难,所以,它又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种基础形式。因此,需要加强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是保证钻孔灌注成桩质量的重要措施。结合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某高速公路跨线桥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流砂层,实践中通过研究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采取了缩短每节开挖深度、打入锚杆、加强支撑及压浆等多种措施,保证了工程顺利推进,确保了桩基质量及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重庆地区采用人工挖孔桩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承载力大、工期短等优点,但由于是井下作业,环境恶劣,常遇到地下水、流砂、淤泥等不良地质,在工程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因此,研究和处理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苑旺 《中国商办工业》2009,(10):263-264
结合阜朝高速公路路基工程22合同段地质及附近环境情况,介绍了人工挖孔桩的适用范围、操作工艺和质量控制,并取得了较为成功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