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是"中国珠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区)"、"浙江省茶叶产业强县(区)"。平水日铸茶因岭得名。日铸岭之名始于春秋战国,吴处厚《青箱杂记》:"昔欧冶子铸剑,他处不成,至此一日铸成,故名日铸岭。"而平水日铸茶,因原产于平水之日铸岭而得名。宋嘉泰会稽志载:"岭下有寺……其阳坡名油车,朝暮常有日,产茶绝奇,故谓之日铸茶"。平水日铸茶以创新著名。《浙江茶叶》一书:"而据《越言释》记载,绍兴日铸岭茶区  相似文献   

2.
<正>为期4天的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于5月21日落下了帷幕。记者走访了茶博会A、B、C、D四个场馆,来自各茶叶主产区的展商齐聚一堂,坦露心声,现场火爆,内容丰富,成为茶博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世界绿茶看浙江,浙江绿茶丽水香在浙江省丽水市场馆内,记者见到了浙江省丽水市农业局农作站站长潘建义。潘建义用浓厚的浙江话说:"2016年,丽水市茶园面积56万亩、产茶3.4万吨、一产产值34亿元,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5月22日,为期五天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浙江杭州闭幕。现场参观人流达15.1万人次,实现茶叶现场交易量99.43吨、现场交易额1.03亿元。浙江省副省长彭佳学在总结会上指出,本届茶博会以"茶和世界共享发展"为主题,在茶产业发展、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主要特点是:一是规模大。总面积7万平方米,标准展位2654个,30多个国家和地区154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记者王欢)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将于5月18-22日在浙江杭州举办。为全面部署筹备工作,1月30日下午,茶博会组委会在杭州组织召开了筹备工作会议。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出席会议并讲话。屈冬玉对筹备工作了具体部署,他指出,要充分认识茶博会的重要意义。茶博会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要求的具体行动;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  相似文献   

5.
在宋代,茶树是湖南地区栽培最广泛的经济作物,几乎所有州县都栽种了茶树,而且茶叶产量居于全国前列。当时湖南地区的茶叶品种众多,名品荟萃。在产茶地区中,湖南的茶叶收购价格与出售价格均比较高,亦可从一个侧面反映湖南茶叶品质之优良。该省所产之茶,小部分在当地消化,绝大部分转向中级集散市场榷货务,最终销往集中在以汴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周边民族地区。宋代湖南地区的茶业经济能得到较大发展,得益于湖南优良的自然条件、悠久的茶树种植历史、农业的发展与人口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记者刘月姣魏龙飞)5月18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浙江杭州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武维华出席并宣布开幕。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5月17日晚举行的"品茗千年·中国之夜"中外嘉宾品茶活动上致辞时指出,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去年在杭州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专致贺信,要求把国际茶博会打造成中国同世界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首届国际茶博会展示各国茶产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经过4天的展示交易,5月21日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据初步统计,本届茶博会实现现场交易额近6780万元,其中茶叶现场交易额4920万元、交易量25.5吨;意向交易额35.37亿元,其中茶叶意向交易额34.28亿元。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出席总结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8.
正浙江省是最早产茶的地方,800年前就有贡茶院,现在浙江省有300万亩的茶园,170多亿元的产能。浙江省茶叶出口占了全省近46%,这个份额在全中国是非常巨大的。浙江绿茶是中国十大名茶,最古老的是龙井,也是我们国家茶叶的头牌。浙江的绿茶有一个特点,在清明和谷雨以前采完,品质可以保证。浙江制定了浙江绿茶的标准、浙江龙井茶的标准。浙江茶叶组织化程度很高,比如家家户户种茶叶,实施统防统治的形式,保证生产过程达到标准,浙江茶叶生产严格按照标准实施,连续三年的市场监测都是  相似文献   

9.
正在浙江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历时4天落下帷幕。截至20日下午,初步统计实现现场交易额近6780万元,其中茶叶现场交易额4920万元、交易量25.5吨;意向交易额35.37亿元,其中茶叶意向交易额34.28亿元。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成就得到首次集中展示,论坛交流、茶艺表演、茶咖品鉴等活动精彩纷呈,搭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茶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弘扬了  相似文献   

