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数字图书馆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在传统图书馆向现代数字化学系图书馆的转型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也随之加剧,限制了馆员作用的发挥,探究转型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倦怠问题的表现和成因,并寻求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青年馆员越来越容易陷入\"职业倦怠\"的困境当中,严重的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也埋下了隐患。本文分析了青年馆员职业倦怠的成因、探讨了预防、减轻青年馆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及对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职业倦怠已成为图书馆行业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提出了缓解和消除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职业倦怠是近年来在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通过对职业倦怠的认知,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表现、成因,提出了干预馆员职业倦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女性群体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主力军,从女性馆员产生工作倦怠感的原因以及对他们带来的一些影响作出分析,并且找出解决职业倦怠感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设立义务馆员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培养和管理义务馆员,使其积极参与图书馆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8.
高校图书馆馆员对精神需求尤其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最强烈,对物质需求逐步增强,继续教育的愿望日益强烈、不同需求层次的差异性日益突出。根据高校图书馆馆员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可变性等特点,应引进柔性激励。高校图书馆完全有必要构建一整套激励机制,该套激励机制包括经济激励等正向激励和以威胁激励为代表的负向激励。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职业倦怠的含义,分析了导致高校图书馆员产生职业倦怠的成因,指出实行人性化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是缓解和消除职业倦怠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0.
现代高校图书馆逐步向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这些新的变化要求馆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还要加强各方面的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管理素质和服务水平,能够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1.
基于高校行政事务的繁多导致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行政管理人员一旦出现职业倦怠不仅会导致高校管理工作出现问题,也会给行政管理人员的身体产生危害。本文以对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分析为突破口,阐述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负面效应,从而引导出缓解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职业倦怠是指由职业压力引起的心身极度疲惫为标志的综合反应,护士作为与身心失衡的患者最频繁接触的群体,本文主要是探讨护士职业倦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中年期员工工作倦怠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年期员工年富力强,精明能干,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充满沮丧、困惑和倦怠。生活的压力、知识老化、工作与个人兴趣不一致以及企业对中年期员工缺乏有效的职业规划等是中年期员工职业倦怠的原因。因此,企业要从建立完善的职业规划、在公司范围转变职业道路、担任新员工的导师、提供新的培训四个方面进行中年期员工人力资本管理,重振中年期员工工作活力。 相似文献
16.
职业倦怠会对学生及教师的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护理学教师的特点,借鉴以往对教师职业倦怠概念、测量及成因的研究,总结归纳护理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护理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应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EPQ与MBI的测量收集数据,了解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状况,分析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并结合结果相关分析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做一定程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业倦怠所带带来的负面作用,严重地损害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着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进而对整个人才培养工作产生着消极影响。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寻求预防和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民营企业员工自杀事件频发,职业倦怠现象严重,让人不得不深思。职业倦怠很多情况下是企业文化和员工自身因素双重影响的结果。二十一世纪,我国民营企业在进一步发展中企业文化缺失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相关理论,从企业文化建设角度来分析如何减少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进而促进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给出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