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海 《企业文化》2009,(1):54-55
今年,在众多制造业企业遭受前所未有的“寒冬“的时候,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的元件订货却达到了10.42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54亿元,创造了建厂以来同期最高的订货额。为什么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能够挺立潮头、破浪前行呢?  相似文献   

2.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日月牌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和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等元件和各类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目前公司拥有员工1462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0余人,总资产6.  相似文献   

3.
常开之谜     
常开,常熟开关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简称。1974年建厂,到明年就40年了。  相似文献   

4.
创新理念突破传统技术1990年代初期,常熟开关的主要产品为1950年代前苏联技术的DZ10系列塑壳断路器,其技术性能指标已远远落后于国外同类产品,不能满足国内蓬勃发展的电力系统需求.为此,面对国内市场对高性能断路器需求量不断扩大的情况,常熟开关及时作出决策,组建了CAD/CAM/CAE系统,依托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一年内开发完成了国内第二代塑壳断路器DZ20系列塑壳断路器,成为当时国内第3家全系列供货的厂家,它的成功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开关厂当时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5.
地处广东省南海市桂成区的广东珠江开关有限公司,是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和原电力工业部定点生产输配电设备和高低压电器元件的专业制造公司,始建于1986年,先后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厂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佛山市文明  相似文献   

6.
一个创办仅两年多的专门制造高档实木橱柜的民营企业,如今不仅坐上了全国同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而且在国内的销售状况已经超过了国外的同类产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家民营企业就是沈阳意鸿木信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而奇迹的创造者就是公司总经理兼总设计师王鸿和他所带领的团队.  相似文献   

7.
1998年接任兰州宏建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田炫宏从来没有梦想过从事大企业的经营。在他小时候,他的理想是做一名军人,虽然这只是他孩提时代的一个美好愿望,但当他成为兰州宏建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的掌门人,就开始实行大刀阔斧的企业变革,将一个濒临倒闭、负债高达800万元、亏损62万元的原兰州市水泥制管厂改制成为兰州宏建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显示了其非凡的领导才能,创造了兰州老工业基地上,一个幅度每年以30%的速度扩张和50%的利润增长的企业,成为西北最大的混凝土制品生产企业的商业奇迹,从他的领导作风和气质上我们不难找出  相似文献   

8.
曾经是一无资源、二无基础的地方小型民营企业,而今登上了世界磁电设备技术前沿,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磁电设备制造基地和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山东潍坊华特磁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兆连和他的团队。  相似文献   

9.
中国30年改革发展过程中,企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奇迹.管理是企业必修课,用什么思想指导管理,实现企业更好发展,是每个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吸收智慧,用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一个重要方法.本文重点论述了国学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2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对其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重组。这是国内最大的啤酒制造企业,在百年华诞之际对企业管理进行的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人力资源部成立运行一年之际,北京外企太和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高级顾问张蔚坤,与青啤人力资源部部长姜宏就这一年来人力资源部运作中的困惑、阻力、发现以及对未来的希望进行了一番对话。  相似文献   

11.
美专家谈美的的从一个只有5000元资本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今日拥有57亿资产的大企业,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是我国乡镇企业成功发展的一个典型,是企业改革一个很成功的范例。这三句话是我对美的的一个评价。美的给人的启示很多,今天我只谈谈企业家素质这个问题。我觉...  相似文献   

12.
传统制造业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正在成为热潮,文章将其纳入经典管理理论分析框架,从企业突破生命周期、变革战略管理和实现持续成长这三个角度,分析了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的逻辑机理,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华润电力(常熟)有限公司自2005年10月投入商业运营以来,实婴了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在2007年以后,公司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总结出了独具华润特色的预算控制模式。通过把工作计划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围绕全面预算这条主线,常熟公司在外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大环境下,通过外拓市场、内降成本、预控风险等重大举措,确保了  相似文献   

