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中华倒刺鲃又名青波,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为嘉陵江重要名贵经济鱼类之一,有“一鳊,二岩(岩原鲤),三青波(中华倒刺鲃)”之说。中华倒刺鲃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细刺较少,含肉率高,而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因捕捞过度,水污染严重,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中华倒刺鲃天然渔获量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价格日趋上涨,现市价达50元/公斤左右,因此中华倒刺鲃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淡水名优鱼类。  相似文献   

2.
中华倒刺鲃,俗名青波,属鲤科,鲃亚科,四须鲃属,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及较大支流,是嘉陵江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历来群众推崇为排位第三的名优鱼类。其肉质鲜美细嫩,生长迅速,易于饲养,个体较大,抗病力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市场需求强劲,价格飚升。养殖中华倒刺鲃是名优水产品开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倒刺鲃[Spinibar bussinensis(Bleeker)]福建地方俗称光鱼、溪魁,隶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四须鲃属。体长形,侧扁,中部稍高;背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口吻部有两对触须;背鳍基部之前有一根向前平卧的倒刺,隐埋于皮肤下;背鳍最后一根硬刺后缘有锯齿。中华倒刺鲃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江河溪流中,具有适应性强、食性杂、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优点,是淡水名贵鱼类之一,深受群众喜爱。但近年因捕捞过度,生态环  相似文献   

4.
<正> 光倒刺自巴是我国江河名贵野生经济鱼类,是网箱养殖的新品种,属中高档优质鱼类。其在网箱养殖中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等特点,较适合开展网箱养殖。现就网箱养殖光倒刺鲃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黑脊倒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俗称光鱼、溪魁,隶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江河中,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优点,是天然水域中名贵的鱼类之一,深受群众喜爱。由于其人工批量育苗技术已基本成熟,可为规模化人  相似文献   

6.
光倒刺鲃隶属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体近长筒形,尾部侧扁。眼中等大,眼眶上缘具金黄色荧光。口亚下位,上颌及口角各具须一对。背鳍前方有一根平卧前伸的倒刺,隐于皮下,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柔软,这是光倒刺隹巴与其它倒刺鲃的主要区别。光倒刺把为江河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倒刺鲃具有适应性强、食性杂、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优点,是淡水名贵鱼类之一,深受群众喜爱。但近年因捕捞过度,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野生资源日益减少,天然捕获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  相似文献   

8.
<正>黑脊倒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Nichols)],俗称光鱼、溪魁、粗鳞,隶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为淡水中下层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钱塘江、闽江以及福建省其它江河等淡水河流中。它具有适应性强、杂食性、生  相似文献   

9.
<正> 倒刺鲃属鲤科、鲃亚科、四须鲃属、倒刺鲃亚属,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等优点,通过驯化,将成为养殖新对象。倒刺鲃栖息于山涧或水清、流急的江段,杂食性,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为食,是产区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乱捕滥捞,水源污染严重,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为了发展名优鱼类的养殖,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黑脊倒刺鲃属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分布于广东、福建等江河、湖泊、水库中。黑脊倒刺鲃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又因其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易养殖、经济价值高等特点,被列为  相似文献   

11.
<正> 倒刺鲃又名锯倒刺鲃、青竹鲤、竹柏鲤,是广泛分布于珠江、闽江、沅江、钱塘江及海南岛、台湾的重要经济鱼类。广东在北江分布广泛,当地视为名贵鱼类。 倒刺鲃体长,稍侧扁,吻圆钝。眼中等大,上侧位,眼间隔宽。口前位,有须二对,上颌须向后伸过眼前缘,下颌须则伸至眼的后缘。鳞大。侧线前部弯曲较大,后部位于尾柄中央。背鳍短,后缘稍内凹,不分枝鳍条4条,第一条  相似文献   

