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虞瑾  刘慧敏 《特区经济》2006,(11):344-346
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浙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就是制造业相对发达,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支撑,浙江成不了经济强省,也难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制造业已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机制优势,以块状经济为代表的集聚优势,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营销优势,以轻纺工业为特色的产业优势,浙江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本文对开放背景下浙江制造业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准确把握浙江制造业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总体特点,同时也有助于在新形势下对浙江制造业发展战略做出调整,从而提升浙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对深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前提。通过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试构建包括制造业创新能力、经济效益、结构优化、绿色低碳、国际竞争力、社会贡献等6个二级指标,每个指标下涵盖若干个三级指标,共22个三级指标的深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以期为后续深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外行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本文从规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能力、盈利能力、生产能力和环境保护能力六个方面构建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省装备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7个子行业的2006~2010年经济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内涵,构建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8—2009年经济数据,采用区位熵系数法、比较分析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存在市场拓展能力和利润水平偏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核心企业不够强大、产业链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辽宁装备制造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完善产业链,实施国际化和高端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葛晨冉 《科技和产业》2023,23(17):65-70
先进制造业是安徽省重点关注的产业之一,对促进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为提高安徽省先进制造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分析安徽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安徽省先进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环境竞争力、规模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6.
安静 《特区经济》2011,(6):38-40
本文从顺德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科技竞争能力、环境资源保护能力等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顺德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客观评价,提出了提升顺德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着力打造环杭州湾重化工业基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占恒 《浙江经济》2003,(13):36-37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构筑浙江产业发展新高地,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实施这一战略的一个深层问题是,如何认识和把握浙江制造业的先进性,尤其是如何根据国际经验和浙江发展阶段的变化,推动浙江经济逐渐由轻加工阶段向重化工业和高加工阶段转移,往强化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集中力量打造若干重化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全球竞争已经全面展开,显示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特征。我国是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但还不是全球制造业最强的国家。面对竞争,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总体究竟如何,需要有一个全面准确的判断。本文将我国制造业分为传统制造业与新兴制造业两部分,分别分析了这两类制造业现实的国际竞争力,认为我国的传统制造业目前是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制造业是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然而,传统制造业的竞争力正在弱化,因为其产出效率与附加价值创造存在不足。因此,如何进一步保持传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提高新兴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就成为我国制造业进一步转型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此,本文给出了新的战略思路以及可行的战略对策,这就是"抓住制造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从提高效率入手,增强制造业人力资本,确立新的比较优势基础,通过开放式自主创新实现技术突破,直接把握全球制造业的价值链高端,形成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先进制造业,实现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  相似文献   

9.
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国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尤其是我国现阶段对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设计了我国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其分为5大子能力系统,共32项指标,并最终通过因子分析进行了指标的降维,并将原有的指标体系对比,发现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原指标体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旅游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强弱是一国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基础,现有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难以全面深刻反映旅游服务贸易实际竞争力。本文构建了旅游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旅游服务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国际比较,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旅游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丁珏  朱颖 《特区经济》2009,(7):50-52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并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测度,分析了浙江省现阶段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和变化趋势,表明浙江省农产品参与国际贸易的力度不够,发展潜力巨大,并就此提出了提升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垂直专业化→层次国际竞争力"过程传导的研究视角,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VSS)、生产率(PR)、贸易竞争力(RCA)、产业利润(ACR)四者间传导关联的统计分布特征,并从"过程传导"的角度对中国制造业15个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定位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中能形成"垂直专业化→生产率→贸易竞争力→产业利润"过程传导良性循环的行业不多,产业发展驱动力过程传导中存在较为明显的递减、时滞甚至断裂效应。有效地进一步培育和提升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在于克服现有"垂直专业化→层次国际竞争力"过程中的"传导短板"。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是日本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但是近年来"日本制造"问题频出,日本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渐下降。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全要素生产率的衰退。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是衡量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有效方法,将其应用到2002~2006年日本制造业的15个主要部门中,来衡量日本制造业TFP的变化。把TFP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来探讨TFP变化的原因,并为日本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因素为视角,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能源资本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历史变动情况进行时序分析,选用显性对比优度指数辨析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态势。在此基础上,构建VAR模型检验1997-2012年期间制造业劳动生产率、能源资本、煤炭消费和电力消费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协整性,并采用广义脉冲响应、预测方差分解法对各变量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逐步提高以电力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比例可有助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但目前清洁能源对高排放能源的替代效率依然过低;能源价格的波动影响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过程中的稳定性;而劳动生产率过低是抑制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瓶颈。  相似文献   

15.
周鹏  赵玲  胡凯 《科技和产业》2011,11(9):9-11
在后危机时代,制造业应通过转型升级培育持续竞争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价值链升级。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间的相关程度明显。在此基础上,以中国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当前对支撑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贡献较大的生产性服务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批发零售业这些传统服务行业,从而进一步指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应是将来发挥支撑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作用的重点行业。  相似文献   

16.
陈春根  杨欢 《特区经济》2012,(10):248-250
本文以1996~2010年数据为样本,将FDI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量化指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协整分析。结果表明,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国际竞争力产生显著的长期和短期均衡影响;同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五大细分行业进行对比研究,发现FDI对五大细分行业的显著性影响程度不同。最后,针对实证结果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利用FDI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