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7 毫秒
1.
赵明辉 《沿海经贸》2001,(10):36-37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但人类对工业品的不文明使用又在危害着人类自身的健康。如人们每日必需的水果、蔬菜,其残留的农药越来越多,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激素,在食品中加入有害添加剂,用于促成水果蔬菜快长、早熟的的催熟剂、增色素等更是屡见不鲜。除了吃,住和行也让人们吃到了苦头。由于房屋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头痛恶心、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皮炎等室内综合症正危及着我们;由于汽车尾气污染、煤烟污染以及由弱而强的沙尘暴等,使室外空气质量下降,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有些城市的日常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100微克/立方米,超过国际卫生组织规定标准的5倍。  相似文献   

2.
刘文 《沿海经贸》2001,(9):44-45
绿色消费,对于跨入新世纪的中国来说,是及时而必要的。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证,因而消费者更加注重自身和后代的生存环境,绿色消费应运而生。当前条件下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谢淑贤 《海峡经贸》2001,(12):10-11
为提高食品卫生质量,确保消费者身体健康,实现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国家经贸委、财政部、铁道部等八部门决定继续推进“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12月18日,八个部门联合在福州召开的全国“三绿工程”试点工作会议,确定了大连、青岛、广州、和合肥四个城市和福州市亚峰蔬菜批发市场、江苏省食品总公司等37家企业确定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并授予了三绿工程综合试点城市、绿色批发市场试点、绿色零售市场试点、绿色生产线试点、绿色通道试点单位称号。会议指出,近期将以抓好肉、菜商品卫生质量为重点,逐步扩大到所有食品,力争在“十五”期间开通十条绿色通道,建设百家绿色批发市场,形成千家绿色零售门店,创出万种绿色品牌。  相似文献   

4.
中国绿色消费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对绿色产品越来越感兴趣,热衷于绿色消费。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这种消费观念开始实施绿色生产策略。一改过去那种只图眼前利益不顾社会效益的做法。走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开拓绿色市场。这已成为21世纪企业绿色生产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高云龙 《商业研究》1998,(10):28-29
如果我国企业能够把握绿色消费浪潮,开发出符合潮流的“绿色商品”,定能在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树立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环保规制与企业绿色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绿色消费浪潮的冲击,以及国际各有有关组织、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所规定和设置的种种环保法规与绿色贸易壁垒,企业必须实施绿色经营,采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才能在竞争剧烈的绿色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进而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朱振中 《商业研究》2000,(1):130-131
ISO14000A世界各国产生的影响非常大,一股绿色潮流在全球涌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这一管理标准。目前环境外交和环境贸易已经在世界上形成,某些国家表示,如果没有ISO14000的认证,产品不要销往他们国家。对于中国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如果不及时实施ISO14000,将在今后贸易方面遇到很大障碍。因此,企业应正确认识ISO14000,抓住“绿色”商机,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崭新的广阔空间,及早制定对策,为企业的美好未来和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建立绿色会计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绿色营销、绿色管理成为企业新的经营方式,与之相适应的企业会计核算、会计理论体系应实行绿色会计。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每年的水土流失,农田严重沙化、森林面积大量减少、河流污染等现象已极其严重,在我国建立绿色会计是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市场营销新走向─—绿色营销张学武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纷纷致力于经济建设,获得了国民经济的腾飞。但与此同时,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诸如空气污染,酸雨现象,河流海洋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一系列现象。为此,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0.
西方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生活质量和消费层次的不断提高,以及人类对减少环境污染的日益增长的强烈要求,使绿色产业蕴藏着无限商机,一场绿色产业革命浪潮从二十世纪80年代起席卷全球,而且它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发达国家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 1994年6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市举行的首次环保工业和贸易展览会上,有世界各国400多家公司的环保产品成交额达到近3000万美元。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绿色产业的市场已超过3560亿美元,而到本世纪末有可能达到6000亿美元。其中绿色环保工业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11.
实现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绿色市场,培育和发展绿色市场的核心则是建立和形成绿色价格体系;而培育和发展绿色市场的实质即是培育和发展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进而推动和扩大绿色供给与绿色需求。  相似文献   

12.
绿色经济: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孟子敏 《商业研究》2002,(10):69-71
21世纪是:绿色世纪”,“绿色经济”将成为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研究绿色经济的定义、内容,分析绿色经济提出的动因和机制,说明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然后在分析制约绿色经济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绿色消费:未来消费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飞燕 《消费经济》2001,17(4):14-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国际环保浪潮的高涨,以购买使用“环境标志”产品为特征的“绿色消费”越来越成为世界总体消费的大趋势,无论是家用电器,还是食品及日用口 ,只要使用了绿色环保标志,不仅意味着产品的质量有保障,而且还能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安全,上方是太阳,下方是叶片,中心为蓓蕾,组成一个正圆形,这就是绿色产品的标志,实施环境标志,意味着对一种产品进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环保控制,从而使产品从原料生产到回收利用全过程对环境影响最小,有专家预言,未来的消费必将是完全绿色的消费。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国际上对绿色建筑比较认可的定义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同时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负面影响环境。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的室内、室外及资源环境的论述,提出了解决绿色建筑建设效率的途径,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绿色消费及绿色价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人类为自己取得巨大成就尤其是经济与科技等方面的进步而欢咱时,自然界以其独特的方式将人类从寂静的春天中惊醒,自从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与人民的共识,并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手段上,清洁生产与绿色产品的开发与营销无疑是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绿色产品是全生命周期角度(LCA)来考察的,即从产品的原材料与所需能源的采集,加工,制造,使用消费,回收利用以及废物处理全部“生命周期”来分析其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因此,绿色产品必然是经由清洁生产或亲环境性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并且,在对产品亲环境考察中并不是仅仅从狭义的产品生命周期,即产品本身的开发,生产,使用与回收利用的角度来考察问题,而是从其相对于生态系统的全生命周期,从这个产品的各部分最初的从重态圈中来,经过众多交易与加工环节,最后生产出最终消费品,使用后再重新回到生态圈的全部“生命周期”来进行考察,由于大部分工业品都是为生产最终消费品服务,只是一个间环节,所以只用考察最终消费品对环境的全程影响(LCA)就可以得到社会生产对环境的部体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冬青  宁宣熙 《市场周刊》2004,(3):104-104,103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外界对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顺应这种潮流,绿色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正悄然而生。绿色管理的内容,主要从树立绿色观念出发,在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绿色营销及企业文化过程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绿色物流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福林 《商业时代》2003,(245):33-34
构建绿色物流,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基本途径为:选择绿色供应商、开展绿色运输、推行绿色包装、实施绿色加工、加强对废弃物流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增长走的是一条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之路,前车之鉴,引以为戒。我国欲从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迅速赶超发达国家,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之路。可是,当前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没有摆正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从而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19.
绿色产业与绿色消费的微观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绿色营销特有的任务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从绿色营销的角度出发,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我国企业在环保时代通过实施绿色营销举措打开国际市场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通过实证分析和措鉴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我国已具备了实施绿色营销的条件,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及国际环境的复杂性,企业的绿色营销只有在政府的引导下才能有效地进行。为此,企业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建立起“一种指导观念,一种管理体系,一种经营方式,一种引导途径”的“OMWR”经营管理模式,从而突破绿色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