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理论上讲,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有两种方法:其一,以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为基础,采用与个别现金流量表相同的方法编制出合并现金流量表;其二,以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个别现金流量表为基础,通过编制抵销分录,将母公司与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对个别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的影响予以抵销,从而编制出合并现金流量表。对于第一种方法,因为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以及利润表不同,其各个项目和企业会计账簿的各个会计账户的余额或发生额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因此,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必须…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中规定 ,现金流量表采用直接法列报 ,并主张“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点 ,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 ,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从指南中的举例看 ,不仅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而且包括投资、筹资活动的 ,即全部现金流量 ,都要通过调整分录调整出各项现金流量 ,才能据以填制现金流量表。因此 ,怎样编制调整分录 ,就成为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关键 ,而且还有相当的难度 ,准则公布实施后至今 ,仍然是学习和贯彻该准则的重点和难点。编制调整分录的程序和方法(一 )以“…  相似文献   

3.
自1998年开始实施《现金流量表》会计准则以来,企业单位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过程中最感困难的是两大基本项目的资料如何取得:一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的现金;二是购进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无论流通业还是制造业,其购销业务都很频繁,直接取得资料非常困难。准则指南中介绍了工作底稿法,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入手,通过编制调整分录来计算出该项目的数字。这些调整分录较抽象,而且需逐项对利润表和资产表各项目进行调整,有些对编制现金流量表没有作用的项目也要调整,另外,指南中也介绍了两个基本项目的计算公式,但是并没有将一些特殊事项考虑齐全,特别是购销环节的增部也允许并入这两项后,原公式就显得不够合理,为了使广大会计人员能方便地编制现金流量表,通过公式计算取得这两项数据,本试图在原公式基础上作调整。力求说明公式中各项目的构成原因及资料取得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 一、注意把握调整的顺序编制调整分录的顺序大体上可分为3步:第1步调整利润表项目。从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开始,依利润表各项目的顺序进行调整,结合经营性的资产、负债项目,将权责发生制下的收入费用转换为现基础;同时,将利润表中有关投资和筹资方面的收入和费用列入到现金流量表投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和确定编制程序要从企业实际出发《〈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介绍了工作底稿法和 T形账户法两种编制程序 ,这两种编制程序都是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为基础 ,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 ,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对一些经济业务并不繁杂而又没有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中、小企业来说 ,为了减轻期末编表工作量 ,编制现金流量表还可考虑以下两种程序。一种是直接利用现金各账户的记录分析编制法。这种方法是逐笔分析现金各账户记录 ,逐笔登记到现金流量表表内有关项目的草…  相似文献   

6.
浅谈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金流量表是企业主要的对外报表,调整分录是正确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介绍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的编制方法和注意事项,以期正确编制现金流量表。  相似文献   

7.
魏杰 《商场现代化》2005,(29):188-189
从理论上讲,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有两种方法:其一,以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为基础,采用与个别现金流量表相同的方法编制出合并现金流量表;其二,以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个别现金流量表为基础,通过编制抵销分录,将母公司与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对个别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的影响予以抵销,从而编制出合并现金流量表.对于第一种方法,因为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以及利润表不同,其各个项目和企业会计账簿的各个会计账户的余额或发生额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因此,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必须要对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及企业集团内部各个企业的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大量分析,才能确定合并现金流量表各个项目的金额.这样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的工作量大且准确性不一定高.本文试根据第二种方法探讨合并现金流量表正表的编制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8.
(三)编制现金流量表1.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程序,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和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的期初数栏和期末数栏;第二步,对当期业务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编制调整分录时,要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从“产品销售收入”开始,结合资产负债表项目逐  相似文献   

9.
对合并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与实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并现金流量表是综合反映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流出数量,以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会计实务所采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也成为各国会计实务的重要内容。本文拟探讨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与若干具体实务。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从理论上讲有两种:一是以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为基础;二是以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个别现金流量表为基础,通过编制抵销分录,将母公司与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对个别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的影响予以抵销,从而编制出合并现金流量表。笔者认为,在合并现金流量表附注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信息的编制方法有两种可以选择:一是以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为基础,结合会计报表项目附注资料分析编制;二是以个别现金流量表为基础编制。  相似文献   

