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日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主张与内涵,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和任务. 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 [区域合作]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发展战略对接]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国内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由于地区之间交流日渐频繁,外来资本陆续进入中国市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也将面临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江苏省海运在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合理利用当代政策发展江苏海运成为重中之重。"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战略构想,利用"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成为江苏海运长久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是新经济格局下各个国家合作发展的新理念,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区域合作平台,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打造政治、经济、文化融合共同体。从"一带一路"的内涵出发,分析在"一带一路"政策下我国所面临的风险及对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天津应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在区位、交通、产业、区域合作、自贸区建设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实施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内省区市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展重点面向东北亚地区的海上交流合作、努力打造"一带一路"沿线营商环境领先区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天津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与直接投资,既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资金融通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十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呈现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行业较为广泛、投资区域相对集中等特征。金融开放通过拓展国内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金融机构运行效率,推动资本在国内外市场合理配置,促进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面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开放水平普遍较低、中国投资项目融资难度较大等现实制约,要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重点服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加强金融合作,守住风险底线,努力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优化倒逼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精准破解中国企业“走出去”困境;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规范与引导,帮助企业借力金融开放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率,推动金融开放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融合发展与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带之一,也是发展最迅速的经济大走廊,对于沿线国家乃至全球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等原因,国内对"一带一路"的自然与社会经济认识仍显不足。地理信息科学通过数字技术描述与表达现实空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学科。本文从"一带一路"战略下西部发展的契机出发,提出了西部地理信息科学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对推动中国与沿线各国经贸发展、互惠互利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中国2003~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计算并分析其占中国与世界的总进出口额的比重及变化特征,拟合出该进出口额的Logistic增长曲线模型,预测了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验证出中国能够实现未来十年内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年贸易额突破2.5万亿美元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为了促进全球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场的高度融合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西亚各国既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拥有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众多港口。文章利用动态GTAP模型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西亚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前景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关税减免将会给中国和西亚各国带来GDP、居民福利的增加,除了正效应以外,中国的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则有所恶化。其中,关税减免对中国和西亚各国产业的影响各异。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为了促进全球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场的高度融合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西亚各国既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拥有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众多港口。文章利用动态GTAP模型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西亚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前景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关税减免将会给中国和西亚各国带来GDP、居民福利的增加,除了正效应以外,中国的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则有所恶化。其中,关税减免对中国和西亚各国产业的影响各异。  相似文献   

10.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极大地促进了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然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烟草及烟草制品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不利于烟草产业长远发展,故就此对“一带一路”沿线市场贸易往来展开分析。基于进出口数据,构建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分别测算影响出口额和进口额波动的因素。结果显示,中国烟草及烟草制品竞争力不足且下滑态势十分明显,成为制约贸易发展的最大因素;其次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依赖性,对进出口贸易造成重大影响;最后,烟草产品结构无法充分匹配国内外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双边经贸领域,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是否促进了沿线国家的产品结构升级,事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持续响应战略合作及能否深度推进双边经贸关系。本文利用1998—2018年的双边贸易数据,基于国际生产分工协同发展的视角和合成工具变量方法,实证检验我国产品结构升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在国际生产分工格局的结构升级方面,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不存在消极的“低端锁定”,而是产生了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品结构升级的“协同发展”作用,具有较强的需求互补效应和供应链效应。本文研究对于优化“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传播和深度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也是对所谓“中国出口冲击”相关研究的回应。  相似文献   

12.
海运设施联通推动贸易畅通是促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班轮航运网络的结构特征,并实证检验了其对沿线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沿线班轮航运网络表现出“小世界”的特征;各国(地区)的个体特征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一国(地区)节点强度和广延性的结构特征显著促进了双边贸易增长;网络结构特征的贸易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前后、不同港口环境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存在显著异质性;机制检验表明,网络结构特征将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增强市场引力来促进双边贸易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和效应显现之际,美欧印等主要经济体连续发布全球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计划,标志着美西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围堵进入新阶段,使共建“一带一路”面临更多外部风险及现实挑战。要深刻认识共建“一带一路”的独特战略价值,继续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分类施策,突破美欧印全球基建计划对我的“合围”;巩固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十年形成的基本盘;多维度推动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加快“一带一路”规则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加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4.
陈胤默  张明  王喆 《亚太经济》2015,(收录汇总):123-134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华侨华人商会围绕着“五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型职能日益凸显。当前,华侨华人商会存在民间外交职能有待加强、资金融通有待提高、投资贸易风险信息共享不足、统筹各大商会力量难度较大等问题。绿色发展、“数字丝绸之路”、人民币国际化是华侨华人商会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机遇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陈胤默  张明  王喆 《亚太经济》2023,(收录汇总):123-134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华侨华人商会围绕着“五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型职能日益凸显。当前,华侨华人商会存在民间外交职能有待加强、资金融通有待提高、投资贸易风险信息共享不足、统筹各大商会力量难度较大等问题。绿色发展、“数字丝绸之路”、人民币国际化是华侨华人商会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机遇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贸》2014,(20):18-19
去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借外访的机会,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向东南亚、中亚、南亚开放而提出的,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构想一经提出,即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我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借用历史形成的“丝绸之路”概念,推动国家开放合作的发展战略。历史上,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在国家开放合作方面扮演了主要角色。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有多处提及广州:一是“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二是“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强化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当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广州应明确定位,突出重点,找准载体,以强化枢纽功能为核心,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核心枢纽。  相似文献   

18.
世界     
400亿美元中国将出资成立丝路基金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9.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作用,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以及民心相通。从“一带一路”倡议出发,阐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合作现状,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经济合作的模式和重要领域,为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共同发展赋能。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建设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任务,也是实现减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基于2002—2021年“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考察城市化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城市化总体上对碳排放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在城市化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城市化对碳排放的消极作用明显减弱;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沿线国家中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