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企业一度都曾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美国,60年代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达93.8%;在日本,70年代初期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达83%;韩国80年代末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逾91%。不可否认,多元化经营曾使许多企业获得了成功。但是,到了90...  相似文献   

2.
姜玲  李岱 《辽宁经济》2000,(12):36-37
一、关于企业多元化经营问题的提出  在本世纪 50年代,多元化经营的概念被提出, 60年代,各国都曾掀起多元化经营热潮。据统计, 1949年进入美国《财富》杂志的前五百名大企业,到 1970年, 94%成为多元企业。在 70年代世界经济波动的冲击下,这些多元企业表现出相当出色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但进入 80年代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企业开始遇到严重的问题,多元化热潮开始渐渐降温。  90年代初期,在资本经营和低成本扩张的诱惑和推动下,我国的企业也掀起了一股多元化经营的热潮,不少企业纷纷向相关、不相关的领域投资,形成…  相似文献   

3.
进入90年代后,国内许多企业纷纷选择多元化经营的道路,当时的流行说法是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即降低由于业务单一而带来的经营风险。但从实施的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许多企业由于资源的分散而影响主业的健康发展,结果造成“东边不亮西边也不亮”。实际上,多元...  相似文献   

4.
多元化经营源于70年代的美国,80年代波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并迅速在我国形成了多元化经营浪潮。时下,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势头方兴未艾,海尔集团开发数字彩电,春兰集团进军摩托车、冰箱、微电子、汽车等行业,TCL涉足录像机、音响、寻呼机、VCD等领域……多元化经营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经营战略,是当今中外企业发展和扩张的主导战略。我国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实施还处于低级阶级,深入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观点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经营两个以上行业的经营战略。多元化经营又称多角化经营…  相似文献   

5.
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败归根到底在于企业是否有专业化生产规模及其核心竞争力的支持。换句话说,只有把多元化经营战略放在核心竞争力的框架中考察,才能认清多元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在面对着来自强大竞争对手的威胁,企业不应片面追求高度非相关多元化,重视规模的扩张,而应集中精力,专注于主营业务的发展,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巩固,在此基础上,推行稳妥的相关多元化,才是我国企业现阶段的现实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许多企业在规模扩张时期,跨行业、跨领域经营,结果导致了多元化经营的失败,已成为人们引以为鉴的深刻教训。 一、多元化经济失利的因素 1.企业在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时,缺乏一个明确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目标。多元化经营的战略目标可分为:加速企业成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加强核心竞争力和调整产业结构。战略目标的确定不仅决定了投资行业的选择,而且指导着企业在较长时期内的经营和投  相似文献   

7.
武勇 《乡镇经济》1998,(6):32-32
最近两年,许多著名企业纷纷选择了多元化经营战略,其巨标是扩大规模,早日进入世界500强。但多元化经营是不是最佳选择,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8.
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企业通过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扩大企业规模,从而达到降低不确定性和竞争压力并改善企业生存环境的目的.但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多元化经营模式导致组织内部控制的复杂化和监督管理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文章以三鹿集团破产为例,分析多元化经营模式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为相关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企业有过度多元化经营的倾向。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不分能力大小,纷纷热衷于追求多元化经营,将多元化经营战略作为企业的基本成长战略。企业在其成长时,由于偏重于追求企业规模的增大和市场异质性的增加,加之有限理性以及资源“适合性”方面的认识和指导思想的局限,都容易造成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过度扩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民营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也要采用多元化经营,但我国很多民营企业仅仅看到多元化经营“花环”的一面,忽视了其“陷阱”的风险,陷入了多元化经营的误区。为此,民营企业必须提高竞争力和管理水平,审时度势,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1.
作为企业的扩张性战略,多元化经营所追求的财务与经营方面的协同效应,以分散市场竞争风险;但由于多元化经营战略本身具有交易的成本与风险,因此,这种曾在60~70年代受不少企业所青睐的发展战略进入80年代也遇到了现实严峻的挑战,许多企业纷纷退出在原有多元化战略格局下形成的多种其他行业,而是转向本的主导产品经营,通过确认、培养、扩展等途径来培植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陈超 《山东经济》2002,(4):62-63
多元化经营战略是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目前在我国,不少民营企业规模扩大和实力雄厚后,也开始走多元化的道路。但是由于民企对多元化认识不足,加之自身的众多制约因素,使得很多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以惨败告终。本文主要讨论了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失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多元化经营策略,希望对民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赵辉  李欣 《中国城市经济》2011,(8X):271-271
多元化经营一直为理论界和企业界所高度关注,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实施往往会对企业赢利能力造成影响。盛大网络是中国领先的互动娱乐传媒公司,致力于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娱乐服务。盛大网络近年来一直在构建以互动娱乐为中心的网络迪士尼帝国,但是在其快速攻城略地之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多元化经营战略对其赢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首先界定了多元化经营战略和赢利能力指标的相关概念,然后从范围经济、多元化进入时机选择、多元化进入方式选择等方面分析盛大网络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对于企业赢利能力的影响,并据此对企业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分置与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瑞姣 《南方经济》2006,4(11):79-88
本文剔除了上市公司中的相关多元化企业,以非多元化企业和不相关多元化企业为样本,区分了上市公司是否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和多元化上市公司具体选择多高的多元化程度两种情况.分别运用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了股权分置对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和负债水平等因素后.股权分置对上市公司是否选择多元化经营以及对多元化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的选择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多元化战略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发展壮大的一种有效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在发展中也采用这种战略,从实际的效果看,有的企业获得成功,而有的企业却掉入陷阱,出现了危机。本在剖析我国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动因与风险的基础上,提出当前企业的在实施多元化经营所应考虑的条件,进而探讨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模式与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冯云 《辽宁经济》2003,(10):35-35
多元化经营战略自20世纪50年代被提出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争论。国内企业竟相采用,可却鲜有成功。这也使人们对多元化经营战略提出更多质疑甚而反对。然而,多元化经营却是企业发展必然趋势。当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拥有剩余资金,并占有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优势,但由于受  相似文献   

17.
上海氯碱化工公司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探索□许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国的一些大企业、大集团正谋求向国际化经营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上海氯碱化工公司正在抓住机遇,努力将实施向国际化经营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国际化经营的动因上海氯碱化工股份...  相似文献   

18.
多元化无罪     
海内外许多实例证明,不少企业发展壮大到一定规模后,都实施了多元化。当一个企业以单一产品或经营领域形成较大生产规模。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接近由“规模经济”到“规模不经济”的转折点时,就难以再扩大现有规模。而且,绝大多数产品都有一个市场寿命周期,一旦产品进入市场饱和期,企业必须使产品更新换代或转变经营方向,否则,只能坐以待毙。  相似文献   

19.
成十 《亚太经济》1996,(6):59-60,54
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管理趋向成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南京300071)90年代以来的经济、科技的发和冷战结束对美国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今美国企业管理的变革已引起广泛的关注。90年代美国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是提高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刘焱 《现代日本经济》2000,112(4):28-32
日本企业集团特别是大跨国公司究竟进行战略经营管理,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日本东芝公司战略目标的设定、企业经营理念的定位,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和90年代以来全球化战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等问题,认为日本集团化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经验对于中国企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