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经过多年采伐、南方林区的伐区已大部份进入边远的山帽地带、每公里林区公路所吸引的木材数量越来越少,林区公路的利用率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们采用规程中最低等级的公路进行延伸,在经济上也不见得合算。因此,南方的林道工程师就考虑修建一种比规程最低等级公路的标准还低的公路,其特点是路基更窄,一般为3.0m,不设错车道;  相似文献   

2.
一、“两危”的基本事实金沙江林区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林区于1965年开发建设,先后建立了碧泉、华坪、宁浪、黑白水、巨甸、中甸、云台山、红旗、漾江等9个森工局。形成木材生产能力72万立方米,完成投资1.96亿元,修建林区公路3767公里,完成更新造林144.5万亩,生产商品木材840万立方  相似文献   

3.
为了大力推进林区道路建设步伐,切实改善林区交通条件,根据我省林区道路建设现状和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省林业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10年内建设10万公里林区道路的目标。这是一项民心工程、致富工程,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山上浙江”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一、伊春林区交通运输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由于自然条件、被运物性质和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伊春林区的交通运输在当今五种主要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中,除嘉荫沿江的少量水运外,主要采取铁路和公路两种运输方式。目前伊春林区的铁路和公路状况是:铁路线有双丰至乌伊岭、伊春至翠峦、南岔至浩良河3条,总长493公里,其中大部分为单线,通过能力小,年货运量仅270多万吨;公路有哈尔滨至嘉荫、伊春至南岔、伊春至鹤岗3条,总  相似文献   

5.
福建南平是南方重点林区之一。自木材市场开放以来 ,林业原有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林区道路建设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林区道路管理和建设已滞后于林业经济发展需要 ,本文提出盘活林区道路资产存量 ,实行多元化管理与建设发展的思考 ,拓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林区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林区生产建设、经营活动和全面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需要,对今后加强林区道路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一、提高思想认识,搞好道路建设。林区道路建设对森林经营、环境保护以及发展多种经营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益我国《森林法》第15条规定“为了提高森林经营水平,要加强林区道路建设,国有林的基本建设投资,应当优先用于道路建设”。因此,各级领导必须进一步认识林区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摆正道路建设和管理的位置,用足够力量抓好这项工作。二、修建“两用”岔线,保证各项经营活动的需要。森铁线路是运输木材的产物,只适合大量集中运输,不适于少量零散的运输。如果用森铁进行营林等小量的物资运输是不经济的。一是森铁线路维修费用高,为公路的4.8倍;二是新修森铁岔线投资大;三是受森铁行车手续限制,不灵活。由于林业经营活动的需要,建议修建“两用”岔线,即下部修公路,上部铺轨修成森铁。木材生产结束以后,拆除森铁变公路,不用进行改造。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两用”岔线一次修成比先修森铁线路,以后再改造成公路节省投  相似文献   

7.
江山市从2007年着手研究林区道路建设问题,2008年开始在省內率先启动"千里富民林道"建设工程。5年来,经过市、乡镇(街道)、村的齐心合力,建成林道410多条,总长1100多公里,占工程计划的110%。其中,完成主干道700多公里,辅助道400公里。建设林道总投资6365万元,受益山场面积约88万亩,每年可直接或间接为林农增加收入2970万元左右。在实施"千里富民林道"建设工程中,江山市遵循"简便、实用、安全"的原则,坚持为林农建造放心、贴心、省心的"三心"林区道路。坚持"一路一案",建造林区放心路。通过深入调研,林业部门科学编制了《江山市千里富民林道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8.
大道招财     
经济要发展,道路须先行。华安地处山区,道路蜿蜒曲折,经济底子薄,村落分布零散,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县委、县政府运足内力,巧借外力,发挥政策扶持、山海协作和经济能人等优势,多方筹资数亿元,用于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拓宽改造了省道西港线漳华公路、省道金上线城关至仙都公路、县道良马线等交通主干道,境内省道公路里程达到100多公里。铺设水泥路面300多公里,为偏远山区群众铺就一条条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9.
<正> 公路运材的成本虽然比水运要高出几倍,但由于修建林区运材公路受地理、气候条件的限制远比整治河道的条件限制少,因此,随着伐区的延伸,林区的全面开发,公路汽车运材的比重仍然逐年加大。福建三明林区汽车运材从六十年代的68.38%左右增至80.48%。如下表:  相似文献   

