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梁苗 《理论观察》2012,(4):143-144
《语言的牢笼》是詹姆逊较早的一部专著,发表于1972年。与詹姆逊1971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与形式》和80年代初出版的《政治无意识》一起,被伊格尔顿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三部曲”。在《语言的牢笼》中,詹姆逊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入手,总体分析了法国的结构主义,并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立场对其进行了辩证批评。  相似文献   

2.
格奥尔格.卢卡奇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历史和阶级意识》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新的理解,建立了物化理论、历史辩证法和意识革命理论,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中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重建的思潮一轮接着一轮,而以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肯定辩证法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中核心地位的理论尤为突出。尤其以卢卡奇为首率先奠定了传统西马重视辩证法的基调,进而引发阿多诺、萨特等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再阐释。但是无论哪种辩证法路径都暴露出一定问题,对此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重建的基本出发点,必须立足于此才能既不远离马克思本人的理论精神,又能结合时代特色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后现代著名理论家的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从西马的角度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总体的分析.该文对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理论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其批评实践对其后现代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纽带,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卢卡奇认为,物化现象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通过总体性辩证法才能消除。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探析,从而发掘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万丽丽 《魅力中国》2009,(15):114-115
詹姆逊是二战后涌现出来的美国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批评家。本文旨在通过对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与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分析,研究其对西方社会经济和文化以及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姚慧荣 《新西部(上)》2007,(10X):221-221,240
作为后现代著名理论家的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从西马的角度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总体的分析。该文对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理论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其批评实践对其后现代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人文传统的一次重新构想和重新审视,同时也是一次重新整合和改写,作为文化代码的语言层面上的话语结构和建构的活动,给世界文学建立了一个新的认识框架.1945年,后现代文学空间的诞生与文学空间叙事研究在西方起步.改革开放以后,后现代文学空间叙事方式在国内逐渐得到接受,学术界对后现代文学研究引起关注.总括国内外研究,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叙事学专著对空间问题开展了讨论,二是文学空间叙事开始了构建.  相似文献   

9.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对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发展.而现代西方思潮和后现代思潮也是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发展.这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区别.本文认为对这三者进行一定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研究的指导原则.基于我国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核心地位的坚定,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所彰显的价值并发掘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意义势在必行,从而达到对自身理论价值的自觉认识.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Ohne Zusammenfassung

Utrecht, 1 Februari 1921  相似文献   

18.
19.
20.
P. N. Muller 《De Economist》1889,38(1):411-419
De Nederl. Naaml. Vennootschappen doorMr. A. H. van Nierop enMr. E. Baak 18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