10.
正5月18-21日,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暨中国茶业国际高峰论坛在浙江杭州成功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茶博会致贺信。他希望弘扬中国茶文化,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交流合作、互利共赢,共同推进世界茶业发展,谱写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新篇章。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并作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11.
正以茶为媒,以茶会友,用茶构建起友谊之桥、发展之桥、合作之桥,谱写世界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的新篇章,助推全球农业发展、经济繁荣、和平共享。5月18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浙江杭州拉开帷幕。7万平方米茶叶展区,2654个标准展位,首设主宾国、主宾省、主宾市、主宾县,30多个国家和国际机构的200多名外宾参加,1540家中外知名企业应邀参展,"西湖论茶"——第二届中国茶业国际高峰论坛、国际茶咖对话等重大活动14项,70余  相似文献   

12.
陶德臣 《中国农史》2007,26(1):66-76
印度是当今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一百多年前,为了打破中国茶叶对世界茶市场的垄断,牟取厚利,英国殖民当局从中国全面输入茶籽、茶苗、茶工、种制技术,大力发展印度茶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印度一跃成为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和出口地区,对世界茶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武夷岩茶大红袍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曾经造就了两条举世闻名的茶叶贸易之路,享有"茶中王者"之美誉.琪明茶叶创始人王顺明则是享誉中外的著名茶人和茶评师,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曾历任武夷山市茶厂党支部书记、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总经理、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武夷山市茶叶学会理事长、琪明茶叶研究所创始人、韩国国际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从事茶叶栽培、制作、审评近四十年,长期从事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管理和制作工作,并亲自管理、制作大红袍母树20余年.旗下"琪明茶叶"系列产品是岩茶大红袍中的珍品,是中国茶叶博物馆指定收藏的标准名茶.  相似文献   

14.
正编者按:5月18日—22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一年一度的国际茶博会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际性茶叶盛会,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具规模、最有影响力的茶叶盛会。本届国际茶博会展区总面积7万平方米,较上届增加一倍,标准展位2654个,首设主宾国、主宾省、主宾市、主宾县,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40家中外知  相似文献   

15.
西湖龙井、大佛龙井、松阳银猴、开化龙顶、安吉白茶……尽管浙江不少茶叶在省内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但是如果放在全国,真正叫得响名号的并不多。“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现在越来越成为各地茶叶树立品牌的一招棋。”日前浙江大学卡特中心胡晓云教授在浙江新昌举办的2011中国茶叶大会上表示。  相似文献   

16.
好茶的诞生需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这是金利香的王金良总经理对茶最深的感触。金利香生态茶叶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供、销为一体的企业,王金良严谨的制茶风格让金利香茗茶一跃成为饶平单丛茶业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王金良告诉记者,自1960年起,便随兄长学习制茶,并不断研究茶树栽培和茶叶制作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全县森林覆盖率80.14%,大气和地面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和一类标准,被誉为"浙中大盆景,天然氧吧城"。磐安县茶史悠久。唐代陆羽专著《茶经》、明代《浙江通志》、清代《东阳县志》、当代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等专著均有磐安名茶记载。至今,该县玉山镇马塘村仍较好保存着始建于宋代的茶叶交易市场——玉山古茶场。茶场被誉为我国茶叶发展史  相似文献   

18.
正江西浮梁茶及茶文化系统核心保护区的5个村落因为"茶香瓷韵",都成为赣皖交界处的茶瓷重镇。经济富庶,人文荟萃,形成了人杰地灵、名贤辈出的局面。江西浮梁茶及茶文化系统的开山习俗、茶叶栽培中传统的生态技术、无连片茶园的传统种植技术、茶叶种植中的病虫害防御知识等体现了人地互动与探索下对自然的敬畏和遵从,折射了朴素的天人合一理念。  相似文献   

19.
<正>景洪普洱茶是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的特产。《滇海虞衡志》中写道:"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日攸乐,二日革登"。攸乐即今天的景洪基诺山乡。只因当时普洱是茶叶的一个集散地而得名普洱茶。在景洪、西双版纳的深山密林中,生长着许多野生茶树,有的树龄已年逾千年,主干树围达3.8米,树高34米,使茶坛震惊。除野生大茶树外,还发现了树龄达800多年的栽培型"茶树王",此树主干直径达1.38米,树高仅5.5米。当地哈伲族茶农称其为"沙归八玛"。栽培型"茶  相似文献   

20.
<正>编者按5月18日-21日,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市举行。届时,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将在大会上揭晓。据悉,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是在16个茶叶主产省层层推选的27个品牌中产生,16个省的茶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7%,涵盖了六大茶类。"千年茶文化,品牌故事多。"为配合茶博会,做强茶产业、做大茶品牌,提升我国茶叶品牌影响力,本刊特推出"中国好茶,百县巡礼"系列报道,对我国茶叶主产县的茶叶品牌给予持续跟踪报道,挖掘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