12.
<正>黑脊倒刺鲃又名刺鲃、光倒刺鲃,为淡水中下层鱼类,喜生活于水流湍急、水质清澈、砾石较多的溪河中,秋冬季潜居深水的石洞中。食性杂,主要以水生昆虫、小型鱼、虾、螺、藻类、高等植物的种子、碎屑等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喜食人工配合料。黑  相似文献   

13.
光倒刺鲃,俗名黄坚鱼、黄娟鱼、坑娟鱼,是西江水系的主要名优经济鱼类,由于江河水域环境的变化和人为滥捕,致使江河光倒刺鲃资源越来越少。为了保护江河自然鱼类资源,研究光倒刺鲃的繁殖习性,探讨其苗种的培育技术,广西贺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昭平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广西水产实验场和广西老科协科嘉实验场共同承担自治区科技厅下达的《光倒刺鲃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经过课题组于2005年6月至7月的努力攻关,已取得阶段性的突破,至7月底共孵化出鱼苗10万尾,现已培育至3cm,成活率达60%。目前,该课题组现有光倒刺鲃亲鱼300组,计划避开高温季节,到9月份继续开展繁育工作,该项目工作的初步成功,为下一步开展较大规模的苗种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倒刺鲃,地方名青竹鱼、竹鱼,隶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由于倒刺鲃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养殖周期短,养殖效益高等特点,从而深受养殖者的欢迎。近年来逐渐兴起了江河网箱养殖倒刺鲃。  相似文献   

15.
<正> 刺鲃在分类上属鲤科鲃亚科,四须属,倒刺鲃亚属。因其背鳍起点前有一根平卧的倒刺,又称倒刺鲃。我县2002年开展了这一品种的人工养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具体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光倒刺鲃地方名光眼鱼、黄坚。它属鲃亚科、倒刺鲃属。跟倒刺鲃鱼比较,体较瘦长,内脏比重比例刺鲃小,肉质比例刺鲃细嫩鲜美,含蛋白质20.6%、脂肪0.59%。胆可入药,主治小儿惊风及火眼热症。光倒刺鲃具有生长快,抗病强,耐低氧,易养殖等优点。成鱼市价高居不下,目前国内市场批价40-60元/公斤。近年来,由于该繁殖技术尚未突破,而养殖户竞相饲养,江河捕苗逐年减少,造成鱼苗极缺,故对光倒刺鲃进行人工繁殖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光倒刺鲃是近年为人工养殖的一个新品种,属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俗称河鱼、鱼坚中等,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耐寒、易养殖等优点。但由于捕捞过度、江河污染等原因,光倒刺鲃自然资源严重衰竭,因而人工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对种质要求越来越高。现将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光倒刺鲃,地方名为坚鱼,属鲤科鱼类的鲃亚科的倒刺鲃属。体近长筒形,尾部侧扁,头宽,吻钝,体黄,腹部乳白。体侧鳞片基部大都具一黑斑,各鳍黄色,唯背鳍有黑色条带状镶边,尾鳍上下叶略灰。栖息于清水石底的激流河段,为中下层鱼类,食性较杂。其肉含蛋白质20.6%。脂肪0.59%,体厚肉肥,肉味鲜美细嫩。胆可入药,主治小儿惊风及火眼热症。目前,我区市场批价为40元/公斤左右,桂林、南宁、广州及港澳市场批价为60—70元/公斤。网箱养殖具有较高经济效益。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大鳞鲃在中国人们又称银鳕鱼,属于鲤科、鲃亚科、鲃属,原产于乌兹别克斯坦的阿姆河,是当地名贵的大型经济鱼类。2003年由中国水产科学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引进中国推广养殖。其具有食性广、生长快、适温广、耐盐碱、抗逆性强等特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由于近几年来海水对虾养殖病害严重,影响了海水池塘  相似文献   

20.
<正>光倒刺鲃在分类上属鲤亚科鱼类,本地名俗称箭筒,肉味鲜嫩,经济价值较高,具有食性杂,抗病力强,耐低溶解氧等特点,是市场上的畅销产品。为调整本地养殖品种,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