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笔者2013年在伊家乡金坑村进行湘云鲫养殖试验,池塘面积3亩,每亩投放夏花鲫鱼苗2000尾,4月份放苗,经过6个月的饲养取得平均每亩产702.9kg,每亩利润2965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方法及经验总结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此次试验池塘面积3亩,平均  相似文献   

2.
2006年我县及周边市县大多数养殖户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鲴成鱼亩产达500~ 600kg,亩获利达2000元左右,为了解决大面积养殖成鱼所需大量鱼种问题,现将亩产500kg以上斑点叉尾鲴育种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2005年进行池塘主养湘云鲫高产试验,试验面积2.8亩,总产2638.6kg,其中:湘云鲫2001.7kg,平均亩产714.9kg,花、白鲢平均亩产227.4kg。湘云鲫成活率92.7%,平均规格482g,最大规格达765g,饲料系数1.6,投入产出比1:1.48。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读者信箱     
<正> 湖北省蕲春县读者李奎来函:“我是贵刊《读者信箱》栏目的忠实读者,今来信询问华丰高青鲫、扬子大鲫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植技术要点。因我地习惯于用菜籽饼喂鱼,故特请告之二者中哪种更耐粗饲?” 答:华丰高背鲫、扬子大鲫系国家南方优质淡水鱼养殖引智示范基地科研人员与美国、德国、匈牙利科学家合作,采用全新的生物技术培育出的两种鲫鱼新品种。华丰高背鲫、扬子大鲫均具有肉味美、生长快、产量高、易饲养等特点,比目前我国正在推广的其它优良鲫鱼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挖掘池塘养殖潜力,增加单产,提高经济效益。2005年4月-2006年2月底,在水面面积为36亩的养殖池里取得了平均亩产量3700kg,亩利润1.2万元。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就其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2000年6月27日,我场投饵网箱养殖,高背鲫鱼种(7cm左右)。有一箱鱼种,死亡100多尾,且食量大减,鱼种沿网箱壁转圈状游动。拉网箱检查,约1/2鱼种患病。经外观检查及镜检,诊断为鲫单极虫病。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症状及镜检 鱼体消瘦,体色发黑,鱼体体表可见白色小胞囊。胞囊真径1.5—2mm。胞囊处鳞片竖起,胞囊遍  相似文献   

7.
高背鲫在成鱼池中主养,放养密度一般与异育银鲫相同,每亩也以放养1200尾左右为宜,再搭配混养一定数量的鲢、鳙和草鱼鱼种等,每天投喂两次饵料,投量为鱼体重的5%-7%。在通常情况下,每亩可产高背鲫250-300千克,鲢、鳙、草鱼等家鱼200多千克。  相似文献   

8.
美国斑点叉尾鮰适应性强、生长快、是小网箱养殖的优良品种,目前,单产每平方米在150kg以上已不足为奇。鱼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成鱼养殖的成败。特别是在大规模养殖情况下.如果完全依靠从外地调入苗种.进箱成活率低。为此.我们在库湾采用网箱配套培育鱼种,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螃蟹池塘套养鳜鱼已经成为提高池塘养殖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大规格鳜鱼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笔者就优质大规格鳜鱼种的规模化池塘培育技术谈谈自己的见解与大家交流,期盼抛砖引玉。本文大规格鳜鱼种指全长达4cm以上的翘嘴鳜夏花鱼种,出池时间一般在5月6日至6月10日之间。螃蟹池塘每亩套养15-25尾大规格鳜鱼种,在不增加饲料成本的前提下,摄食池塘中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08年以来,福建省开始实施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池塘养殖效益,探索草鱼健康养殖技术,笔者在清流县嵩溪镇开展池塘草鱼健康养殖模式推广,在4口面积36亩池塘分别投放草鱼、鲢鱼、鳙鱼、鲤鱼、团头鲂等鱼种29520尾,经过330天的饲养管理后起捕销售,共收获商品鱼37494.5kg,平均每亩产量1041.5kg,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池塘草鱼健康养殖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我市斑点叉尾鮰养殖的需求,2005年我们借鉴了一些成熟的技术和经验,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对池塘培育斑点叉尾鮰大规格鱼种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去年,我们在安徽省颍上县八里河联营渔场马之鹏承包的鱼池进行了以高背鲫(高体型异育银鲫)为主的高产高效培育鱼种试验,取得亩产鱼种512公斤的效果,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一、试验条件与放养 池塘面积10亩,水深2.3米,水源条件好,灌排方便,配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一台,2.5寸潜水泵一台,6寸抽水机一台。  相似文献   

13.
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是各地近几年来大力开发养殖的优良鱼类,尤其是前者比后者生长快,个快大,具有更好的养殖生产性能。2002年,我们与仙桃市五湖渔场一养殖户开展了瓦氏黄颡鱼与黄颡鱼池塘混养高产试验,取得亩产成鱼725kg的好成绩。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一口,长方形,东西向,面积6亩,池深约2m,池底淤泥20—30cm。池旁有水渠与外河相连,进排水方便,水质较好。池中还配备一台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2.鱼种放养放种时间2002年1月下旬。瓦氏黄颡鱼种600kg,10000尾,平均规格60g/尾。黄颡鱼种400kg,20000尾,平均…  相似文献   

14.
<正>成武县天宫庙镇于2009年开始进行彭泽鲫等名优鲫鱼套养的尝试,2010年又开展了主养鲫鱼的高产试验,主养鲫鱼成鱼200亩,培育鱼种50亩。年底抽查验收,亩净产鲫最高达800kg,亩效益达4000元,套养鲫500亩,亩增产鲫50~100kg,亩增效益380元。现将名优鲫鱼养殖的几个关键环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我市范寨鱼场,首次进行南美白对虾池塘淡化养殖试验。经过103d的养殖.平均个体达到76尾/kg,最大个体45g/kg,回捕率36.6%,取得了亩产287.5kg养殖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红鲫体型近似于高体型异育银鲫,生长速度快,当年鱼苗稀养可达0.3kg,比同池混养的高背鲫摄食速度快,有效地提高了饲料利用率。红鲫抗病能力强,近两年养殖未发现病害。而且是体色火红,色泽鲜艳,肉质鲜嫩,具有食用与观赏双重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 2002年,我们在实施省水产三项工程“乌鳢健康养殖及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中,对其子课题“乌鳢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在建湖县大溪河开发公司进行技术试验,试验面积3.8亩,投放乌鳢鱼种492kg,4478尾,收获乌鳢4739.4kg,4308尾,平均个体1.1kg,亩平产量1247.2kg,成活率96.2%,基本未发病,池塘水质及乌鳍质量均达到无公害水产品要求。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高背鲫具有生长快、食性广、适应性强。小体积网箱养殖高背鲫,每平方米单产可达200kg,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冀北地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网箱制作与设置 1、材料与制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斑点叉尾回养殖规模的扩大,大规格鱼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2006年,笔者在县鱼种场选择了一口面积5亩的池塘进行了斑点叉尾回大规格鱼种培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2008年笔者在福建省清流县龙泉鱼庄的3口面积0.37公顷的池塘进行了池塘主养湘云鲫试验,经过300天的饲养,平均单产达到12915公斤/公顷。湘云鲫从放养时的65克/尾,增长了9倍达到585克/尾,饲料系数平均为1.46,湘云鲫平均单产10230公斤/公顷,成活率9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