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和争夺的焦点,石油资源的短缺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而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对策之一,就是促使石油企业"走出去",投资开发海外资源。文章以我国石油企业在中亚的投资为研究主题,分析石油企业在该地区投资的动因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 在国内资源短缺、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十六大提出了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目标,以便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越来越多,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的国家、地区和行业分布越来越广.截至2004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5163家,分布在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448亿美元,其中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55.3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投资净额为55亿美元,同比增长93%.我国"走出去"的企业中,有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海尔、海信等,但是失败的企业也不少.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中国对外投资是亏损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在巨大市场的推动力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我国企业正在加速他们的国际扩张,纷纷"走出去"进军海外投资。但是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企业明显放慢"走出去"进军海外投资的发展步伐。我国企业"走出去"进军海外投资过程中不仅要面临来自市场的各类风险,同时也不断遭遇各种政治风险。了解、关注、分析我国企业"走出去"进军海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的各类政治风险,并且制定正确的应对、防范对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去美国扎根     
<正>与前30年改革开放以"引进来"为主相比,"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是中国未来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中经风浪、求发展,这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客观趋势,也是实现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必要阶段。全球经济危机也把中国推到了世界的风口浪尖,中国企业开始成为国际投资舞台的主角。但是等待中国企业的不仅是机遇,更有无法预知的风险。中国企业的"走出去"还处在初级阶段,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经验不足。中国企业走出去除了客观的政治风险外,还面临战略决策、跨地域文化融合以及建立有效的国际化人才战略等盲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刺激了中国对石油、矿产等能源与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为了更好的获取资源,支持国家经济社会的平稳有序发展,中国资源类企业实施了"走出去"战略。这些年,中国资源类企业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但也有过一些并购失败的经历,我们唯有深刻认识海外并购的风险,制订相应的对策,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中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的价值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指出,当今国际竞争已不是单个生产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的较量,大型企业实力雄厚,防范风险能力强,建立跨国公司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终目标。成思危认为,绕开贸易壁垒、获取重资源、拓展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素质成为促使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四项主因素。他同时希望,中国企业能充分估计“走出去”的困难和风险,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对于如何建立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走出去"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发展的一项必然选择。本文就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意义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了相关对策。指出通过"走出去"中小企业可以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中寻求更广泛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河北省进一步加快了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浪潮的步伐,其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那么,河北省目前优势产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是怎样的呢?又面临着哪些风险?是否值得河北省企业迎难而上呢?本文首先以河北企业"走出去"的现状为引子;其次,从河北省优势产能"走出去"的规模、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优势产能"走出去"的动机与条件;最后,针对诸多不足,落脚财税对策如何为走出去的企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我国对外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已成世界潮流,对外直接投资日益成为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途径,也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部分.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国际化的程度已大幅提高.党中央在"十五"计划建议中提出:我国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拓展,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之一,这将会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走出去"战略是要由现在的商贸国际化、吸收利用外资国际化,发展到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化,也就是要参与国际资本运营,提高生产国际化的水平.笔者认为从目前条件和需要来看,实行"走出去"战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中非合作论坛和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中非贸易关系迅速发展。随着中非贸易关系的日益深化,资源丰富的非洲大陆成为中国实施直接投资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对非洲家庭农场投资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世雄 《价值工程》2014,(31):102-103
宁夏海原县取用水总量呈现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局面。水资源成为制约海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可有效的解决水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世界钾盐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和我国可溶性钾盐严重匮乏的实际,结合十几年来中资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开展境外钾盐资源开发的历程和现状,分析了中资企业境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并以境外钾盐开发实际项目为例,分别从国家层面积极引导、企业层面横向联合、企业自身内强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合理思考和建议,对于有序推进中资企业境外钾盐资源开发、尽快形成我国境外钾肥产能基地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都意识到水资源越来越成为与土地和能源同等重要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全世界不少地方水资源严重匮乏,而同时水资源的浪费又非常惊人,给人类未来的生存带来了危机。就如何解决缺水的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们根据水循环理论,提出了科技研发的设想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为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崔小东  王雅茹 《价值工程》2010,29(15):170-170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现有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对水资源的使用率低,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尤其突出。我国社会经济尚不发达,由于污水治理设施不足、运营费用高等原因,许多城市往往将大部分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排入水体,造成水环境的污染。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认为,研究污水治理技术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刘迎 《价值工程》2011,30(30):328-329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文化已成为中华文化的记忆和符号。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通过向海外弘扬推广中国茶文化,更进一步让海外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其优势,树立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强势地位,对于加强中国在世界的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Since the economic reform in the 198Os, real property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housing sector,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economic activities in mainland China. Housing development was commercialized initially for the overseas market, particularly for the Chinese emigrants, as foreign capital was much needed. Under the new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 clear legal definition is still to be established for ownership of real property, which is a crucial issue for any real propert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ritically reviews the evolving concept of property ownership and evaluates the major pieces of legislation that govern participation of foreign investors in "commodity units" housing development. A critical evaluation highlights the legal concerns that hinder foreign involvement in "commodity unit" housing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李涛 《价值工程》2007,26(10):34-36
我国目前的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不少地方的水资源极其短缺,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而且用水效率也非常低,浪费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对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力进行估算后,得出的结果是我国目前有14个地区人口超载。然后运用供求、效用和产权等理论,对目前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有色金属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矿产资源之一,在当今各国频频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趋势下,我国如何在环北部湾次区域合作背景下,与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的越南开展有色金属资源的资金合作开发,缓解国内有色金属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程强 《价值工程》2012,31(31):293-294
水资源紧缺是西吉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瓶颈之一,本文通过对未来十年水资源需用量预测分析,提出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