14.
创建于1991年的东莞市华美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食品产销为核心,涉及多个行业的企业集团。自创建以来,华美人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作坊式小厂,如今已发展成为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食品企业,连续几年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都合格,在行业内和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升。本刊记者参加了2013年华美月饼营销峰会,并现场采访了华美(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德琦先生。严把质量安全关坚决实现零库存"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的‘红线’,谁踩了这条红  相似文献   

15.
江苏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在袁凯飞的带领下,短短的十多年间,从一个只能生产低附加值驳船的小企业嬗变为一个能造万吨巨轮的世界造船50强企业,而且产销双707,.过百亿,可以说,这是中国民营造船业的一个奇迹。在这奇迹的背后,凝聚着以袁凯飞为首的团队的艰辛努力和商业智慧,也得力于中国和世界航运发展和全球化资源配置的大趋势。企业的跨越发展,充分体现了袁凯飞同志善于捕捉机遇、顺势而为、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能力:在困难的时候,他不畏艰难,果断地对企业实施了战略转型,使企业获得了生存发展的基础;在企业经济状况还是不太好的时候,他决策建造30万吨大船坞,使企业解决了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企业发展到向较高台阶跨越的时候,他运筹帷幄,不失时机地进行了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大大激发和挖掘了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干群潜在的创业热情;在企业向更高目标进军的时候,他倾力引进了先进的制造模式和国内外联合设计、竞合发展等新理念,使企业在品质上又向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江苏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在他的带领下,一定可以实现他们既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制造业已经在中国经历了多次升级,财富量级不断更新,管理转型的课题也把中国制造企业拉到了升级的门槛上。在管理改革的道路上我们也是上下求索:从全面质量管理(TQM)、精益制造(Lean Manufacturing)到供应链管理(SCM)、六西格玛、零缺陷。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从业务模式、流程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部在努力与国际接轨,力争成为国际一流企业。  相似文献   

17.
《上海企业》2011,(8):27-27
近年来,“成本上升和人才缺乏”成为了压在传统制造企业头上的两座大山.如何扳倒这两座大山,走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是摆在每一个传统制造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作为国内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行业教一数二的制造企业,上海华明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明”)给出了这样的解题方案——营造企业“小社会”.鼓励创新促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制造业已经在中国经历了多次升级,财富量级不断更新,管理转型的课题也把中国制造企业拉到了升级的门槛上。在管理改革的道路上我们也是上下求索:从全面质量管理(TQM)、精益制造(Lean Manufacturing)到供应链管理(SCM)、六西格玛、零缺陷,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从业务模式、流程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在努力与国际接轨,力争成为国际一流企业。 引进各种管理体系似乎成为企业改革的重要砝码,但是,方法并不是万能的,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施方法,否刚很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且,质量管理并不能“一药解万病”,企业目标的实现简单通过引入质量管理方法这一项改革就能奏效的。 可以说,过于依赖方法、体系和求功心切的心情是我们质量改进的两大忌。本期,我们以“如何将质量管理方法活学活用”和“脚踏实地搞好员工培训”两种务实思路重新审视我们的制造业的发展之路。希望对各位质量同仁察人观己,对自己的工作有所禆益。 ——编者  相似文献   

19.
走进上海撒奇服饰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记者看到的是摆放整齐的撒奇西服,感受到的是员工的微笑服务,在与西北分公司总经理陶彩霞女士交谈后,记者了解到撒奇这一名称的由来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公司总裁对撒奇员工和所有撒奇客户寄予的美好祝愿———播撒奇迹,创造奇迹!短短的8年,撒奇人的美好愿望已经实现,那就是撒奇现已成为一家集生产、设计、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10个关口的检验保质量撒奇服饰有限公司为强化产品品质、售后服务等全方位的管理,导入了ISO9002:20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原材料的选择、工艺…  相似文献   

20.
运输企业与制造企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产品是“服务”,而服务是一个过程,这就注定了它的质量评定不可能像工业产品一样,依据产品标准对成品进行“最终检验”,把好最后一关防止不合格品进入消费市场。运输企业的消费过程是与生产服务过程同步的。所以,标准要求的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必须同时运用于从甲地到乙地的位移过程中。这就给运输企业的管理者出了难题,全过程都要管,究竟先管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