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开放、共享、包容、创新是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其中,共享理念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下新经济模式的基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未来,共享经济势必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并对传统行业进行转型重构,互联网应用到农业领域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互联网+"共享经济背景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要从共享产业创新引导机制、政策激励保障、共享经济领域金融支持、农业共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等方面着手,使农村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农村闲置人口再就业以及农村闲置土地的流转,以此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国内不同地区新农村住房建设模式及其特征,存在不足及优化方向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新农村住房建设模式应以促使农村家庭居住环境的优化,闲置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稳定提高等多目标协调下的一种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住房-融资-就业”一体的农村住房模式和“分阶段置换”的城乡一体的新农村住房模式,为新农村住房建设模式提供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互联网的农村共享经济是"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激活闲置资源,解决供需匹配不平衡的新型商业模式,具有交易费用低、资源利用率高等优势,对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乡村振兴具有深远影响。文章基于共生理论与协同理论,剖析农村共享经济产生的内在机理,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其商业模式,并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从滴滴打车到共享单车,乃至共享充电宝、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共享经济作为一种发展新业态,悄无声息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共享经济是在互联网上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主要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利用分享他人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简单地说,就是"使用但不拥有,分享替代私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共享模式遍地开",共享渔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渔业发展模式,其实  相似文献   

5.
正一边是妇女老人留守农村,大量农田闲置;一边是许多务工者落户城镇,大量农房空置,造成资源浪费……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盘活农村大量闲置住宅,把沉睡的资本激活,推动农村空闲房屋开发利用,又带动城市居民下乡休闲养老、创新创业,这已经成为一道现实的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共享农房"应运而生。那么,"共享农房"的出现改变了什么?目前是否具备发展条件?该如何操作?  相似文献   

6.
正新华社报道,最近,安徽合肥开始试点探索"共享农房"模式。根据农汇网与庐阳区政府签署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庐阳区三十岗乡建设"农汇民宿(合肥庐阳)闲置农房云平台",把农村空置住宅信息推到线上,探索建立闲置农房民宿开发标准。据了解,"共享农房"的租约期往往在5年至30年,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房屋内外及  相似文献   

7.
"三农旅游"发展模式契合了农村产业整体投资少、资源开发难度小的运行特点,能够充分解决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的吸纳问题。然由于理念滞后、运营方式单一等短板的存在,"三农旅游"吸纳农村闲置劳动力的潜力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虽然农民工短缺现象在城市已经出现,农民工收入近年来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的现象仍然存在。只有充分发挥"三农旅游"对农村闲置劳动力的吸纳作用,谋求以充分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农村才能避免衰亡命运,持续保持繁荣。  相似文献   

8.
<正>城市的房子不住了可以租赁,但是农村地处偏僻,农民的房屋不住也就只能空着。以前我们从未想过自家的农房也可以向外租赁,而今好消息来了,当前有些农村已经实行了"共享村落"。家有农房的农民有望出租变现了。陕西省"共享村落"初次试水西安市高陵区发布《西安市高陵区人民政府关于第一批"共享村落"(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使用权出租)的通告》,表明高陵区同意村集体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9.
宁夏平罗 插花安置实现“多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央提出脱贫攻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宁夏全区安置移民35万人,其中,平罗县搬迁安置23718人。平罗县在移民安置中,紧抓承担多项农村改革试验任务机遇,针对农民进城定居后有固定的住所、稳定的就业和收入,已完全脱离农村,不再依赖土地而生活,愿意有偿退出承包地、闲置宅基地和房屋这一实际情况,采取收储农民闲置住房和利用闲置存量宅基地新建住房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探索农民产权自愿  相似文献   

