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浩 《企业文化》2005,(4):19-20
以前我总是对顾客说联想的PC质低价廉,没想到现在联想竟然并购了IBM的PC业务。说实话,我对联想真没什么信心。”在联想并购IBM的PC全球业务后,原IBM中国公司PC业务的一位骨干员工如是说。她同时还透露,她的部分同事已经离开了公司。  相似文献   

2.
联想于2005年成功并购IBM PC业务部,迈出了联想国际化坚实的一步。本文以战略绩效管理思想和并购理论为基础,以联想并购活动前后八年的各项经营指标为证据,对其并购IBM PC业务部进行案例再研究。借助战略绩效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构建并购战略绩效分级指标体系,分析了联想并购IBM PC业务部前后的各项指标,最后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评价了联想并购IBM PC业务部的并购绩效。研究表明,战略绩效分析优于单纯财务绩效分析,能够全面评价企业并购战略的实施效果;虽然个别指标有所下滑,但联想整体表现基本实现了当年其董事长杨元庆对五年后新联想所设定的预期目标,企业运营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李国刚 《企业文化》2012,(10):26-29
国际化团队的组织建设是联想并购整合面临的一个挑战 联想并购IBM的PC部门,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获得IBM的研发和市场营销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载体是管理者和员工。如何保持原IBM人力资源队伍的稳定,让联想有充分的时间吸收、消化各种能力并培育自己的国际化人才,是联想并购整合面临的又一挑战。  相似文献   

4.
在2004年底,联想成功并购IBM全球PC业务之后,Lenovo品牌的全球推广未对PC业务造成过多不良影响,但也未能一跃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5.
联想并购IBM的PC部门,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获得IBM的研发和市场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载体是管理者和员工。如何保持原IBM人力资源队伍的稳定。让联想有充分的时间吸收、消化各种能力并培育自己的国际化人才,是联想并购整合面临的又一挑战。  相似文献   

6.
"今天将会在公司内部网公布我们个人事业部的变更情况,现在我身边的同事都人心惶惶……她越说越激动,泪水夺眶而出……"这是2004年12月9日出版的<第一财经日报>上描述的一位IBM PC 上海员工在听到联想并购计划后伤感又无奈的心声.  相似文献   

7.
贺兰 《中国企业家》2007,(16):24-24
联想宣布收购IBM PC部门成功,但是检验一起并购的成败得失还需要有更长的经营时段8月2日,联想发布2007年第一季度财报。截至6月净利润6684万美元,相当去年同期的12.8倍,远高于此前路透社财经分析师3200万美元的平均预期。本季度销售额39.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9%。时值并购IBM PC业务两年,联想董事会主席杨元庆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宣告并购成功。  相似文献   

8.
Google一下“联想并购IBM”,居然出现了35万个相关条目。而自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并购IBM PC业务之后,关于此项并购案的前景则引来了诸多猜测。  相似文献   

9.
以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为例谈文化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梦迦 《企业导报》2010,(9):197-198
以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为案例具体分析了在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最后总结了几条建议给中国的跨国并购企业,以便企业解决在文化整合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 有人说是一种悲壮,有人说是一种战略的失误……我却不这样认为。从战略上说,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是正确的,从运营角度说,是联想  相似文献   

11.
《乡镇企业科技》2010,(17):40-42
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的“蜜月”期未过,业绩就开始步步下滑,出现巨额亏损。2009年3月,柳传志重出江湖;9月,联想的股权结构变更。柳传志再次出山,将带领联想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2.
寨克 《企业文化》2005,(3):68-70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用 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IBM PC 全球业务。在此之前,联想公司的"更换 标识"和"成为2008年中国奥运会指定 赞助商"都仅仅是限于传播层面的"国 际化",而并购IBM PC全球业务才是 联想真正迈向国际化道路的开始,它也 是联想从一个区域性品牌向世界性品牌 过渡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杨旭然  孟杰 《英才》2016,(4):22-29
时间倒回2004年,12.5亿美元并购而来的IBM PC业务,从IBM手中的亏损开始,经过整合之后利润逐年快速增长,直到现在每年为联想贡献超过7亿美元。在这期间,联想集团股价从2.5港元左右上涨至最高13港元以上。如今摩托罗拉移动业务整合步入关键期,因整合带来的前三季度暂时亏损,却在此时形成舆论漩涡,不期而至。联想PC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首破40%、达到从未有过的  相似文献   

14.
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的"蜜月"期未过,业绩就开始步步下滑,出现巨额亏损.2009年3月,柳传志重出江湖;9月,联想的股权结构变更.柳传志再次出山,将带领联想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5.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是中国经济对外输出资本的必然结果 2004年12月8日,联想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BM PC业务。为什么是联想?为什么要收购IBM PC业务?完成收购之后的联想如何完成整合重任?一时  相似文献   

16.
跨国并购要跨越文化鸿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联想宣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后,中国媒体及分析家们马上从战略的角度对此次并购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及分析。这些分析似乎都暗示着一个假设:如果企业并购在战略上是最佳的,那么并购就是成功的。而海外的舆论却有着不一样的声音。IBM的员工十分担心他们是否会被新的公司所认可并得到公正的待遇。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文章写道:中国的许多企业仍然面临许多内部问题,企业的成功往往来源于某个具有领导才能的个人,而整个公司的管理仍然十分粗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企业并购的狂潮,比如联想并购IBM全球PC业务,海信并购科龙,国美并购永乐,等等。并购不仅是企业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的重要途径,而且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又一推动力。并购协议一签即可,整合工作却纷繁复杂,  相似文献   

18.
在联想收购IBM PC部门之后,引发了整个行业的战略调整,狙击联想成为行业竞争者的首要目标2005年,IT行业大戏的主要剧目就是“围剿”联想,无论是国际巨头还是国内厂商,趁联想收购IBM PC部门整合之际,纷纷调整策略趁机扩张。2004年12月8日,联想将IBM的PC业务收入囊中,惠普时任CEO卡莉·菲奥丽娜就预言:“联想的并购不仅牵涉到惠普,更是PC厂商们都关心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乔健 《人力资源》2007,(18):10-13
两年前,联想通过并购IBM的PC业务走上了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实现了从本土企业到跨国企业的转变。这期间联想的业绩到底如何?未来是否值得期待?在国际化变革过程中,其人力资源管理遇到了哪些挑战呢?  相似文献   

20.
姜汝祥 《英才》2010,(12):47-48
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其中所经历或所得出的“知识体系”,远比目前很多企业的成功或失败重要得多,而柳传志正是对这个知识体系贡献了大智慧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