10.
交通部日前在“1999年全国加快公路建设座谈会”上宣布,今年公路建设的目标是: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30万公里,高速公路突破1万公里,等级公路在全国路网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通乡通村公路比重进一步提高。今年全社会公路建设投资规模为1800亿元;预计公路总里程可增加2-5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增高速公路1690公里今年高速公路将超万公里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随着伐区不断伸入到林区腹部以至边缘高山地带,木材集运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多代替换变化。由人力板车、钢木平车、动力索道集运向汽车集运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山川地形条件的限制,林区公路(或简易便道)的造价越来越高,同时由于伐区森林资源分散和不足,目前普遍采用的绞盘机动力索道与汽车道路相衔接的“绞盘机——汽车”集材工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共有70条国道,总长约116000多公里。这些国道共分三类,第一类是以首都北京为中心,作扇面辐射的公路,这类公路共有12条,约24000多公里;第二类是在中国版图之内南北走向的公路,共有28条,约39000多公里;第三类是在中国版图内东西走向的公路,这类公路共30条,约53000多公里。  相似文献   

13.
森林铁路是我国东北林区主要运输工具之一。帝俄和日伪,为了掠夺我国森林资源,曾先后在黑龙江、吉林林区修建了一些不同轨距的森林铁路,累计长达1,600多公里。解放以后,党和政府为了迅速开发建设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完达山和张广才岭等重要林区,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木材,国家花了大量的投资,修建了上万公里的森林铁路。截至1975年,东北、内蒙古林区共有干支线森林铁路1.2万多公里,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森林,由于长期砍伐、破坏和毁林开荒,到全国解放时止,交通方便的地方已所剩无几。为了切实保护和合理经营利用森林资源,三十多年来,国家已投入大量资金和设备,修了上万公里的路,有力地推动了林业建设的发展。但是,由于对林业生产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重采轻造的错误倾向长期存在,道路建设的速度还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道路的布局也不利于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例如,始终处于建设重点地位的东北、内蒙古林区,平均每公顷林地的道路只有1.5米左右,道路较密的伊春林区,也只有2米左右。这就  相似文献   

15.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职工收入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职工家庭1997年、2004年和2008年3年收入的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国有林区职工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收入结构变化明显,但林区收入仍然存在差距,贫困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而这些变化是由国有林区进行加工业改制、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建立起来新的劳动力要素市场等改革实践所导致的,这些改革也为国有林区职工生活的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认为在国有林区建立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是确保林区改革成功,改善职工生活水平,使国有林区资源与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也是今后国家政策扶持的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狠抓道路交通建设不放松。我县现有县、乡、村公路1911公里,二级路仅25公里,三级路仅110公里,通乡油路93公里,其余都是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年通车率不足70%的等外公路,高等级公路均远离我县。如此落后的交通设施,阻断了资金、技术、信息输入的通道,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工业制成品运输成本加大,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外来客商望而却步,产业培育十分艰巨。面对实情,要售中财力阶段性地解决突出的交通问题,走战略开发式的扶贫道路。一是对山区公路建设应给予倾向性的资金扶持。  相似文献   

17.
<正>"村子如何发展?农民如何增收?"这是省农业厅下派泰宁县鱼川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胡畅生琢磨最多的问题。上任不久,胡畅生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先后投入300万元硬化村庄公路9.5公里。不仅如此,还投入60万元硬化田间道路3公里,投入10万元新开竹山机耕道14公里。村民们相信,这些路能带着他们走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功能区的黑龙江国有林区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生态环境压力和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现代化发展中的生态地位,重点探讨了黑龙江国有林区现代化发展的特殊路径,提出黑龙江国有林区现代化发展应以发展林区生态经济为基础,以保护、修复和提升林区生态功能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以谋求林区合理物质需求和生态需求"双赢"为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现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是林业建设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林区公路建设和管理部门应该提高认识,明确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硬道理。当前,林区公路养护存在意识淡薄、机制欠缺、养护不当和规划不周等问题。为此,技术上,应对林区公路普遍存在的翻浆、裂缝和路基沉降等问题对症下药,适时养护;管理上,应增强养护意识、增加养护经费、实施车辆载重管理制度和加强信息管理等,以期达到1+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我国国有林区存在的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问题,财政部、林业部制定了《关于国有林区森林工业财务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包括:财务体制改革,由“利改税”改为“财务包干”办法;在1986年提高木材价格的范围内,适当增加营林资金;恢复固定资产折旧和建立伐区道路延伸费制度等。所有这些改革和措施,对缓解国有林区森工企业经济危困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林区的问题,特别是育林基金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