10.
各地动态     
《农村经营管理》2020,(4):48-48
安徽选择16个县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盘活利用试点近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消息称,将启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在16个市各选一个县,探索建立闲置宅基地“三权分置”,适度放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使用权。鼓励试点单位探索建立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交易平台,规范交易流转。试点示范县将重点探索盘活利用模式,支持培育盘活利用主体,探索建立健全流转机制,促进村集体宅基地所有权收益稳步增长,探索实现工商业主投资农村创业、新业态助推农村发展、各类主体共享乡村发展成果的新型乡村经济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1.
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到城市后住房保障得不到有效解决,同时他们在农村的宅基地却大量闲置,"人地挂钩"政策的出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本文以我国天津、重庆和广州三地"人地挂钩"的改革实践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民工宅基地流转与住房保障衔接中关键要素,并在其基础上对未来的衔接模式做了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12.
<正>农村闲置房屋是一项巨大的沉睡资产。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农村"空心化"、农房"空户化"现象更加突出。农民建房"建新不拆旧"现象仍未从根本上杜绝,大量农房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如何盘活闲置农房已成为农村资源能否有效利用、农民资产能否有效变现、农村产业能否真正兴旺的重要一环,是振兴乡村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农村闲置房屋是一项巨大的沉睡资产。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农村"空心化"、农房"空户化"现象更加突出。农民建房"建新不拆旧"现象仍未从根本上杜绝,大量农房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如何盘活闲置农房已成为农村资源能否有效利用、农民资产能否有效变现、农村产业能否真正兴旺的重要一环,是振兴乡村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就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作出具体部署,明确了工作的任务和方向。农村宅基地和住宅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也是农民的重要财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转移,农村宅基地和住宅闲置浪费问题日益突出,这些"沉睡"的资源亟待盘活。自2015年起,我国启动了包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盘活利用"立规矩"。《通知》提出,农村宅基地和住宅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和重要财产,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宅基地和住宅闲置浪费问题日益突出。积极稳妥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就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的总体要求、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作出具体部署,明确了工作的任务和方向。农村宅基地和住宅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也是农民的重要财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携家带口进城就业甚至落户,农村宅基地和住宅闲置浪费问题日益突出,这些"沉睡"的资源亟待盘活。  相似文献   

17.
张丹 《山西农经》2021,(4):27-28
目前,跨境电商已经是电子商务的重要模式之一,跨境电商物流也成为电商活动的一个关键环节。共享经济出现以来,跨境电商物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要以发展的眼光将共享经济与跨境电商物流有效融合在一起。立足于共享经济角度,提出应打破传统跨境物流模式,将共享经济模式和跨境电商物流相结合;建立物流资源共享平台,促进闲置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利用海外仓资源,提高海外仓资源的利用率;完善共享经济物流信用信息体系,加强物流运营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共享经济是21世纪全新流行的一种经济模式,共享经济通过互联网的应用以及信息的交融,将闲置的资源整合到一起,然后合理分配给有需要的人,使资源充分被利用,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共享经济的出现已经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应对当今的共享经济体系,农村应在当下的经济模式当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9.
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用地管理,关系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是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无法绕过的内容,也是有效防止乱占滥用耕地的有力举措.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临沂市,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全市境内现有7159个行政村,农村居民点面积达206.61万亩,土地整治的潜力巨大.以此为基础,笔者对农村住房建设用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建议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农村住房建设用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住房用地超标准和闲置现象普遍,土地利用率低据调查,临沂市农村人口867.92万,扣除居住在城市和建制镇中的部分农村人口,实际居住在乡村的有795.45万,人均占地达到173平方米,高于国家120~150平方米的标准.另外,随着大批农民涌入城市或在村庄外围修建新房,出现了严重的"空心村"现象,造成大量土地闲置浪费,有的地方空闲宅基地占居民点面积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程度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基于全国典型村庄调研,分析不同地区农村宅基地闲置程度和成因,为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和乡村振兴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调研村庄宅基地闲置现象普遍,2018年闲置程度平均为10.7%。(2)各地村庄宅基地闲置程度差异明显。分区域看,东部村庄宅基地闲置程度最高,中部村庄最低;分城乡区位看,村庄离城市距离越远,宅基地闲置程度越高;分地形看,平原村庄宅基地闲置程度最高;分是否为贫困村庄看,村庄宅基地闲置程度随村庄贫困程度的加深而升高。(3)宅基地闲置是乡村人口结构变化与宅基地利用失衡的结果。长期外出务工、城镇有住房、"一户多宅"、宅基地损毁引起宅基地闲置的成因占比依次下降。(4)农村宅基地闲置受乡村地域内外宏微观因素综合影响,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引起的就业非农化、人口市民化是宅基地闲置的直接动因,现行城乡二元制度和宅基地管理制度是宅基地闲置的根本原因。研究结论: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需要因地制宜推动闲置宅基地整治利用、健全宅基地有偿使用和退出机制、创新城乡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