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浙彬 《中国市场》2013,(16):33-3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原先的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变得越发明显和复杂。特别是现在很热门的农民工问题。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比别人多很多的力气,却经常没有能够得到他们应该有的待遇。而且在全力消除歧视的过程中,又增加了新的歧视。这不仅使受歧视的劳动者失去机会就业,增加失业率和社会的不稳定性,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歧视问题的研究,阐述了歧视的内涵和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歧视的现状,分析了歧视对我国产生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的对策。和谐的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舒丹 《价格月刊》2009,(11):87-90
改革开放以来,进域务工的农民总量越来越多,他们进入的行业越来越宽,在为城市经济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对城市市民就业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正是因为这种替代效应的存在,地方政府才有保护本地居民就业的一些政策性措施,市民也增强了对农民工的排斥.但是,农民工从在低端劳动力市场能替代市民,逐步向在高端劳动力市场能替代市民发展,甚至最终成为市民,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会出现一些社会问题,但政府的政策不应因这些短时间、次要的问题而停滞,而应为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探讨了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无歧视买方垄断下,实行最低工资能促进就业;完全歧视买方垄断下,实行最低工资对就业没有影响。此外,关于上海市最低工资与农民工就业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有正作用。由此导出了一个重要的政策含义,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农民工就业。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劳动力需求的国家,近两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民工短缺现象,企业招工困难,其深刻的背景与农民工群体遭受的就业歧视、工资歧视与非体面劳动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劳动力需求的国家,近两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民工短缺现象,企业招工困难,其深刻的背景与农民工群体遭受的就业歧视、工资歧视与非体面劳动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6.
姜颖 《商》2013,(7):147-14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我国户籍制度下特有的"农民工"就业歧视现象严重。本文从我国法律法规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规定,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现状、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原因以及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建议四部分论述。我国反就业歧视规定较为分散及原则性,对反就业歧视救济不利。从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图表分析出农民工受到就业机会歧视、就业待遇歧视以及就业保障歧视,产生这些歧视的原因在于农民工自身的文化原因、户籍制度背景以及法律救济不利。本文提出应该从法律制度和行政执行两方面完善反农民工就业歧视,保障农民工就业权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农民工受歧视的问题却非常严重,既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农民工在城市中所遭受的歧视主要表现在就业歧视、社会保障歧视、教育歧视,根源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为解决农民工受歧视问题,应从改革户籍制度入手,加快制度创新,创建平等的就业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周薇薇 《消费导刊》2010,(4):237-237
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维护农民民工平等的就业权,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加快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政府和农民工自身两个方面提出对策,以期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我国宪法追求平等与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劳动者的公平就业权.但在近几年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歧视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就业歧视现象不仅带来社会稳定问题,侵犯公民就业权,也与法治精神相背离.究其原因有多方面,但我国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规范欠缺是重要根源之一.为了防止和消除就业歧视,贯彻<宪法>和其他法律赋予公民的劳动平等权,我国迫切需要制定<反就业歧视法>,以买现公平就业.  相似文献   

10.
自1949年建国以来,因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就业政策也不尽相同。本文回顾了我国的就业政策,联系当今社会就业中出现的歧视问题,提出目前的就业政策应以公平为原则来引导就业,以使社会公民都享有公平的就业机会,消除就业歧视,完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1.
面对农民工就业形势的恶化,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危机,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民工群体日益扩大,逐渐成为城市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农民工在流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需求,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就业服务市场,同时也给过去主要面向城市劳动者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工作带来了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农民工对象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应运而生.从技术培训的实效性、就业导向的前瞻性和职业精神的思想性等方面分析研究现实情况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调整改进措施.为解决好农民工的培训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关注城市职工和农民工两个群体工资差异的大小和来源。利用CGSS2013数据和均值分解法,文章考察了人力资本和歧视的贡献。研究发现:在实现就业以后,两个群体的工资差异主要来自于特征差异,歧视并不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主要存在于就业实现的过程中,就业歧视解释了两个群体大约一半的工资差异;教育从特征差异、回报率差异、就业概率差异三个方面为工资差异做出了贡献;工作经验在工资决定中具有逆歧视作用。我们的研究意味着,要缩小两个群体的工资差异必须从缩小前市场差别开始,并通过促进市场竞争、明确歧视的实践标准、简化反歧视的诉讼程序等措施来减少就业歧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民工潮”,近年来却悄然退去,演变成了令人震惊的“民工荒”。原因究竟何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不等于有效供给,进城民工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就业竞争能力,“民工荒”表现为“数量荒”,实际上是“质量荒”,来源于民工的“教育荒”。从一定意义上说,“民工荒”反映的又是“权利荒”。善待民工,规范用工行为,切实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 才能营造出一个留住民工的良好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南京市外来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情况调查"数据,从劳动合同的签订、就业的稳定性以及工资水平三个方面,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从农民工本身的就业主体角度来看,在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状况以及技能水平等人力资本方面具有优势的农民工,其就业的质量也较高。良好的社会资本有助于增强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但是对于劳动合同的签订以及工资水平没有显著的、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在流入地定居关乎城镇化质量和市民化水平,是促进经济内生性增长以及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动力。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综合运用Probit、有序logit以及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剖析了身份认同视角下社会歧视对进城农民工定居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歧视对农民工定居意愿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其内在逻辑是"社会歧视→身份认同→定居意愿"。进一步研究发现:教育水平、住房性质、福利保障及社会关系等因素是社会歧视产生的重要来源。提升农民工身份认同能促进其城市定居,而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社区活动建设等措施则有助于解决农民工受歧视问题,进而提升其定居意愿。  相似文献   

17.
在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中小企业员工主体的背景下,"刘易斯转折点"的来临和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性特征对中小企业以往雇佣模式带来新的挑战。如若中小企业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在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相应调整,则将会形成雇佣危机。因此中小企业需构建基于雇佣外部环境变化的动态雇佣危机管理机制,以避免雇佣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陆阳 《适用技术市场》2010,(7):109-110,113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代农民工替代了老一代的农民工,并成为了农民工的主力军。然而,城市社会新场域和农村乡土经历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他们困惑自己的身份地位。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自助活动,把它运用于农民工实践活动中,能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正确的认识自我,摆脱自我认同困境。通过以专业的社会工作视角来分析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困境,为研究新生代农民工探索出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医保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它涉及面广,政策性、专业性强,工作环节多,业务管理繁杂。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配套工程,它关系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关系到城市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我国小康社会的进步,解决好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工作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笔者就农民工参保比例较低、用人单位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劳务公司借劳务派遣避责及农民工医保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是农民工最重要的劳动权益之一。从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和合同年限等两个方面考察了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江苏省的调研数据,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仅为44.2%,劳动合同的年限普遍较短。Probit和负二项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持有技能证书、对相关劳动法律的了解程度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以及合同年限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一代农民工的合同年限明显长于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建筑业以及在民营、个体单位就业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可能性将显著下降,合同年限也显著缩短。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