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采用2009-2012年上证综合指数和中信标普全债指数的日交易数据,基于VAR(5)-MGARCH(1,1)-BEKK模型和DCC-MGARCH(1,1)模型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间溢出效应和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之间,只存在股票市场向债券市场的单向价格溢出效应,两个市场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间的相关性呈现出动态时变特征,总体而言具有正相关性,但是在不同的阶段两个市场间的动态相关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建立ARCH族模型对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收益率波动进行了处理,并用条件方差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用来衡量波动的溢出效应,最后我们发现以上证指数和企债指数衡量的收益率波动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即存在着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4.
评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进程中的风险溢出效应,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本文基于Copula理论研究了2002~2009年间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其状态转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联动效应总体不显著;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统一步伐的加快,投资者可以通过跨市场套利交易来优化资源配置,使得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之间表现为"跷跷板"效应;相对分割的债券市场避免了极端条件下系统性风险的相互传染,使得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尾部相关性独立,客观上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5.
股市和债市波动溢出效应是金融市场波动的基本特征,研究其机理能够更清晰认识两个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和交互波动关系。针对目前研究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本文从资金、价格及风险等角度研究股市与债市的关联性,分析两个市场存在波动溢出的理论基础;用行为金融学解释波动溢出的产生机理;最后,阐明波动溢出效应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它是引导社会资金在资本市场中实现二次配置、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已有的文献多是通过脉冲响应来刻画溢出效应,该方法得到的溢出效应不具有连续性,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缺陷.而本文则是通过构建溢出指数的方法来衡量我国股市行业间的收益与波动的溢出效应,它能够从溢出指数走势特征中提取股市对信息的反应,可以辅助投资者预判市场走势,做好资产配置准备.研究发现我国股市行业间的收益与波动溢出指数的突变特征明显,收益溢出指数的突变点多是局部高点,而波动溢出指数的突变点多是局部低点.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股市和债市的相对分割,使得对其波动溢出关系的探讨对研究市场间资源配置、信息流动等有更深远的意义.在构建股市和债市DVA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Wald和LR检验发现,两市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但整体溢出影响较低.通过VECM模型分析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与股市之间的内在渡动关系,发现交易所市场较银行间市场对股市波动影响更大,而银行间市场受交易所市场波动更剧烈.总的来看,我国目前金融资源在两市配置效率较低,资本和投资主体未形成有效连动体系,市场风险难以释放分散,因此需构筑市场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多元BEKK-GARCH模型,立足于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股票市场现状,利用“汇改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与上证综指的日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汇市与股市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并对宏观政策的制定与投资者对风险的规避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变结构Copula模型对我国股、汇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利用二元正态Copula函数的时变相关系数得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与沪深300指数间相关关系的变结构点,再利用混合Copula模型分段检验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汇改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与沪深300指数间存在着长期而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在次贷危机发生期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与沪深300指数间相关关系的变结构点增多,尾部相关性增强,两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显著增强。因此,应加强对波动溢出传导中介的管理,减轻波动溢出效应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于动态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来说,测定波动溢出效应是非常重要的。已有的研究是建立在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波动是线性相关的,而线性相关并不能描述金融市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借用Copula技术来描述股票市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SV模型来刻画股票市场数据的边缘分布,并引入波动变结构论分析判断波动溢出,实证分析验证了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高扬  李春雨 《金融论坛》2021,26(1):59-69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方法,研究中国绿色债券市场与传统固定收益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等多种类型的金融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绿色债券市场与包括国债、高收益企业债券以及公司债券市场在内的传统固定收益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最为显著,与股市和外汇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微弱;绿色债券市场的对外溢出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美股票市场和国际原油市场的数据为样本,用VAR模型和二元GARCH模型研究了中美股市价格和国际石油价格的收益率及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价格和国际石油价格之间,既不存在任何方向的收益率溢出效应,也不存在任何方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而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率对于美国股市收益率确有负向先导作用,并且两者之间具有双向的波动溢出。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环节,2009年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要微调传导渠道。对其属性的正确判断,直接影响到货币当局选择政策工具的准确性和分析政策效果的可靠性。理论分析表明,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资本市场属性并且不断加强,是金融体系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而进行金融功能自我强化的必然结果;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属性正处于一个在保持原有货币市场属性的基础上,资本市场属性不断加强的阶段。银行间债券市场资本市场属性的增强容易造成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可能会削弱原有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效力,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将为今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understand the spillover and cojump effects between the U.S. and Chinese stock markets. The paper finds that since July 2005, the U.S. stock market has caused short-run spillover effects on returns o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More specifically, price chan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n be used to predict both closing-to-opening and closing-to-closing returns o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on the next day.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volatility spillover between the two markets. Both markets have shown stronger cojump behavior since the subprime crisis. The retur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wo stock markets are robust.  相似文献   

15.
Volatility spillovers among the stock markets of Bahrain, Kuwait, and Saudi Arabia a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concept of stochastic volatility and structural time-series modeling. The results reveal volatility spillovers, in which the Kuwait market plays the major role. It is also found that volatility in one market cannot be explained fully in terms of volatility in the other two markets, but that, out of the three markets, the Kuwait market seems to be the most influential. Some explana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why this is the case.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美国债券市场作为我国债券市场的参照,通过对美国债券市场以及国内其他类型债券市场的相关制度和规定的总结、思考,认为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应该由证监会统一监管,采取核准制发行并逐步向注册制发行过渡,在面向机构投资者的银行间场外交易市场交易;应该充分发挥自律组织对监管的补充作用,鼓励私募发行以发挥其对公开发行的补充作用,完善做市商制度以引导其对场外交易市场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ime-series behavior of stock returns for seven Asian stock markets. In most cases, higher average returns appear to b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level of volatility. Tes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ock returns and unexpected volatility, the evidence shows that four out of seven Asian stock markets have significant results. Further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ock returns and time-varying volatility by using Threshold Autoregressive GARCH(1,1)-in-mean specific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null hypothesis of no asymmetric effect on the conditional volatility is rejected for the daily data. However, the null cannot be rejected for the monthly data.  相似文献   

18.
新券效应与国债品种特征、投资者行为和市场微观结构均有密切关系。上交所和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新券效应不仅存在共同点,也存在明显差异。在交易额占比最大的基准国债品种上,两个市场均表现出显著的新券效应。但由于投资者行为存在差异,上交所国债市场的新券效应更倾向于中长期国债品种,而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新券效应更倾向于短期国债品种。而且,上交所国债市场的指令驱动交易方式便于连续交易和信息披露,方便考察新券效应,而银行间国债市场仅能在较短时间内考察新券效应。在上交所国债市场上,中长期国债与国债回购的利差更大,有利于现券回购套利投资,中长期新券吸引套利投资者积极参与,也促进了新券效应。  相似文献   

19.
苏罡 《金融论坛》2007,(6):9-12
新券效应与国债品种特征、投资者行为和市场微观结构均有密切关系.上交所和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新券效应不仅存在共同点,也存在明显差异.在交易额占比最大的基准国债品种上,两个市场均表现出显著的新券效应.但由于投资者行为存在差异,上交所国债市场的新券效应更倾向于中长期国债品种,而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新券效应更倾向于短期国债品种.而且,上交所国债市场的指令驱动交易方式便于连续交易和信息披露,方便考察新券效应,而银行间国债市场仅能在较短时间内考察新券效应.在上交所国债市场上,中长期国债与国债回购的利差更大,有利于现券回购套利投资,中长期新券吸引套利投资者积极参与,也促进了新券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