10.
现 金流量表已正式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对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规定 :“企业应采用直接法报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同时规定 :“采用直接法时 ,有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可通过以下途径之一取得 :( 1 )企业的会计记录 ;( 2 )根据……对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以及其他项目进行调整……”笔者认为 ,现金流量表主要应依据企业的会计记录编制 ,不能根据利润表中有关项目调整来编制 ,因为现金流量表是一个独立的报表 ,而非损益表的附表 ,并不是待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编制后才确定现金流量表各项目…  相似文献   

11.
现金流量表从编制原则上看,是按照收付实现制的原则编制,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盈利信息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量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净利润的质量.从内容上看,现金流量表被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每类活动又分为各具体项目,这些项目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业务活动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弥补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提供信息的不足.但在现实业务中,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还存在着一系列其他问题,如企业以销货取得票据背书支付给供应商、票据贴现,等等.必须对其带来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基础,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盈利信息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信息,但是现金流量表中财务数据与按照权责发生制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附注中相关科目的财务数据又有一定的关联性,笔者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现金流量表是企业对外公布3大主表之一,目前国内许多辅导教材都介绍公式法编制现金流量表,虽然公式法简单,但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常常因经济业务复杂,许多会计处理不是按照常规经济业务处理,这就造成企业财务人员无法按照公式法进行套用编制现金流量表,同时公式法不利于企业财务人员理解现金流量表真实内涵以及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之间内在关联性和勾稽性,而调整分录法却能很好解决上述问题,下面笔者以实际工作中碰到的常见经济业务介绍调整分录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相似文献   

14.
所谓公式法,是指利用已有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配以必要的准备工作,依据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关系,通过一系列公式来完成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方法。本文以经营活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例介绍公式法在现金流量表手工编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一个企业集团 ,特别是股票上市的集团公司 ,要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整个企业集团的现金流量状况 ,必须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现金流量表是综合反映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 ,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流出数量以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从理论上讲 ,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合并的资产负债表、合并的利润表为基础采用与个别现金流量表相同的方法编制出合并现金流量表 ;另一种是以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个别现金流量表为基础 ,通过编制抵销分录 ,将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  相似文献   

16.
一、会计人员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常出现的问题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规定:现金流量表正表应当采用直接法报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在手工记账的条件下,常见的直接法有工作底稿法和T形账户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以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相关项目本年度的发生额为依据,通过编制调整分录,将企业全年的收入、费用、各项支出以及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变化,重新调整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以确定企业全年业务活动对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林斌 《商业会计》2008,(4):26-27
《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指出,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同时,还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以下简称该附注部分为补充资料)。关于现金流量表主表的编制,调整分录法是最常见的一种。这种方法是以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为依据,通过在期末编制调整分录的方式,调整出现金流量表主表各项目的应填列金额。因此,该方法是在期末一次性完成,不但工作量大,且调整内容复杂,要求编表人对企业全年的业务比较熟悉,并具有较高的会计专业技术水平。由于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主要问题是编制调整分录工作量过大,导致工作底稿法的普遍运用受到限制。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工作底稿法做了许多改进,将其称为调整分录法。调整分录法采用三大调整原则,可以有效减少调整分录编制的工作量,以实现快速、准确地编制现金流量表。  相似文献   

19.
在编制调整分录时,首先应该划清三条线。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要求,把现金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大类,各类均分为流入与流出两方面。投资和筹资活动调整分录的数量不多,易分易调,不再多谈。这里着重谈谈经营活动调整分录编制的思路。第一、把企业的全部资产(费用)分为现金(广义)资产和非现金资产。第二、把现金收付及应收应付的款项均分为价、税、费三条线分别走。第三、把发生的费用———支付职工工资的现金与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再分别…  相似文献   

20.
通常情况下,现金流量表中各项数据是根据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并调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全部项目来编制填列,而现金流量表的数据都是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的,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中的数据都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会计要素确认方法的不一致性导致不能将会计报表中的数据直接导入现金流量中各项目,而是要通过对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调整进而得到收付实现制下现金流量表中的各项财务数据.本文主要分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