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是一片绿色的净土,兴安岭松涛激荡,天池群静谥幽深,秀水湾诗情画意,雅鲁河碧水清波……  相似文献   

2.
直到今天,这里还是和“净土”、“神秘”、“原始”之类的词语形影相随。虽与县城咫尺之隔,却俨然另外一个世界。男人枪不离身,古代武士装扮,崇拜太阳,以树为神,信奉生死轮回,尊崇千年习规,四周“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茅屋深藏人不见,数声鸡吠夕阳中”,风光旖旎,恍如隔世。有人将这里称为触摸苗族原生态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黄家章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9(12):126-130,196
印光与太虚各自开创并引导了现代中国佛教的两种主流,他们彼此间曾有互动,太虚对印光的历史定位有极高的评价。他们弘扬佛法的人生志趣、佛学思想尤其是净土理念有同也有异,他们一致推崇佛教的净土信仰,相异之处在于印光发愿往生弥陀净土,太虚则是发愿往生弥勒净土,进而提出“人间佛教”、“人间净土”的现世理想目标。印光更具出世之心,重于承继传统;太虚则更具入世之情怀,其努力也有着更多的现代色彩。  相似文献   

4.
张敬全 《西部大开发》2010,(5):78-78,80
净土信仰始于印度大乘佛教时期,约在公元一世纪印度大乘佛教兴起时,贵霜王朝的犍陀罗地区就流行过净土信仰的经典。佛教传入西域后,净土思想随之传入并且在西域获得较大发展。东汉时净土信仰的经典经西域传入中原并取得空前发展。本文以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二者的兴衰为主线,分析了西域净土信仰向中原净土宗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莲池是中国净土宗八祖,其净土思想在佛法式微的晚明时代,别成一格,要义为“望乐国为家乡,仰慈尊如怙恃”的净土观,“一心念佛”的修持法,禅净双修又以净土为终极归依,着力提倡戒杀、护生与福慧双修,这些思想对其后中国佛教进程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于莲池及其思想的历史性贡献,净土宗十三祖印光从多方面给予了至高的评价。通过比较莲池与印光在弥陀净土思想、修持与著述等方面的同与异,进一步发见净土宗历史的传承与延续。  相似文献   

6.
来去墨脱     
文晞 《中国报道》2011,(5):95-95
据藏传佛教经典《甘珠尔》描述,"佛之净土白玛岗,圣地之中最殊胜。"白玛岗在哪里?答案就是西藏的墨脱。"墨脱"是藏语发音,意为"花儿"。居住在墨脱的门巴人、珞巴人也把这里称为"白隅欠布白玛  相似文献   

7.
净土信仰与净土图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林 《理论观察》2013,(11):57-58
本文主要从造像与经变的角度论述了弥陀、弥勒两种净土信仰与它们图像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首先,净土图像的兴衰与净土信仰的兴衰有着直接的联系;其次,无论是净土信仰,还是净土图像,二者最终都从佛教天国走向人间;最后,净土图像和净土信仰一样,都具有本土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杨忠歴 《中国西部》2013,(14):130-132
重庆巫溪,是一块神奇的旅游宝地。这里是没被污染的原始净土和新鲜氧吧,是旅游开发的处女地。巫溪拥有大宁河文化生态长廊、红池坝景区、阴条岭自然保护区、大宁古城、鸡心岭、朝阳石林、团城幽峡七大景区180多个景点,国家级省级风景点就达30余处。  相似文献   

9.
<正>有人说,这里恐怕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了,这里的人终日只做一件事:修行。这里是信仰的乌托邦,穿行在这片红色的海洋,感受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喇嘛和觉姆来来往往,心灵被强烈地震撼。金色的黄昏,红色的房屋,闪着光的佛塔,似乎在海拔4200米的这里,你能找到永恒。这里便是甘孜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教佛学院,无数人来此寻找灵魂深处最干净的归属。  相似文献   

10.
塔尔寺放歌     
夏连琪 《西部人》2003,(1):44-45
(一) 这是一方净土。 这是一块圣地。 朝拜的队伍涌向这里,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来自千里之外。 无数的身影扑向这里,人们几乎是用自己的身体丈量大地,虔诚地奔向他们心中的神灵。 旅行家的镜头对准这里,他们瞄准的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是青藏高原民族信仰和地域风光交织而成的神奇画卷。 这,就是被誉为“第二蓝毗尼园”的著名佛教圣地塔尔寺,是被称为“世界第二佛陀”的藏传佛教  相似文献   

11.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且拥有纯天然的环境和无污染的大气、土壤和水资源,被誉为"世界最后一片净土",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对净土健康产业的发展提出更加科学和更高标准的要求。净土健康产业作为绿色、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项目,如何更好地实现产业发展的新突破,找到符合地区发展实际的路径,更加科学、高效地引导净土健康产业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大发展,促进经济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是本文研究希望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刘岩 《中国报道》2010,(5):28-29
不期而至的7.1级地震,不仅考验着青藏高原腹地这片净土应对灾难的能力,也考验着国人对于遇难同胞的生死救援。  相似文献   

13.
在北半球的这个季节.正是艳阳高照酷暑难耐的夏日.而此刻在地球的最南端,却有一块冰雪纷飞的净土——南极。  相似文献   

14.
田明 《中国西部》2012,(30):64-71
听到这个名字,你也许十分防.奇,确实有这样一所学校,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师独自守着一方净土,默默守护了乡村一片美丽的教育田地。  相似文献   

15.
淌金流银     
正简介:小金县抚边乡大坪村龙头滩秋景。弯曲的小河像游动的金龙,蜿蜒前行,滋养着这里的生灵,让它们在这风光秀丽的净土繁衍生息。为拍摄龙头滩的"龙"形全景,我们来到草甸对面的山梁上,眼前展现出那令人神往的龙头滩全景图,银龙扶摇而出,守护着这方沃土;山泉清澈流淌,哺育着这片草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夏都——西宁,天蓝、云白、树绿、水清。多少人都认为那里是没有工业污染的净土。其实在西宁。有一个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最大型特殊钢生产企业——西宁特钢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17.
藏地寻欢     
理塘“洁白的仙鹤啊,请把双翅借给我。不飞遥远的地方,仅到理塘转一转,就飞回来。”仓央嘉措的情歌数百年来传唱在这片洁白仙鹤留恋的净土,这里就是理塘。理塘,藏语意为平坦如铜镜的草坝,因县内有广袤无垠的毛垭大草原而得名。县城海拔4014米,素有“世界高城”之称。东距四川省  相似文献   

18.
在生命的潜意识里,“净土”具有佛的理念,令人无限神往。“净土” 净得让人清心,让人悦目,让人不由自主地向往一种远古的宁静与回声。  相似文献   

19.
忠历 《中国西部》2012,(32):28-49
传说在青藏高原雪山深处的一个隐秘地方,有一个被双层雪山环抱的王国,那里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矿及纯净的空气,这个王国就是香巴拉王国。稻城亚丁这片“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就是人们一心向往的香格里拉。  相似文献   

20.
谢林 《西部大开发》2009,(10):43-45
2009年9月16日,陕西省图书馆迎来了建馆100周年纪念。100年来,几代图书馆人历经时代的风雨沧桑,坚守这片公益文化事业的净土,在保存民族文化遗产、宣传科学知识、普及文化教育、促进社会文明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开创了陕西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