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商》2005,(7):128-128
创富经济就是以创富为目的.通过塑造“小投入、低风险、高回报”的创富途径.满足精英创富愿望的全新运作模式。在这股地产新潮流的影响下.一批有创造力、创新力的发展商率先拓宽地产产品的内涵外延,赋予地产白用、投资、增值等多种功能.切入市场。位于上海浦东东方路商务版块的商办物业——万博大厦,  相似文献   

2.
据《科学投资》调查研究,女性富豪的创富历程,相对男性普遍要更为曲折,更为艰苦,财富积累的数量也多有不如。尽管如此,《科学投资》“中国10大女富豪”仍要算是中国现阶段最顶尖的富人。《科学投资》的选择标准:上榜女富豪的事业必须主要在内地,财富必须主要来自亲创而非继承,在个人创富同时必须对社会作出较大贡献,创富经历还要对其他创业者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依据这些标准,《科学投资》推出了“中国10大女富豪”。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都不甘平庸,胆子大,脑子活,能吃苦,所以能够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3.
王巍 《创业家》2011,(3):140-141
几万亿激励经济的政府投资,几千亿抗震救灾的投资,如果通过发行公共债券的方式将会对中国的金融制度、政府信誉和社会公德带来多大的冲击和提升呀!  相似文献   

4.
在国内持续低消费的情况下,由于政府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激励,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主要依靠投资、净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净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实现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净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净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关键:一在于提高消费,二在于改变政府对投资和出口激励的方式与手段.  相似文献   

5.
娄月 《创业家》2015,(2):111-113
“‘劲霸·创富汇’口号里的‘微力量’这个词引起了我作为一个草根创富者深切的共鸣。不难想象,在中国,这种微力量的基数有多么的巨大,一旦被激活,这些微力将会聚成怎样的威力?”来自江西赣州的80后草根创业者朱勇在首届“劲霸·创富汇”年会上颇有感触地讲述了自己与“劲霸·创富汇”的结缘之路。其实,像朱勇这样的草根创富者,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最坚固的基石,同时也是“中国梦”最鲜活、  相似文献   

6.
张元奕 《创业家》2014,(6):98-99
正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创富者,是中国经济最坚固的基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小善汇大义、点滴聚江河,创富微力量正推动和引领时代发展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间,凭借个人对创业、创新、创富的敏感以及他们在事业上的勤奋,这些"劲霸·创富汇"会员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中国传统商业生态造成了巨大冲击,变化已天翻地覆,去中心化、小平台化、反主流化、移动化,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以"提供最有价值的致富信息,打造最具人情味的品牌期刊"为宗旨,创刊以来,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无以计数的致富好信息,投资好项目,成为广大选项投资者心中的知心杂志、知名品牌,是读者心中致富的好帮手、经营的好老师。《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成为了读者的创富平台,很多读者通过杂志里的致富信息走上了致富之路,这些读者多  相似文献   

8.
董香寒 《中国电子商务》2014,(6):200-200,202
本文由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入手,探讨了我国经济发展中消费提不起来的根本成因.研究了通过扩内需、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不契合实际性.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得出,只有通过投资激励消费,先投资后消费,方能真正的扩充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而后针对投资的要点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实践策略.对强化基础建设、优化收入结构、缩短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真正的通过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激励消费,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毋庸置疑,年轻的海归创业者正在成为中国创新创业领域,实现创富梦最重要的一支力量。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梦想与胆识的年轻海归创业者正在纷纷涌入国内,中国的创富领域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这一大波海归人才,他们不怕失败,因为他们年轻,作为"劲霸·创富汇"的会员.他们坚信,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努力而已。他们在创造财富.创新创业中起着"走出去,带进来"  相似文献   

10.
浦发银行全新打造的公司银行服务品牌——“浦发创富”,深谙企业在生产、贸易、投资、理财等各领域的金融需求,倾力推出全面综合、个性定制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客户特色服务系列。“浦发创富”以蒲公英为形象标志,直观地表现了浦发银行取其自然和谐、生机勃勃、传播希望的寓意,希望通过创新的  相似文献   

