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俊 《中国经贸》2014,(2):189-189
农村经济是我国在发展和改革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整体经济。农村信用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我国三农政策的彻底贯彻,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农信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战略部署,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当商业银行成为农村资金流出主渠道后,农村资金极为贫乏,发展极为缓慢,履步艰难。“三农”是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立社之本、生存之基、发展之源,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负有发展“三农”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农村金融服务的神圣职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信社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农信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要发挥金融主力军的作用。1、既要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客户,又要加强宣传,让农民了解信贷政策。近年,农信社…  相似文献   

3.
张帆 《辽宁经济》2020,(4):24-25
农业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基石。农村经济与农民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最直接的关系,农民在农村发生的经济关系的集合构成了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农民办起了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处于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几十年来,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村经济在发展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供销社的立法与改革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也是党和政府加强与农民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供销社的兴衰关系到社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大局。供销社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伴随着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联社如何进一步抓好管理工作,推动和促进革命老区农村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发展呢?笔者认为,农信社必须以发展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以增效为中心,以强化管理、防范风险为重点,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具体来说,农信社应当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立足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再上台阶,农村信用联社必须继续坚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大力支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发展,在实现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经济现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云南省农村金融体制的制约,导致农信社和小额信贷的融合出现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小额信贷具体实施的效果,从而对农信社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因此,本文基于农信社、小额信贷机制、农户三个角度来全面探讨影响其发展的不利因素,试图寻求促使农信社小额信贷合理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分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大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在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发挥着桥梁与纽带作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非常活跃的因素,对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解决了长期以来农产品短缺的问题,广大农牧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又面临着农业丰收带来的大部分农产品出现阶段性过剩,粮食、棉花库存增加,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收缓慢等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靠通过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是主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是主力军,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结构调整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协调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深化改革,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浙江省农信社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检验,并且长期稳定的存在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说明农信社的金融相关率提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农信社贷款比重的增加同样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相应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浙江省农信社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检验,并且长期稳定的存在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说明农信社的金融相关率提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农信社贷款比重的增加同样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相应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供销合作社作为中国农村特有的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城乡物资交流、信息传递的重要枢纽,它的特殊性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面对异军突起的各种经济组织,它的特殊性正在慢慢丧失,生命正在一天天萎缩。供销社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却越来越远离农民,远离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领域,除农资供应外,基本上不能满足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需求。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已经成为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主力军。而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的供销社却一直沿袭着国营商业企业…  相似文献   

12.
困境一: 农信社定位服务“三农”的政策性业务与农信社经营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矛盾。其一、农信社的服务宗旨为服务“三农”,要求扎根农村、扎根农业,对农业贷款优先、利率优惠,且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生产贷款的需要。要求农业生产贷款要占贷款总额的50%,新增贷款占增量的70%。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都还属于弱质传统农业,粮棉价格一跌再跌,农民即使增产也不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仍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三年一大灾、一年一小灾,农业和农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效益低、周期长、风险大。其二、若农民增收,农…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民转移就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着互动性关系,加强县域经济发展应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山东省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一个时期,县域经济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县域经济与农民转移就业的良性互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仍需重点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贷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农信社作为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支农贷款投放的增加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解决农村信用社的惜贷问题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  相似文献   

15.
日本农协金融作为合作金融的典型代表,是比较成功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文章简要地介绍了战后恢复时期日本农协金融的发展概况,介绍了日本政府为解决农民资金短缺而采取的支持和辅助农协金融发展的措施。日本农协金融对我国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启示意义是:一是要加强农村金融立法,尽快出台《合作金融法》;二是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建议通过立法将农信社定位为国家扶植农业的工具;三是祛除农信社的官办色彩,把农信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农民才是农信社的“主人”,农信社是为农民服务的“仆人”。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加强金融调控力度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是部分商业金融机构吝于向“高风险“的农村地区投放贷款,另一方面是农资价格上涨,农业经济贷款需求大幅增加,农业贷款压力骤然变大。双重压力之下,面对农民春耕的吉林临江市委市政府与储额紧张的临江农信社联手走出了一步险棋。  相似文献   

17.
劳务经济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在发展劳务经济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政府在劳务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与地位。政府正确引导、管理与服务是促进劳务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正轰轰烈烈的进行着,各级党和政府、农民都深切地体会到通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解决农村贫困与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和便捷路径。是把个体分散的小农户、小资本联合起来,聚沙成塔,对抗大资本控制与盘剥的有效组织形式。各地政府主导或农民自办的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成长,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舞台上越来越不能小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组织载体和有效中介。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结起来,是实现农村经济组织战略调整的迫切需要,是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也是供  相似文献   

20.
改革的实质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必须高度童视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积极意义,充分认识维护农民经济利益是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题中之义,不断促进农村全面、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