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变动过程。当前,我国转移理论落后于转移实践的问题比较突出,亟需对一些相关理论作思考,以指导转移实践。1.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决定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史表明,与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社会主要生产部门地位的依次更迭的自然进程相关的是三次产业之间的劳动力梯度转移,先是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相对于制造业中就业的劳动力趋于下降,继而是在制造业的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的普遍现象,然而大规模的转移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诸如土地利用率低、农业新技术推广受阻、农业从业劳动力不足及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本文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发展负面效应的分析,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仍以农户分散生产为主,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等形式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的空心化和乡村经济发展的萎缩。发展农村新型生产经营组织,有助于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在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失现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普遍现象,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息息相关,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变革,以及人民的切身利益,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问题。我国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有利条件,也带来新的挑战。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向城镇,从传统农业转向非农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重视和谐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机遇。本文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视角下,探讨农村劳动力构成变迁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地农牧团场加快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壮大经济实力、调整经济结构、产业发展重点与布局的步伐。农牧团场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能否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到团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本文介绍了农牧团场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现状,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陈慧 《南方农村》2004,(5):42-45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滞留是制约农业、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对劳动力转移需求的增加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的转移,我国自80年代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打工浪潮。这种流动满足了流入地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同时也为流出地增加了大量的非农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然而,农村妇女劳动力的转移却举步维艰。据农村统计年鉴显示,2002年广东省从事第一产业的  相似文献   

7.
近代苏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整体评价(1912—193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中建 《中国农史》2001,20(3):40-50
文章通过对近代苏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的分析,认为农业劳动力已较大程度地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市镇化水平也有所提高.虽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可避免地要带来种种社会经济问题,但毕竟瑕不掩瑜,近代苏南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而且也为改革开放后 "苏南模式"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晋中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有5个特点: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程度与城镇化进程基本吻合;②小城镇发展成为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吸纳器;③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转化农村劳动力创造了条件;④乡镇企业结构优化,为转化农村劳动力奠定了基础;⑤对外开放和城市经济发展,为转化农村劳动力扩展了空间。存在的问题是:①多数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差,造成转移过程中择业面窄、就业层次低;②中介服务组织不健全,造成转移大军的无序流动;③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④乡镇企业举步维艰,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弱化。要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一是要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要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创造更大就业空间;三是要健全和完善农村劳务市场和服务体系,提高其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是必然,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素质、带动农产品流通。但是也无法避免一些问题,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与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成本增加。对此,我们应该处理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清醒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就地转移是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良策 农业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城市膨胀、工业扩张、发展二、三产业,创造非农就业机会来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二是利用劳动密集取向技术发展农业,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部门内就业得以深化,同时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非农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我国国情而论,采用后者,即就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办法,不失为良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有利于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联结起来,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农业土地规模经营被看成是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比较效益的根本途径。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进展不快,主要原因是现实条件的限制。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最基本的前提是,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转移到非农产业,土地经营不再作为他们的谋生手段。在实践中,我国各地把60%~70%的农村劳动力稳定地转入非农产业,作为实行规模经营的起步条件。就我国总体来看,工业化和  相似文献   

12.
庄园经济能克服小生产、分散经营的不足,实现产业化、市场化经营;能将资金、技术、信息带入到农业发展中,在劳动力转移、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城市郊区由于具备农业用地及劳动力条件,并在资金、技术、交通、信息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非常适宜发展庄园经济。大城市郊区发展庄院经济不仅能提高郊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而且能保护郊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态支撑系统。  相似文献   

13.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逐渐的增加,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的就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目前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同时对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有利影响。本文主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城乡关系是我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维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长期偏向城市的政策,导致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流动,从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作为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纽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可避免地对城市和农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认真梳理劳动力转移对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影响机理,有针对性地分析出当前我国城乡间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经济互动发展中尚遇到的障碍因素,并根据障碍分析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技术资金缺乏以及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等,改善农村农业发展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是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经济改革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结合新疆的地理位置、语言、风俗影响以及新疆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提出了适合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以江苏省财政厅、省委办公厅牵头的省委驻滨海扶促工作队,根据滨海县经济发展的特点,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在认真组织、培训、引导和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走进城市、走向海外的同时,大力度地扶持发展现代集约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业内部就业容量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8.
土地流转难题待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在农地利用上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农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客观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仅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拓宽农村经济的发展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为实现农业结构调整、规模经营及产业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整体就业压力增大、结构就业矛盾突出的新形势下,实现农村劳动力更高质量就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科技的进步,农产品需求量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相对减少。为了追赶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加速把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移到其他产业中去,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利用率。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回顾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历程、就业特点以及现有人口状况,分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主要的"质量"问题,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农业经济背景下,虽然农村生产技术、信息化水平等有所提升,但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依然相对欠缺,同时产业化发展模式也并未形成,限制着农民收入及农村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建设,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基于此,在农业经济背景下,必须要给予农业产业化发展更高的重视,找出制约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化发展的症结和因素所在,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更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解决农民、农村及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文章以中草药为例,在分析中草药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其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几点促进中草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