11.
李金珊  张默含 《财贸经济》2011,(2):95-101,137
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崛起力量,中国企业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引起了世界各国决策者以及公众媒体的关注。本文通过对Berhmann分类法以及Dunning折衷范式的补充,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动因与障碍。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宏观动因主要包括中国政府政策激励、发达国家投资环境激励、国内市场饱和压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微观动因为寻求外部市场和战略资产。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过程中,中国企业不存在明显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利用东道国区位优势的能力有待加强。通过对在比利时投资的中国企业实地调研,发现受访中国企业在比利时的投资活动处于初级阶段并遇到很多障碍,真正融入比利时乃至欧盟市场尚需时间。  相似文献   

12.
如今东道国对FDI实行激励政策已成为全球现象,激励政策的过度竞争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且对于东道国有不少负效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投资领域国际协调和监管的必要性与日俱增。多边投资框架的最终建立必然对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FDI激励政策加以限制或约束,从而对发展中国家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激励政策的约束会对中国利用外资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外资“超国民待遇”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正>《生意经》中国中小投资创业的领军杂志,发行量和广告回报值均位居全国商业经济类三甲,品牌价值数亿元,每年几万人因阅读《生意经》成为富翁的不争事实,使得《生意经》成为城乡百姓创业创富的必读本。《生意经》的创办人苏湘,说不上家喻户晓,却是业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2月,济南成功创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中医康复医疗培训先进单位,同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保健医疗康复工作委员会批准为特色医疗保健康复项目培训基地。前不久,济南成功创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健康调理项目又被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和中国投资创业联盟评为山东十大创富项目。该项目在康复保健领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在创业投资领域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  相似文献   

15.
新年的钟声还没有远去,“浙商创富中国行”的步伐就已经跨出了浙江。《浙商》杂志社和《钱江晚报》共同发起的“浙商创富中国行”系列活动,由浙商和记者共同组成考察团,追寻天下浙商的创业脚步,搭建浙商发展的财富平台,从浙商和记者的视角,去看在外浙商创业发展的酸甜苦辣,去了解各地的投资环境、政策资源,去寻求浙商最为关心的潜在商机。同时也为在外浙商带去家乡的一些政策,为他们回乡投资提供最新的信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如今东道国对FDI实行激励政策已成为全球现象,激励政策的过度竞争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且对于东道国有不少负效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投资领域国际协调和监管的必要性与日俱增.多边投资框架的最终建立必然对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FDI激励政策加以限制或约束,从而对发展中国家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激励政策的约束会对中国利用外资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外资"超国民待遇"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外国直接投资激励政策的约束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使得投资领域国际协调和监管的必要性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WTO范围内正在准备和组织多边投资框架问题的谈判。多边投资框架的最终建立必然会对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FDI激励政策加以限制或约束,从而对发展中国家产生重要影响。对中国来说,激励政策的约束会对中国利用外资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外资超国民待遇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正>金卡一出,谁与争锋!热烈庆祝彩票狂人陈老师独家首创的技术被评为:《大众创业》2013年度最受读者认可的十佳创富项目之首!《现代营销》2013年度最稳当的小本投资项目、《生意经》2013年度最具投资潜力的小本致富项目、《新财路》2013年度十佳金牌创富项目之首。  相似文献   

19.
张元奕 《创业家》2015,(3):112-113
如果你问创富者,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草根创新型成长平台是什么,很多人口中会冒出"劲霸·创富汇"这五个字。作为中国首个关注创富微力量的组织,"劲霸·创富汇"帮助众多创富创业者解决创业困惑,其中不乏企业依靠强大平台优势迅速成长,成为行业翘楚。2015年开年第一场大型创富者集会——"劲霸·创富汇"第五期沙龙于3月15日在贵阳激情开战!新的一年,全新出发!作为开年第一场沙龙,这次集会来得特别早,并且势头特别猛,让创富者们不得不惊呼,创业的春天来得真早。  相似文献   

20.
实施"走出去"战略将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本文基于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将中国对欧盟逆向投资分为出口引致型、关税规避型和技术寻求型三类,通过构建双向投资贸易引力模型,并选取2003-2013年中欧投资和贸易面板数据,运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和面板校正标准误(PCSE)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欧逆向投资对从欧盟进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向欧盟出口并没有显著影响,这暗示中欧逆向投资主要表现为技术寻求型。因此,应当积极转变与调整以"出口激励"为主的相关政策与措施,进而更好地适应和发展中国对外经济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