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惟 《商》2014,(11):154-154
“小金库”资金很大程度上已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小金库”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党风廉政建设乃至社会公平危害极大,也是审计人员关注的重点。笔者通过参加“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结合历年财务收支、专项资金审计,对如何查处“小金库”的谈点粗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文霞 《商》2013,(8):97-97,65
"小金库"具有极大危害,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还扭曲了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削弱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影响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本文以"小金库"的形成方式为切入点,探索"小金库"审计的常用方法,提出"小金库"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复杂,会计实践中的非理性行为越来越多,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有:乱挤乱摊成本、费用,虚假发票和原始凭证,截留或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设置多套账,编造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力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特殊存在的单位,其提供会计信息真实性严重失真,对社会发展危害极大,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真实性,防止小金库的私自设立,对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构筑思想道德防线,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及外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和补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应是避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5.
"小金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是滋生浪费和腐败的温床,虽经多次治理,但至今仍未根除,本文拟从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存在原因,就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小金库"的存在,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诱发和滋生一系列腐败现象,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是妨碍经济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危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毒瘤,必须坚决清除.本文从"小金库"及其表现形式入手,探讨"小金库"存在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小金库"专项治理的组织措施及具体措施,为我国"小金库"治理工作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7.
熊林峰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8):225-226
"小金库"问题由来已久,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诱发和滋生一系列腐败现象,是妨碍经济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危害各项事业的毒瘤,必须坚决清除。通过对"小金库"立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只有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并依法治理,才能在根本上消除"小金库"现象。  相似文献   

8.
张婕 《科技转让集锦》2012,(5):214-214,216
现今,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等一些会计不良行为屡屡发生。很多单位都存在着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套取资金、隐瞒收入、虚列支出等不良会计行为。会计信息因为这些不良会计行而失去公允性和真实性,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此,分析不良会计行为产生的内因及其对策论析是我国会计界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掘"金"六法     
"小金库"顾名思义是指违反财经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会计核算的管理规定,在统一的账簿之外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资产."小金库"的设置,导致会计信息传递的失真,干扰了管理者、投资者的经济决策,破坏了正常竞争的市场生态,造成国家财政收入流失,影响了经济健康平稳运行,为害之烈,绝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立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全库"的存在对于每一个政府机关来说,不仅仅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市场经济被扰乱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家财政收入与国家资产的流失,以及政府部门形象的破坏,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严重的危害了国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文章对"小金库"屡禁不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关于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丽新 《商业科技》2014,(8):165-165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和事业单位都存在着私自设立“小金库”的现象,这不仅容易滋生腐败,而且还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国家也出振了相关的制度和力法加大了对“小金库”的治理,从资金拨付和使用等方面进行规范,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小金库”现象得到有效的治理。文章从“小金库”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对加快治理“小金库”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唐明敏 《商业科技》2009,(25):93-93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当前,全国各地正深入开展治理“小金库”工作。但由于“小金库”资金量一般较小,存放较为隐蔽,相关制度还在完善,治理难度非常大。本文从“小金库”存在的形式入手,分析了财经领域“小金库”治理应做好五个方面的内容,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3.
《工商行政管理》2009,(16):43-43
中央纪委近日印发了《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的处理依据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4.
私设"小金库"不仅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诱发了一系列腐败现象,其所产生的危害性也日趋严重。要想从源头上治理"小金库",必须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有重点地加以治理,其关键是要加大惩处力度,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资金渠道,培育有利于治理"小金库"的人文环境,从而建立起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张杰 《商业科技》2014,(9):157-157
“小金库”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标本兼治。财务部门要坚持原则,坚决制止“小金库”的设立。通过分析和查找现行制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徐旻 《商场现代化》2004,(18):56-57
2003年审计署组织力量对1280家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发现会计报表严重失真的企业占68%,有的虚赢实亏,有的虚亏实赢,有的把大量资金体外循环或私设小金库,各类违纪违规问题金额高达1000多亿元.其中反映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非常突出.那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克服信息失真呢?  相似文献   

17.
相信大家对"小金库"一词都不陌生,因为每年中央都会下达若干关于"小金库"的自查、专项整治及防范的新规定。尽管年年政府都三申五令的禁止企事业单位设立"小金库",但它仍然存在并花样翻新。我认为,要杜绝"小金库",必须深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讲清其存在的危害,探索并制订根治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小金库"是滋生腐败现象的肥沃土壤。"小金库"问题屡禁不止,其原因是:部门和个人利益驱动、监督制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律支持力度不够、惩处不力等。从源头上治理"小金库",必须要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有重点地加以治理。其关键是要加大惩处力度,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资金渠道,培育有利于治理"小金库"的人文环境,从而建立起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小金库”是滋生腐败现象的肥沃土壤。“小金库”问题屡禁不止,其原因是:部门和个人利益驱动、监督制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律支持力度不够、惩处不力等。从源头上治理“小金库”,必须要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有重点地加以治理。其关键是要加大惩处力度,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资金渠道,培育有利于治理“小金库”的人文环境,从而建立起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对清理查处“小金库”方法的探讨张坤,余焕涛“小金库”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一条很重要的渠道,也是很大一部分经济犯罪的根源,它流失了国家财政税收收人,助长了腐败现象,扰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多年来一直被作为审计和“三大检查”的重点。但“小金库”屡禁不止,且有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