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限制性股票奖励、激励性股票期权与企业薪酬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强  吴娓 《财会月刊》2005,(11):48-49
本文首先比较分析了限制性股票奖励与激励性股票期权的区别,认为它们在受赠股份的数量、收益与风险大小、是否需要员工投资以及税收待遇上存在差别,在此基础上就企业如何进行薪酬制度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认为,企业应根据自身目标需要进行不同的选择,限制性股票奖励更多的是作为留住企业人才的方法,激励性股票期权顾名思义是用于激励.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规划更适合引入激励性股票期权,对一般员工则可考虑实行限制性股票奖励.  相似文献   

2.
安然、世通等一系列财务欺诈案的发生,引发了人们对股票期权制度的争议,一时间,股票期权制度似乎成了众矢之的、罪魁祸首,有人甚至认为应该废除股票期权制度。我认为,股票期权制度的问世本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它的  相似文献   

3.
何望 《审计与理财》2003,(11):42-43
股票期权制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旨在解决企业委托代理矛盾,报酬与风险相对称的长期激励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美国高科技产业的突飞猛进,股票期权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普及。据初步统计,几乎100%的高科技公司、大约90%以上的上市公司都推行了股票期权计划。股票期权已成为激励员工、留住优秀人员的强有力武器,也成为美国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尽管股票期权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对这一制度本身一直存在着极大的争议。特别是对期权的会计处理,则始终是争议的焦点。由于期权价值很难精确地计入成本,股票期权可能…  相似文献   

4.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出台为我国使用股权激励的企业提供了会计处理规范,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本文以伊利股份应用该准则对其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过程中出现的若干争议和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该准则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员工股票期权是负债还是权益的争议由来已久。在权益法下,股票期权被列为一种股东权益,在期权授予日确定期权的入账价值,并按照这个价值进行费用化,在期权整个存续期间,公司不作账务的调整来反映期权价值所发生的变  相似文献   

6.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出台为我国使用股权激励的企业提供了会计处理规范,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本文以伊利股份应用该准则对其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过程中出现的若干争议和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该准则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微软停发股票期权启示录之一最新消息: 一边是微软公司宣布将全面停止期权支付计划,一面是消息宣布约两周后的7月21日,美国网络设备生产商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再赠送首席执行官200万股股票期权,作为对其年薪1美元的补充。使得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本财年获得的股票期权数量达到了400万。 虽然一些观察人士认为,微软此举将增加其他公司的压力,迫使它们予以仿效。事实却表明,虽然这种行为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思科仍然没有退让。 钱伯斯曾是股票期权制度最积极的支持者之一,他认为期权制度把雇员的报酬与公司的业绩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将期权计入费用将阻止许多低层员工获得期权,同时几乎对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计划不产生什么影响。思科分配期权给所有员工,其中约80%分配给副总裁以下级别的员工。 软件集团甲骨文(Oracle)的董事长拉里·艾利森(Larry Ellison)最近又获得了一揽子股票期权,数额只是4年前薪酬的一部分,当时他获得的4000万股期权引起了争议。一些人相信,这次艾利森获得期权,是公司对期权发放抵制作出的回应。  相似文献   

8.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给予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常常被视为解决公司股东与经理人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我国现有的公司治理与制度环境下,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是否可以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和提升公司价值?文章以信息不对称理论、经理人代理理论分析了伊利股份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案例,认为伊利股份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不仅没有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反而成为经理人实现私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梁伟军  李涛 《现代企业》2001,(2):28-28,30
股票期权作为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企业经营者长期激励机制,目前已在我国逐步试点和推广。因此,对我国目前在试行股票期权制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便进行相应的制度调整和配套改革。这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制的实践及主要问题 为了使员工股份计划的操作更加规范,“深万科”于1993年聘请香港专业律师协助起草并制定了严密、规范的《职员股份计划规则》,这是股票期权在我国最早的探索。随后,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杭州等地的少数企业进行了股票…  相似文献   

