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对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思路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探讨了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运用及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有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显得越来越重要,个人所得税主要涉税项目的筹划应用包括工资薪金所得的筹划、劳务报酬所得的筹划、稿酬所得的筹划、个体工商户的纳税筹划、其他所得的纳税筹划等。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下,医院普遍在内部构建起了成熟、完善的职工收入分配模式,还以原有的绩效体系为基础,增加了半年、全年绩效工资,精神文明奖,职业年金。这就加大了医院职工工资结构的复杂度,使职工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面临较大压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医院职工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策略展开论述,首先概述了医院职工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医院职工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方式;最后提出了医院优化职工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个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个人收入来源渠道的多元化,个人涉税事项逐渐增多,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如何对居民个人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在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以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围绕纳税筹划的基本原理,尤其是近年来有关个人所得税改革方面的问题,提出符合现实情况的纳税筹划方法,以此加深人们对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认识,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给个人、社会乃至国家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在学习个人所得税法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相关概念以及基本操作技术进行阐述。归纳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方法,借此为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商》2015,(18):155-156
在众多税种的纳税筹划研究领域中,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是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无论是工资收入,还是个人投资理财,都要涉及到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人们对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将从日常生活中涉及个人所得税纳税环节的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7.
陈琼 《中国电子商务》2012,(19):177-17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单位的利益,以及国家税收的利益,纳税人应该重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科学的计划,减轻个人的税务负担。本文就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进行阐述,涵盖税收筹划的意义、方法等,为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及必要性出发,分析了个人所得税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完善个人所得税进行思考,最后论述了个人所得税涉税项目的纳税筹划。  相似文献   

9.
目前个人收入正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个人收入背后存在一个与公民收入息息相关的税种——个人所得税。虽然个人所得税在国家各种税收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有着很猛的增长势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个人收入也大幅增加,个人所得税负担也明显加重,有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通过筹划,减轻税负,是每个纳税人面对的问题.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展开分析,具体介绍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必要性及筹划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劳动分配比例的下降是由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下降引起的。对中国1996—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巨大就业压力、不断提高的劳均资本和人力资本、工会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缺位。该结果对不同的模型设置和样本选择具有很强的稳健性。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在低发展水平组,劳均资本对劳动分配比例的负面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关于财务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对沪市2000年年报公布前后有关财务指标与A股股价的相关系数进行了多次全样本分析计算,发现每股收益、每股净值具有明显的信息含量,而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基本不具有信息含量,从而揭示了我国财务报告信息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中国融入东亚生产网络的现状,采用反映进口中间产品在国内的产业循环效应或产业波及效果的净附加值指标来衡量中国融入东亚生产网络后归属于中国的直接的贸易利益。基于1992-2007年期间中国20个工业部门从东亚进口的中间产品在国内产业循环后所创造的净附加值分析表明:从净附加值的绝对量来看,中国工业部门从东亚进口中间产品所创造的净附加值增长迅猛,且在从世界进口的中间产品所创造的总的净附加值中平均占了42%左右的份额,但该净附加值占中国工业部门总出口的比重总体上不高且年均增长幅度有限。细分行业的考察发现,来自东亚的中间产品创造的净附加值比重较高的部门主要是技术、资本密集型工业部门,但在大多数工业部门中这一比重增长不显著。因此,应在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本土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本土企业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以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14.
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加权最小二乘法,对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发行上市的167只A股股票的实证研究,发现发行价格、上市首日股票换手率、筹资规模、发行市盈率以及市场指数等因素对上市首日超额收益具有重要影响,而发行前每股净资产、发行后实际流通股比例、发行方式及股权分置改革等因素对上市首日超额收益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沪市交易所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SPSS10.0为分析工具,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资产规模、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正相关,与流动比率、每股净资产、总资产报酬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现代公司金融理论指出,在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环境中,人力资本应当与货币资本共同拥有剩余索取权(Myers,2001).为检验中国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否存在人力资本替代货币资本的趋势,文章利用中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基于资本结构理论提出了新的研究假设并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不存在人力资本部分替代货币资本的趋势;在我国,建设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结构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资本结构与股票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秋燕 《商业研究》2005,(4):144-146
股票价值评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资本结构是影响股票价值评价的一个方面。通过分析资本结构理论及其对股票价值评价模型的影响,可以得出资本结构对股票价值的影响在于:直接作用于股本结构、影响收益、改变股利政策,对公司的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政策都会产生影响和牵制,影响公司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盛革 《商业研究》2006,(23):12-15
运用集成原理及系统方法论探讨了虚拟价值网集成的结构机理,从集成意义上构造了一个与供应链协同的增值矩阵,即基于信息共享、知识共享、价值共享的三个平台,虚拟实现与工作流、知识流、价值流协同的供应链上的信息流、财务流和物流增值。同时作出虚拟价值网集成管理的优化树图,为现行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优化升级提供模拟支持和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19.
While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programs offer prospects for direct financial returns and strategic benefits,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regarding whether they deliver economically significant value to sponsoring firms. We take an initial step in addressing this question by evaluating direct returns of programs of U.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ies during 1990–2002. Direct gains (losses) were widely dispersed and bimodally distributed, based on IRR and net cash flow metrics. Timing of initiation within the venture capital cycle; program scale; and annual investment, write-down, and harvest behavior wer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ces in returns. We also explore how program characteristics may relate to their attractiveness as platforms from which to pursue strategic benefits.  相似文献   

20.
张伟  马聪 《江苏商论》2012,(6):133-135
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的安排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流派:一种是"物质资本股东至上"理论,强调企业所有权由物质资本所有者单方面拥有;另一种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应该由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资本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们提出了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