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外贸易是联系内外经济系统的重要纽带之一,工业化则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开放经济则将二者自然、必然的联系起来。地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广东与浙江无论经济总量、外贸进出口及工业化发展水平都处于全国各省市的前列,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从相关战略的实施,外贸规模、结构、贸易形式与外贸经营主体及至工业化水平,均反映出粤浙两省外贸与工业化存在的诸多差异。对这些差异系统深入的分析,必将有助于对外贸与工业化关系的深入理解,对于两省经济及我国其他区域经济发展也会有所裨益。粤浙贸易—工业化战略执行情…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与工业化作为后起发展国家面临的一项双重发展任务,也是我国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韩国、印度等国家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与工业化作为后起发展国家面临的一项双重发展任务,也是我国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韩国﹑印度等国家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明光 《经济师》2012,(4):219-220,264
新型工业化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强县的有效举措。通过对当前霍邱县工业发展状况分析,对实施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探讨,增强广大干群特别在推进工业化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为霍邱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打造工业强县、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科学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最终实现工业现代化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也是惠安县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走上工业化道路。本文根据惠安县经济发展的状况,分析判断惠安县工业化目前所处发展阶段,对照新型工业化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几个主要问题,抛砖引玉,以供各级、各部门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型工业化:选择、机遇、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艳 《当代财经》2003,(12):81-82,94
党中央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经济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知识经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平台、条件和机遇: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积极运用网络技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快新兴电子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王孝清 《经济师》2007,(1):256-256
文章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几个基本环节分析了浙江省平阳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实施改革开放带动战略,推动品牌营销战略等方面提出了平阳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流选择,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根据中国具体国情提出的战略选择。这两者相得益彰,充分发挥两者的融合与良性互动作用,可以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继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只有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战胜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又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指导意义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何玉萍  王震 《经济论坛》2005,(20):25-26
经济结构调整是“十五”期间的发展主线,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是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河北省工业经济实现跨跃式发展,加快全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力量,对主导产业发展采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战略和经济全球化战略,同时重视对后续主导产业的培育,可以不断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快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11.
论经济全球化下贸易摩擦的新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也频繁发生 ,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定时期的世界经济发展形势、贸易理论的发展变化、经济的结构性障碍和制度差异、国际产业结构的升级转移、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以及政治因素等 ,是导致国家间贸易摩擦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视角,选取1962-2013年中美出口贸易数据,从微观产品特征视角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产品特征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产品特征在产业升级与发展过程中发挥双重作用机制,即产业升级与发展不仅取决于现有产品积累的要素禀赋,还受到产品本身技术复杂性的影响。在产业升级与发展过程中,中国主要依赖产品密度(DEN),即依赖于既有产品积累的要素禀赋实现渐进式发展,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而美国在产业升级与发展过程中,产品密度(DEN)与产品技术复杂性(PCI)同时发挥了积极的双重作用并促进新竞争优势形成。进一步研究表明,密度(DEN)和产品复杂度指数(PCI)在不同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通过对比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发现,随着生产要素禀赋积累以及产品技术复杂性提高,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增强,抑制作用减弱,但是引领作用不足。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 between countries’ pattern of trade specialization and long-term economic growth. It shows that countries specializing in the export of natural resource based products only fail to grow if they do not succeed in diversifying their economies and export structure. This conclusion follows from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that has three innovative features. First, it uses a dynamic panel data analysis. Secondly, it employs disaggregated trade data sets to elaborate different measures of trade specialization that distinguish between unprocessed and manufactured natural resource products and are informative about the countries’ trade diversification experience, their link to world demand trends and involvement in intra-industry trade. The final innovative aspect of the paper relates to our empirical findings: it is only specialization in unprocessed natural resource products that slows down economic growth, as it impedes the emergence of more dynamic patterns of trade specialization.  相似文献   

14.
董怡 《经济与管理》2007,21(2):93-96
进口贸易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尚未引起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最显著的传导机制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目前中国需要调整贸易战略、重视进口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优化进口贸易结构,在适度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以新兴产业催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兴产业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具有十分明显的催化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传导的背景下,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新兴产业发展催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努力扩大内需,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当前化"危"为"机"的重要抓手.为此,我们要建立与完善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系列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共同推动下,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不断变化,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良机.认识并把握这个机遇,理清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外贸商品结构间的关系,在努力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的同时,优化我国外贸商品结构,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投入产出模型,首先测算了2002年、2007年及2012年陕西省工业品隐含碳排放量情况。结果发现,3个年份陕西省隐含碳排放量不断增加且呈现出较高的行业集中度,排名前5位的部门由高到低分别为石油化工业、煤石油开采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制品业及计算机设备制造业。随后,分析了2002年、2007年及2012年陕西省工业品隐含碳排放失衡度。结果表明,在国际贸易方面,上述3个年份陕西省均为隐含碳排放净出口方,说明陕西省为其它国家承担了能源环境负荷;在国内贸易方面,陕西省2002年和2007年为隐含碳排放的净调入方,而2012年变为净调出方,这主要是因为陕西省调出产品增幅较大造成的;在总贸易方面,陕西省隐含碳流动方向与国内贸易相同,这是由于陕西内贸规模远远大于其外贸规模。目前来看,较大的隐含碳流出虽然有利于陕西省经济增长,但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却不容忽视。因此,陕西省需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贸易结构低碳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tends the Das (2005) model to set up an equilibrium growth model with heterogeneous labor to analyse the growth effects after trade openness. We prove that if the terms of trade large enough before opening trade, then it is more likely that opening trade would accelerate economic growth for a small open country, vice versa.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situation that the trade of manufactured goods takes the main posi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this paper identifies Shandong industrial pollutant discharge by three indices,which are industrial effluent discharge,industrial SO2 emission,and solid waste disposal.Furthermore,it conduct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trade terms of pollution content transfer on nine identified industrial sectors.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increase in industrial effluent discharge,industrial SO2 emission,and solid waste disposal has paralleled the growth of the GDP in Shandong.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brings obvious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Compared with that in 1998,the increase in the pollution content of exports in 2007 indicated that more environmental costs were generated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andong.There is a need for optimization of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in Shandong,especially the need for increasing import of the pollution intensive products and decreasing the export of the pollution intensive products.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ufactured goods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will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adjustment of foreign trade and environmental policies.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尼泊尔贸易现状、影响及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尼泊尔的双边贸易由于规模较少,所占份额较小而很少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相关文献也很少涉及;但实际上,中尼贸易对于中国西藏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作为贸易中介和转口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此背景下,文章解析了近年来中尼贸易的规模、增长速度以及贸易结构的情况,以定量分析方法得出了中尼贸易对于西藏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度,最后提出了发展中尼贸易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