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伟 《秘书》2013,(6):3-6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同年6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与此相配套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新《格式》")。新《条例》和新《格式》均于2012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分别运行了16年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和12年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2.
栾照钧 《秘书》2013,(7):13-16
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新《格式》"),均未提及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如何使用的问题。这为我们贯彻新《条例》和新《格式》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公文标题是否还应当讲求标点符号使用上的规范。  相似文献   

3.
栾照钧 《秘书》2012,(9):30-33
2012年7月1日起,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配套实施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格式》)成为党政机关公文规范化的重要依据。新《格式》对原规定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除装订、用纸等方面规定的变化外,主要修订之处可见下表。表中的"1996年《条例》"  相似文献   

4.
张松祥 《秘书》2013,(10):6-8
建国至今,我国有关公文格式的国家标准共有三个版本:1988年9月公布的《国家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88,以下简称“1988版”)是第一个版本,1999年该版本经修订被易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1999版”),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统一之后,该国家标准又在1999版基础上得到修订,被定名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以下简称“2012版”)。  相似文献   

5.
郎益伦 《秘书》2012,(8):36-39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并于2012年7月1日起施行,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停止执行。这是规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一个新的指导性文件,对实现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与原办法比照,新条例在宏观指导和具体要求上有一定的改进和变化。以下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浅陋之见。  相似文献   

6.
王永鉴 《秘书》2013,(12):28-2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4月16日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自同年7月1日起施行,中共中央办公厅于1996年5月3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新条例总的精神是党政机关公文一体化,这给党政机关日常的公文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受到了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7.
栾照钧 《秘书》2013,(5):9-13
在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格式》)的学习贯彻过程中,笔者曾先后撰写数篇文章,对新《条例》和新《格式》作出积极评价,也曾针对新《条例》存在的缺憾瑕疵进行了专题研讨(见《秘书》2013年第4期)。笔者以为,新《格式》与新《条例》一样,具有以往同类  相似文献   

8.
公文采用特定的格式,目的是规范公文处理工作,解决公文体例不统一、格式不一致、衔接不顺畅等问题,从而保证公文质量,提高公文办理效率,确保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得以顺利贯彻执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  相似文献   

9.
《秘书》2012,(6):34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已于2012年4月1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中办发〔2012〕14号文)。新《条例》将党政两大系统的公文处理法  相似文献   

10.
崔成前 《秘书》2012,(10):25-28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12年7月1日正式施行,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党务文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行政文办法》)同时废止。《条例》的发布施行,第一次实现了党政机关公文的一体  相似文献   

11.
苏武荣 《秘书》2013,(9):13-15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配套实施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格式》")的出台,首次实现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规范的统一,解决了实践过程中有过争议但认识趋同的一些问题,不过仍有一些问题尚未明确规定。关于标题中的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12.
马国金 《秘书》2012,(9):34-35
根据中办、国办联合下发的"中办发〔2012〕14号"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长期以来党的机关执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原条例"),行政机关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的局面,终于合而为一了。两套  相似文献   

13.
《秘书》2013,(8):48
栾照钧先生最新力作《公文写作与评改禁忌大全》于2012年12月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全书695页,约64.4万字,定价45.00元。该书内容新颖丰富,通篇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为依据,在讲解公文写作规范的基础上,侧重阐述公文写作、公文评改与公文研究中的各种禁忌,以千余禁忌贯穿全书,既有对公文中常见错  相似文献   

14.
《秘书》2013,(4):48
栾照钧先生最新力作《公文写作与评改禁忌大全》于2012年12月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全书695页,约64.4万字,定价45.00元。该书内容新颖丰富,通篇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为依据,在讲解公文写作规范的基础上,侧重阐述公文写作、公文评改与公文研究中的各种禁忌,以千余禁忌贯穿全书,既有对公文中常见错  相似文献   

15.
曹琳琳  张林华 《秘书》2012,(9):36-37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并于2012年7月1日起施行。同时,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原《条例》)和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停止执  相似文献   

16.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2年4月16日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并于7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当代公文法规建设进程中一次重大变革,是我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于进一步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新旧机关公文格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隽永 《秘书》2013,(1):36-38
公文处理是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公文处理规章制度是公文处理工作的依据,是文秘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的业务知识。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以下简称"新《条例》"),取代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办发〔1996〕14号,以下简称"旧《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以下简称"《办法》")。新《条例》自  相似文献   

18.
《秘书》2012,(7):30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已于2012年4月1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中办发〔2012〕14号文)。新《条例》将党政两大系统的公文处理法规合二为一,是我国当代公文法规建设进程中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对于进一步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统一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规范公文运转程序,提高公文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配合新《条例》的宣传、贯彻与实施,进一步提高广大秘书工作者的公文处理水平,促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王泽坤  韩迎春 《秘书》2014,(2):36-36
公文标题用不用或能不能用标点符号,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都没有涉及这一问题。公文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的规定见于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20.
《秘书》2013,(5):48
栾照钧先生最新力作《公文写作与评改禁忌大全》于2012年12月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全书695页,约64.4万字,定价45.00元。该书内容新颖丰富,通篇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为依据,在讲解公文写作规范的基础上,侧重阐述公文写作、公文评改与公文研究中的各种禁忌,以千余禁忌贯穿全书,既有对公文中常见错讹和具体操作中技术性问题的点拨,又有对公文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