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瀛 《中国企业家》2012,(22):89-91,88
在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顾宏地看来,私有化程序本身的复杂性和风险常常被人忽略2012年,"私有化"成了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的关键词。10月初,7天连锁酒店(NYSE:SVN)、飞鹤乳业(NYSE:ADY)、利展环境(LZEN-US)、九城关贸(NINE-US)等公司收到了管理层发起的私有化方案。10月15日,又有三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宣布了私有化要约。数据显示,从2011年8月至今,宣布从美国资本市场退市的公司有23家之多。面对中国概念公司的私有化热潮,国际知名投资银行摩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的私有化和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俄罗斯从1992年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产权改革居于体制转变的核心地位。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下中国的国有资产改革很有现实意义。 一、俄罗斯的私有化 俄罗斯的产权改革,主体为国有企业资产存量的改革。国企改革是在私有化的概念下进行的。俄罗斯的私有化是一个把国有企业资产转为私人所有、转为非国有  相似文献   

3.
《科技与企业》2006,(6):54-58
在国企的改革中很多人力图回避私有化问题,但这无异于掩耳盗铃,从国资委的声明到普通学者的呼吁,中国的国企改革始终在有关私有化的争论中前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赵树群 《中外企业家》2013,(9):84-87,101
海外上市原本是中国企业梦寐以求的发展机遇,海外上市能够为企业赢得巨大融资,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仅2010年一年,赴美上市中国企业数量达到45家。然而,海外上市企业还在享受到资本市场所带来的机遇与利益时,IPO便已开始降温。随之而来的是上市公司私有化浪潮的开始。2011年10月,陈天桥正式宣布将盛大网络私有化。盛大网络成为中国赴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中第一家私有化的主流公司。本文结合了近年来赴美上市公司私有化的现状,以及西方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动因理论分析了盛大网络私有化的主要动因,并且结合企业生命周期融资理论分析盛大网络退市的战略选择。从财务效应和战略的角度分析了盛大网络退市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5.
《上海企业家》2005,(4):56-56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认为,在国企改革这个问题上,过去20多年来,中国已经把根据主流经济学理论所能设想的可能改革方式全部试过了,只有一项还没有,“就是大规模私有化”。但“大规模私有化”显然也不能解决国企的问题。他认为,尽管国企还没有试过大规模私有化的改革,但从已经发生的事件看.国企改革已经出现私有化的现象。认为私有化就能解决国企的弊病,这显然又是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6.
新书推介     
《中国地产市场》2010,(7):77-77
上至中央领导,下至黎民百姓,每一个人都在关心房价,因为房子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更与中国经济走势密不可分。房地产市场以及中国经济是否有泡沫?如果有,这泡沫是好是坏?何时破裂?如何应对?这是当  相似文献   

7.
邓水兰 《经济界》2003,(6):46-50
合理确定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产业布局范围及规模,是一个涉及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重大理论与决策问题。但是,目前在学术界有一种悖论,认为私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更有效率,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可以改进资源的配置效率;有的人甚至认为国有企业好比一个人患了老年痴呆症,通  相似文献   

8.
围绕"国进民退"这一经济现象的重大争论,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范畴,变成了一种改革方向、道路之争.一些"专家学者",既上书党中央、全国人大、全国政协,要求两会讨论"国进民退"的问题,又在国内报刊公开发表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求把全部国有企业私有化,走彻底的私有化道路.私有化由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到破门而出,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到了一个重要的时刻.我们必须从思想、理论上把这一问题弄清楚,坚定不移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私有化救中国”论.这些年大有越刮越烈之趋势。党的十五大提出要积极探索能够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允许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国内有些人就以为中国耍搞私有化了。有人看到某些资本主义国家近些年经济发展比较稳定,他们也在卖国有企业,就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又获得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了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好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关于毒牛奶,似乎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似乎每一个人又都是无辜的。一股大力硬是把一系列相互排斥的利益群体揍到了生产毒牛奶的链条上。温家宝总理呼吁中国企业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相似文献   

11.
《中外管理》2011,(11):130-131
西方的产权制度是私有化,而丰田则制造出一个让每个人的“智慧”变成私有的制度,让智慧有价格,可以买卖,可以交易,只不过交易的不是金钱,而是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认同。  相似文献   

12.
2012年2月14日,盛大网络公司特别股东大会多数股东投票赞成,批准了CEO陈天桥拟以23亿美元收购盛大在美发行股份的提议,陈天桥成为了中国互联网业自创公司在美资本市场上私有化退市第一人。文章基于对盛大2008—2010年年度报告以及2011年前三季度报告主要财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就盛大网络私有化退市的动因及战略效果进行探讨,并得出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平安     
这次的稿子一拖再拖,因为实在不知道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应该写一些什么。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的大地震不仅震动了大半个中国,也深深地震碎了每一个国人的心。为了每一个还在呼吸的生命,13亿人的力量骤然间凝聚在一起,每一个人都在行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联邦土地法典》的出台标志着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的土地私有化改革的成果最终获得法律确认,新的土地法典是前苏联解体后新俄罗斯土地私有化改革的集大成者,对其基本原则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农地流转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之交,中国饱受屈辱。即将来临的世纪之交,中国面临腾飞。然而,人们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因为中国还不是一个强国。中国的强盛需要每一个中国企业、每一个中国人奋斗几十年。何日中国的众多名牌走向五大洲,才标志着中国的强大。  相似文献   

16.
崭新的中国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她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此而感到自豪。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整个中华大地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如今的中国已不是一百多年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中国人再也不?..  相似文献   

17.
一个能够为普通中国人接受的"公司中国",才是可持续的"公司中国"《中国企业家》杂志出版300期(22年)了,300期杂志每一期每一页都写满了"公司"("企业")的名字;作为编辑者,我们自己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现在已变成一个"公司化的中国"了。但是,中国公司化的程度到底有多深?中国人乐于接受这样一个"公司化的中国"吗?  相似文献   

18.
胡德平 《企业文化》2004,(10):57-60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产有业,每一个公民都有劳动权!发展经济的最后目的是什么?是人们的物质生 活和精神生活的升华!如果我们每夫都处于一种很紧张的状态,一个压抑的状态,一个有许多负担的状态, 这不是一个完全解放的人,这个社会也不是一个文明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2007年3月5日,TOM集团宣布对旗下号称中国"第五门户"的互联网公司——TOM在线,以每股1.52港元的价格对其私有化。私有化后,TOM集团将  相似文献   

20.
通过解读保罗·威尔曼等人的<私有化行业中的监管制度与公司行为>这篇文章,希望通过借鉴英国监管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经验,从立法、监管制度、产权等方面提出对中国公用事业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