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研究目的:归纳分析2019年国内外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2020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结果:2019年国内土地工程和信息技术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战略的要求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思想,聚焦以生态优先的国土整治与开发,催生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矿山生态修复和土地监测及可视化等研究热点;国外研究侧重于土地整理再分配、土地复垦评价体系、土地开发的环境问题、生物修复技术、土地动态监测及评价.研究结论:2019年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在国土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修复、国土空间开发、土地复垦质量、土地修复方法、动态监测技术等方面有所发展.2020年,将继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及标准,进一步完善土地复垦学科体系、研发污染土地修复新材料与技术,以及加快土地信息技术多维度发展.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归纳分析2017年国内外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未来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结果:国内外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关注的主题相似,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紧紧围绕“实现土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着重从学科建设、生态整理、整理监管、村庄整理、复垦质量与新技术、污染土地修复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另外,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土地信息采集中的广泛应用成为关注的焦点。研究结论:2017年,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在学科建设、土地生态整治、整治新技术和质量、信息采集处理技术的革新等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18年,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土地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将是生态整治原理与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土地信息技术领域将更加注重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归纳分析2020年国内外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2021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结果:2020年国内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主要集中在土地开发强度、乡村整治、土地复垦质量、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理论与修复分区、植物与化学修复技术、土地覆盖信息采集与提取技术及动态监测技术;国外研究关注土地开发评价、土地整理再分配、土地复垦材料、植物与生物修复技术、土地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及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研究结论:2020年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在土地开发、乡村整治、土地复垦质量、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土地信息采集与提取技术等方面有所发展。2021年,将继续推动国土空间开发和生态修复工作,进一步完善土地复垦质量研究体系、优化污染土地修复技术、革新土地信息技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指导下,推进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归纳分析2021年国内外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2021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基础理论、土地开发强度与模式、土地整治模式与功能、复垦土壤质量及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与分区模拟、土地利用与覆盖信息提取及基于不同视角的土地信息多尺度动态监测;国外研究重点关注城市化背景下土地开发模式与评估、土地整理区划、土地复垦质量、土地修复材料与方法、景观与可持续土地生态恢复耦合、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信息处理与动态监测技术。研究结论:2021年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在土地开发模式、农用地整治、土地复垦质量、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土地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22年及未来,将在生态文明建设及双碳战略的背景下,重点关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低碳转型、土地复垦理论与评价、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理论与技术、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综合整治以及土地信息监测的高精度与多尺度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归纳分析2022年国内外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整理工程模式与实践、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土地复垦理论与创新、复垦土壤改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与治理、“双碳”目标下的生态保护修复、土地覆盖分类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土地动态变化3S监测技术、土地信息互联网技术应用。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土地开发、土地整理与优化配置、矿区复垦土壤改良与植被生长、土地复垦与环境可持续性、土地恢复及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土地信息实时精确提取、土地GIS优化配置技术、土地数据库互联网技术。研究结论:2022年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复垦理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土地信息获取与信息分析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结合当前科技需求,2023年及未来重点关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理论及区域多样性保护修复、以矿区为主的土地复垦理论及实践、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论与实施路径、土地生态系统固碳增汇及其监测技术、时空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在土地信息技术中创新便捷应用等议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归纳分析2023年国内外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综合开发模式与运行机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潜力机制及路径、碳中和背景下的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土壤—植物—微生物模式下的复垦土壤重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差异化分区与格局构建、土地信息智能化监测技术与信息提取方法、数字化国土空间规划技术、基于GIS的土地管理技术。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用地土地整理模式、基于土壤改良的矿区土地复垦、土壤—植物—微生物协同修复作用机制、基于社会经济和生态指标的生态修复、土地信息监测与预测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土地规划技术、土地管理系统优化技术。研究结论:2023年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复垦与土壤重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土地信息监测与管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结合当前科技需求,2024年及未来重点关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碳中和目标下的矿区土地复垦、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土地集约利用和低效用地治理、土地信息可视化技术和土地信息智能化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总结2018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19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土地经济领域重点关注城乡土地价格与农地流转影响因素、土地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行为、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与征地冲突等;(2)土地管理领域研究热点主要围绕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法律完善、土地权籍与耕地保护管理等实践问题;(3)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领域研究以探索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重视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深化土地利用视角下的碳排放研究、创新土地利用模式、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及村级规划为热点;(4)土地工程与技术领域在农地综合整治、复垦技术革新、土地污染修复方法等方面研究逐渐深入,土地信息采集、处理技术不断完善。