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农村工作通讯》2016,(2):43-43
正本刊讯由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县委、道县人民政府举办的2016年道县农产品(北京)直播推介活动于1月13日在农业部信息中心隆重举行。道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是湖南省粮食、水果、蔬菜生产大县,农产品富足,道州脐橙、道州灰鹅、道州把截萝卜、道州红瓜子等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本次推介会通过进一步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提高道县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推进道县农产品品牌创建,加快道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步伐,不断壮大基地规模,扩大道县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实现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靠科学,首先必须把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这项基础工作搞好。去年九月全省贯彻全国第二次农业区划工作会议精神以后,我们逐步地把农业区划作为全面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从道县试点的实践证明,农业区划工作,确实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基本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农村工作的又一转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的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农业经济法规在不断完善。为了适应目前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农业经济是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我们着重依靠行政手段,行政命令来管理农业,使农业企业缺乏活力,农民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农业资源经济信息动态监测工作从1986年开始,以全省为总体,根据综合农业分区,抽取代表不同地形地貌类型和农村社会经济水平的道县、双峰、怀化、华容、汉寿、新邵、辰溪、祁东、浏阳、永定等10个县(市、区)作为动态监测网点县。各网点县根据本县农业分区随机抽样确定监测乡镇,再分层抽样布点,由点联系农户。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兵团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总产值占兵团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农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兵团二、三产业乃至兵团整体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我们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调优兴特,使农业发展、农场增盈、农工增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面对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匮乏、气候变化等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加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同时在低碳经济这一经济发展形态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畜禽生产大国,为了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农业、畜禽业得到健康发展,我们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文章主要对低碳经济背景下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在低碳经济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道县发展竹业产业的自然条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道县竹业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道县竹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道县发展竹业产业的自然条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道县竹业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道县竹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调整农业结构,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过去20年,我们靠这个经验使农业得到了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现在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我们仍然要靠这个经验继续解决当前十分突出的结构性问题,按照市场导向原则,逐步建立起与买方市场相适应的农业结构,使广大农民不仅取得增长性收益,还要取得结构性收益,从而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这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紧  相似文献   

10.
对武汉市综合农业区划成果的鉴定意见和验收意见,刚才都宣读了,我完全同意。 现在,我想就今后怎么样更好地搞好农业区划工作,使我们的农业区划更趋完善,并在领导的决策中更好地起作用,提几点意见。 第一,要进一步明确农业区划工作的指导思想。现在,特别是“七五”期间,我们的农业已经由原来的传统农业,自然农业经济,向大农业,向商品农业经济这方面发展了。怎样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如何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是我们今后整个农业工作要研究、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之一.当前,少有结合农业机械化来统筹考虑区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献,本文结合农业机械化来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研究,以期结合农业机械化需求来改进土地整治技术、更合理的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推动农业机械应用和区域农业现代化.根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考虑区域特点,本文建立了包括自然坡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生态退化可能性和农机总体应用特性共5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湖南省道县耕地后备资源进行了评价,得到道县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147 485万hm2,且总体质量较好,A2和A1等级占到总量近73%;道县耕地后备资源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道县中南部,该区域属于道县的平岗区,地势高差变化相对小;在来源地类上,主要以其他草地为主;在农业机械应用上,道县总体应用条件一般,但在集中分布区域应用条件尚可.以耕地后备资源的特征为主导因素,将全县划分为开发主导区、整理主导区和生态保育区.开发主导区,是该县耕地后备资源大规模开发的优先区域.坡度在6°以下的耕地后备资源,可配置中型的耕整机械和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在6°~ 15°的后备资源类型,宜采用中小型或小型农业机械.整理主导区,区内耕地后备资源适宜纳入到现有耕地资源中一并进行整理,农业机械尺寸取决于该区耕地资源条件.该区大部分总体平坦的耕作区域适合于中型农业机械;山丘冲田以及坡田,耕地散而破碎,适合于推广小型农业机械.生态保育区,进行开发的优势度低,除泡水周边耕地可采用中型农业机械外,其他区域适合采用人力控制的微型农业机械.  相似文献   

12.
开发朝阳,建设朝阳,把朝阳建设成辽宁的农、牧、果生产基地,加速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繁荣农村经济,使朝阳农村尽快脱贫致富,实现从自给半自给性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这是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此,我们必须遵照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制订朝阳农业发展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振兴。现就朝阳农业发展战略问题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一)朝阳农业的战略方针与战略目标党的十二大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制定了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在全国总方针和总目标指导下,依照朝阳农业的现状和战略地位,我们认为朝阳农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应该是: 在种植业扎根,向养殖业扩延,靠加工业增值,种草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农工商型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和人民在农业方面都是十分关注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是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的繁荣保驾护航。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的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在经济方面。为了使我国的农业更加稳定地发展,每年我国政府都在农业方面给予有效的财政支持。现阶段,我国已经有了稳定的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但是还是不能保障农业经济发展平稳进行,我们还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工作。本文就是简要分析一下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生态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及其开发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农业是集可持续农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立体型农业发展模式。在大力发展西部农村经济时,我们既在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要兼顾生态效益,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不失为最佳选择,这标志着建设以生态明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将使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为我们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经济的繁荣,就不可能有国力的增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各级农业部门肩负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这一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一定要准确把握新的形势和战略机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创新,使农业发展有新思路,农村改革有新突破,农业对外开放有新局面,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相似文献   

16.
农村改革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清 《农业经济》2003,(3):18-19
为使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 ,把我国农村建设成为科技发达、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社会进步的富有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们必须从农村发展建设的全局出发 ,研究解决农村的现实问题 ,并做出重要的战略选择。一、实施大农业战略调整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农业本身的事情 ,而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有机配合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尤其是加入WTO后 ,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但同时必须看到短时期内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对农业经济将会产生强大的冲击 ,反应最为敏感的不外乎是农产品价格下跌和市场滞销…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吸引我们的目光,如何保证农业经济持续较快的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目前的农业经济发展来看,要想获得健康良性的增长,就必须有效利用经济学原理对农业经济进行深刻剖析,找出其发展规律,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经济要想取得快速、健康、高效的发展,就必须要对经济学原理进行有效利用。本文简要叙述了农业经济的概念,探讨了经济学原理在农业经济中的发展和利用,阐述了在农业经济中利用经济学原理的意义和必要性,最后讨论了经济学原理对农业经济的直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走都市型高效生态农业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上海建设都市型高效生态农业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发展,上海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逐渐降低,这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始终不会改变,仍然具有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多年来的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经济越发展,城镇化、  相似文献   

19.
农村资源和经济信息动态监测是了解、研究农业资源与经济问题,制定农村经济政策,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基本前提。监测网点的选建是监测工作的基础,为使布点合理,起到以局部看全局的效果,我们采用了模糊聚类与权重分析定点的方法,综合多种因素,确保网点选设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一、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其重大意义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两大途径 我国农业发展的实践已表明,农业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依靠科技进步。而农业科技进步的源泉是不断研制出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能扩张原有的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为农业经济不断增长提供技术上的可能。如何将这种由于技术创新成果而使得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的潜在生产能力充分挖掘出来,并尽快转变成现实农业生产力,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问题。我们一直采取的主要途径是技术推广,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来完成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农业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