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合资过程中民族品牌灭失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外合资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民族品牌灭失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针对该问题,分别从中外企业选择合资动因、合资过程中民族品牌灭失现象研究以及民族品牌的对策3方面展开分析,试图寻找出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2.
李睿 《新财经》2011,(5):24-28
单从现象来看,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汽车行业,似乎正在发生一场由中国汽车品牌发起的"进口替代运动"。2009年10月,由于出售未果,土星品牌被关闭。2010年8月,被称为"越野之王"的悍马品牌被关闭。 2010年10月,拥有八十四年历史的庞蒂亚克品牌被关闭。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处于被关闭边缘的曾经声名显赫的汽车品牌还有:奥兹莫比尔、普利茅斯……而在中国汽车市场上,中国汽车产业却回顾一切阻挡力量的态度催化出合资自主品牌的空前大扩容:2008年4月,广汽本田发布自主品牌"理念"及品牌标识,并在当年北京车展上展出了第一款概念车。  相似文献   

3.
一直充当汽车进口国的中国。已经开始扮演出口国角色。在经历合资品牌排挤“中国制造”的教训后。民族品牌开始担当起进军国际市场的主角;但首要的难题是选择何种战术:低价格、高技术还是强品牌?  相似文献   

4.
进入90年代,外资的投资形式和领域产生了重大变化。与中国民族品牌企业(特别是民用企业)合资,利用其原有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信誉,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中国市场,消融中国品牌;赚回投资和利润,为外资投资涌入中国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新形式。外国公司的合资对中国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外国公司合资的重点为民族日用消费品行业,瞄准中  相似文献   

5.
《新财经》2011,(5):32-34
在合资企业"技术换市场"战略几乎可以宣告失败,本土自主品牌频频遭遇天花板的201 1年,这些由实力雄厚的合资公司推出的自主品牌,能否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打通未来成长空间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合作经济》2010,(12):37-37
品牌名称:枣村二月/鲁因 荣誉:2006年12月,合作社被运城市科技局授予"惠农枣业生产科技合作社" 2008年10月合作社的冬枣被中国农业科学院评为"名优展品奖" 2009年9月合作社被定为"省级典型示范合作社" 2009年10月合作社的产品被评为"山西十佳品牌产品奖"  相似文献   

7.
拥有中国自己的国际化时尚服装品牌是杉杉的夙愿,为此,10年来,杉杉尝试过民族的、原创的、国际的、自主的、合资的……不同出身、不同理念的品牌运作方式,但直到今天,主持服装“多品牌国际化”运作的杉杉集团总裁郑学明说:“我才看到了希望,也知道路在哪里”。[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从连篇累牍的口水战到对簿公堂,纵观娃哈哈事件的整个过程,其基本的形势是:达能以一纸合同为依据,以中国现行法律为后盾而孤军奋战;宗庆后则高举“保卫民族品牌”的大旗争取民意,时至今日,已有“娃哈哈全体职工代表”、“娃哈哈全国销售将士”和娃哈哈非合资公司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先后表示支持,而被“保卫民族品牌”、“抵御外资垄断中国市场”等爱国情绪感染的公众,也为宗庆后提供着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王兴元  王连森  石岩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2):99-102
文章指出为赢得和保持持续的品牌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品牌创新。文章基于符号学视角建立了新的整体品牌模型,该模型由品牌"媒介"、品牌"对象"和品牌"解释"三要素构成。然后,基于符号学整体品牌模型探讨了品牌创新途径,并阐述了品牌创新应遵循的策略原则。  相似文献   

10.
李睿 《新财经》2011,(5):26-28
合资自主品牌群起而兴之,再一次唤醒"换技术"的想象。这一次,中国汽车产业真的能用合资自主的方式换来技术吗?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上汽通用五菱发布了自主品牌"宝骏",东风日产在北京发布了自主品牌"启辰",而广汽本田的自主品牌新车理念S1则率先于今年4月17日在全国正式上市。此外,北京现代、东风本田、长安PSA、一汽大众、长安福特等合资车企,也纷纷表示要开发自主品牌。合资汽车企业推出自主品牌,似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