研究结论:2019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国家战略实施下的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利用转型、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下的空间治理体系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土地资源系统科学、信息通讯技术驱动下的土地资源智能管控等研究问题及相关选题方向。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对2016年国内外土地工程与技术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展望了2017年国内研究趋势,为土地科学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文献资料综述法。研究结果:2016年土地工程与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测量、土地信息技术、土地整治工程等方面。研究结论:推进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深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技术、加强矿区土地复垦的技术工艺及相关新设备研究等将是2016年及未来土地工程与技术领域着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总结2017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18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2017年土地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仍薄弱,集中探讨了土地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历程、学科体系、研究框架以及未来学科发展方向;(2)土地经济研究侧重于城镇化对地价的影响、农地流转价格的形成机制、土地产权制度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现有土地制度下地方政府的行为及其影响等方面,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成为研究热点;(3)土地管理领域侧重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在土地管理法制建设、不动产统一登记以及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的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律逻辑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4)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领域进一步基于时空锥理论研究了规划机理,提出了科学认知城市“多规合一”的理念,探讨了空间规划体系的建构与规划的核心任务;(5)土地工程与技术领域紧紧围绕“实现土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展开,着重从生态整理、整理监管、村庄整理、复垦质量与新技术、污染土地修复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土地信息采集中的广泛应用成为研究的重点。研究结论:土地科学问题研究尚显薄弱,土地科技创新有所突破。2018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供应与市场调控机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布局、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中新方法、新思路、新技术以及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对2015年国内外土地工程与技术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展望了2016年国内研究趋势,为土地科学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文献资料综述法。研究结果:2015年土地工程与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测量、土地信息技术、土地整治工程等方面。研究结论:开展地籍测量技术研究、推进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深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技术、加强矿区土地复垦的技术工艺研究等将是2016年及未来土地工程与技术领域着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地处山地丘陵区的江西省万年县境内的五条主要河流河岸带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丘陵山区河岸带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为当地政府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整治工程等提供科学参考,从而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福祉的协同提升。[方法]利用2000年、2009年和2018年3期Landsat遥感影像,借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了2000—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分异特征。[结果]研究区内新增耕地面积主要来源一直是滩涂和其他用地,新增建设用地面积来源为耕地,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200~300m分带。景观格局方面,万年县河岸带0~100m段人为扰动程度低,仍然发挥着河岸带生态廊道的作用;100~300m土地利用多样化,是受人为扰动最剧烈的部分。[结论]研究认为,生态保护政策在河岸带土地利用变化上起到了一定作用。通过开垦常年性河流主干道河岸带范围内的滩涂来实现区域内的耕地占补平衡受到严格管控,山地丘陵区的特殊环境特征决定了在该类地区应探索其他的政策响应途径。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总结2017 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18 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2017 年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土地生态问题与生态恢复、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影响、土地利用规划观念与技术等方面;国内研究侧重于土地资源配置、土地生态、土地利用及其评价、土地利用管控以及规划理论与实践创新等方面。研究结论:2017 年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领域在基础理论层面进一步基于时空锥理论研究了规划机理,提出了科学认知 “多规合一”的理念,初步探索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在实践层面提出了“一张蓝图”、“多规合一”的技术路径,探讨了空间规划体系的建构与规划的核心任务,探索了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现存问题与未来编制工作重点。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方法、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推动“土地用途管制”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发展、推进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的空间规划体系创新、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将是2018 年及未来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领域着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总结2016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17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2016年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价值评估与保护、土地生态、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与生态影响、土地利用规划理念与技术等方面;国内研究侧重于土地资源配置、土地生态、国土空间分类、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管控策略以及规划协同与创新等方面。研究结论:2016年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土地科学发展时空锥理论而衍生的国土空间系统认知理论,探索了面向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分类体系,提出一系列空间规划改革构想和建议。土地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国土空间合理利用评价、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机制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将是2017年及未来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领域着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空间遥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土资源调查监测手段,遥感监测技术具有精度高、现势性强、弥补人为性偏差等优点.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法在土地利用监管中起到保证土地规划执行力度、严格土地批后监管和加强地类管理的作用,尤其在经济效益方面,能有效避免由于违法违规用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