10.
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进行员工激励的主要方式,是监管机构、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规范了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原则,基于此,本文在会计准则的原则下对股票期权会计核算进行了实例分析,并对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IPO企业通过设立员工持股平台实施股权激励的交易中,多个环节会涉及股份支付会计处理问题,一些问题在实务中令人困惑或争议,包括:进行股份支付处理的时点、附条件股权激励的处理、离职员工退还持股平台份额的处理、受让离职员工退还的持股平台份额的处理等。本文结合股份支付准则对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认为:IPO企业应当在明确了激励对象及授予的穿透至IPO企业的股份数量时进行股份支付处理;对于明确规定了服务年限的,应当在服务期内确认股份支付费用;对于规定上市前离职需退还持股平台份额的,在授予日一次性确认股份支付费用;离职员工退还持股平台份额的,冲回股份支付费用与否应当与确认股份支付费用处理在逻辑上保持一致;受让离职员工的持股平台份额的,需要根据“两步法”判断是否确认股份支付费用。  相似文献   

12.
一、员工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发展历程 员工股票期权制度产生于1952年的美国,由于当时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高达92%,为了避税,菲泽尔公司推出了第一个面向所有雇员的股票期权计划。股票期权制度产生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初露峥嵘,当时一些锐意改革的企业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和华纳传媒公司等大量授予经理人员本企业的股票期权,以期将经理人员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及企业的长远发展联系在一起。进入9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13.
资讯     
企业聚焦神州数码分拆后4亿元期权留给员工7月3日,神州数码分拆出的IT服务集团与苏州创投组建的合资公司(神州数码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被正式批准注册。据了解,整个公司引入苏州创投后估值为21.5亿元,而其中有4亿元是预留给员工特别是管理层的期权,占总股份的18.9%,这使员工看到了未来的巨大希望。神州数码IT服务集团总裁董其奇表示,给员工分配期权时,最主要的是看业绩。  相似文献   

14.
伊虹 《财会月刊》2008,(11):71-71
股票期权激励是现代公司中与剩余索取权有关的一种制度安排,是公司所有者向经营者和其他方提供的一种在一定期限内按照某一既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该公司股份的权利。《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对股票期权的确认和计量作了规定。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些规定有不同的看法。由于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受很多因素限制,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主要采用回购股份的形式,笔者通过回购股份进行职工期权激励的具体业务,对会计准则下股票期权激励的会计处理提出一点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股份来源 目前我国尚没有任何一部国家法律涉及到股票期权制度的基本构架与实施细则,也没有类似于美国证券交易法中关于股票期权行权与交易的法律条款。因此,我国目前的股票期权实践基本上是处在法律真空中运作。但是,对于已存在的法律障碍,不能被动地一味等待,可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变通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同方股份董事会7月3日通过了相应调整股权激励计划的方案,提高了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在几经修订的“2007年首期股票期权激励方案”中,426名员工(占员工总数的2.88%)获共计1725万股期权,占总股本的2.30%(以2008年6月30日股本为基数),其中副董事长兼总裁陆致成获50万股,分管PC的副总裁李健航获40万股。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因为微软公司宣布停止提供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改为发放限制性股票,有人认为股票期权已经过时了,宣称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文化的时代要就此结束!我认为,非也!股票期权并未过时,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文化并未寿终正寝。股票期权激励是薪酬制度中股票激励中的一种。股票激励常见的方式有现股激励、股票期权激励。现股激励是奖励员工股票,股票期权激励是奖励员工的买卖股票选择权,是指其持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实践来看,关于实施股票期权的股份来源、授予对象、数量、时机及行权价格、行权期限、财务资助、考核监督等问题,乃是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方案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股票期权激励是现代公司中与剩余索取权有关的一种制度安排,是公司所有者向经营者和其他方提供的一种在一定期限内按照某一既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该公司股份的权利。《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对股票期权的确认和  相似文献   

20.
俞妍 《企业导报》2011,(12):1-3
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被引入中国后,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本土化进程中由于机制本身的缺陷、亚太经理人市场的特殊性和我国尚不成熟的外部环境三方面原因带来的若干问题,从强化制度内在约束作用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并运用业绩相对化、价格指数化和期权路径化的思想建立了优化模型。最后采用伊利股份的股权激励方案作为实例进行检验,证明了该优化模型在反映经理人业绩上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