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一、甘肃省批发业进出口企业基本情况2013年1-6月,甘肃省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44 438.49万美元,同比增长14%;货物贸易收支总额517 062.54万美元,同比减少7.52%。其中,贸易收入144 629.93万美元,同比减少18.45%;贸易支出372 341.30万美元,同比减少2.43%;逆差227 711.37万美元。总体来看,2013年上半年甘肃省外汇收支整体表现为"出口少、进口多、收汇小、付汇大"的局面,货物贸易呈现逆差态势。  相似文献   

2.
2013年,甘肃省涉外经济稳中向好,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显著,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百亿美元。外汇收支呈现两个“双降”和一个“双升”:跨境收付和银行结售汇总额“双降”,跨境收付和银行结售汇逆差“双降”,转口贸易跨境收付和跨境人民币收付“双升”。银行外汇市场稳健运行,传统外汇业务仍居主位,贸易融资发展迅速。企业外汇收支规模稳定,个人外汇收支显著增长,对外经济活动更趋活跃。  相似文献   

3.
中国双顺差、对外资产积累及其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新育 《中国金融》2006,(19):28-30
中国国际收支的持续“双顺差”和对外资产积累 与其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也曾经长期苦于外汇缺口、资本缺口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承受着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历史上,自从清朝中期外国走私商大规模向中国贩卖鸦片以来,逆差就是中国贸易收支的常态。1891~1956年间,中国贸易收支只有11年顺差,其余55年均为逆差,这46年累计逆差总额50.267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进口总额(197.252亿美元)的15%。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贸易收支总体上仍然呈现逆差格局。1980~1989年间,中国除两年之外均为逆差,收支相抵累计逆差442.9亿美元。相应地,中国外汇储备资产一直很少。195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不过1.57亿美元;直到1981年末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未达到10亿美元,1950~1980年间甚至有11年年末外汇储备不足1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刘红梅 《北方金融》2020,(3):109-110
一、地区外汇收支形势及需关注的突出问题(一)受原油进口快速增长拉动,货物贸易收支逆差创新高。2019年锡林郭勒盟(简称锡盟)货物贸易跨境收支总额占跨境收支总额的92.85%,货物贸易跨境收支逆差1.91亿美元,货物贸易跨境支出同比增长207.23%。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二连某公司进口原油支付货款所致。该家公司前期原油价格走低,新增较大进口订单,从2019年一季度以来原油进口付汇逐渐扩大,据统计该企业的付汇总额占跨境支出及售汇的6成至7成。  相似文献   

5.
2009年上海市保税监管区域进出口总额1071.73亿美元,约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9%。其中进口570.11亿美元,约占全市进口总额的41%;出口515.71亿美元,约占全市出口额的36%。2009年上海市保税监管区域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总额1320.54亿美元,约占全市经常项口外汇收支的36%。其中经常项目外汇收入620.04亿美元,约占全市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37%;经常项目外汇支出700.5亿美元,约占全市经常项目外汇支出的35%。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芜湖市银行结售汇逆差逐年增加并呈继续扩大趋势,2001年、2002年银行结售汇逆差分别达4165万美元和12626万美元,2004年1至9月则进一步扩大到6589万美元。在目前全国外汇收支、银行结售汇连年大幅度顺差的情况下,我市作为国家沿江开放城市、银行结售汇却出现大幅逆差,这与GDP在全省所处的位置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甘肃省进口额大幅上升,导致全省外汇收支自2005年以来连续3年呈现逆差,表现出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大额顺差完全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辽宁省经营保险外汇业务的机构逐年增加,保险外汇业务收支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辽宁省外汇保险业务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货运险业务发展滞后,与进出口业务发展不成比例。2006年上半年辽宁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12.78亿美元,而相应  相似文献   

9.
2014年,甘肃省外汇收支运行在震荡中趋向平衡。涉外经济呈现出“两增”“三降”格局,跨境收付和跨境人民币收付快速增长,银行结售汇、进出口和跨境投资均呈下降态势。甘肃省进出口贸易跌落百亿美元以下。从项目构成看,甘肃省跨境收付保持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顺差格局,银行结售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呈现双逆差。从涉外主体看,企业和个人外汇收支保持活跃态势。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企业规避风险意识显著提高,银行外汇业务品种拓展较慢,服务涉外企业的能力尚待提升。  相似文献   

10.
陈东琪 《中国金融》2007,(17):46-48
从全球化看中美贸易发展的现状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从来就不是绝对平衡的,国际贸易不平衡是一种常态。从1985年到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货物进出口贸易增长5.8倍,各年逆差呈现逐渐增加趋势,总额从756.5亿美元增  相似文献   

11.
外汇理财作为理财规划的一部分,在21世纪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交往程度的不断深入越发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99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仅为1546.75亿美元,但加入WTO之后我国外汇储备便快速窜升,2006年2月底,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截至2011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30447亿美元,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短短十年时间增加了17.4倍,如何打理好如此巨大的一笔社会财富考验着政府和社会大众的智慧。同时随着国家外汇管制的逐步放开,居民留学、旅游、投资等需求的释放,外汇资产在居民的资产配置中已占一席之地。但在人民币走上升值之路、外汇利率长期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我国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的背景下,甘肃省实现"逆差"规模连续六年以年均116%的速度迅速扩大,对平衡我国国际收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回顾甘肃省跨境收支由"顺差"变为"逆差",且"逆差"规模不断扩大的历程发现,以下几个因素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策引导是根本保证。甘肃省外汇局从融资、汇兑环节入手,先后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外汇金融  相似文献   

13.
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引起需求不足,世界经济疲弱依旧。我国经济增长呈现下行态势。甘肃省外汇收支降中求稳,跨境收付回落,银行结售汇总额增长,外汇收支逆差扩大。从项目构成看,经常项目跨境收付和银行结售汇呈双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跨境收付和银行结售汇顺逆不一。跨境收付逆差主要来源于货物贸易项下,结售汇逆差主要来源于资本与金融项目;服务贸易保持逆差,主要来源于旅行项目。从主体行为看,企业“资产外币化、负债本币化”财务运作明显。银行外汇衍生产品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结售汇综合头寸持有量增长显著。证券、保险外汇业务保持平稳发展。个人结汇意愿减弱,购汇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14.
谢亚轩 《证券导刊》2013,(31):17-18
2013年8月20日,央行公布7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245亿元,较6月回升,结束此前连续两个月下跌的趋势;符合我们此前在-500亿元至500亿元区间的预测。此外,外管局公布7月结售汇逆差69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26亿美元,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94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1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谢亚轩 《证券导刊》2013,(27):16-16
2013年7月22日,央行公布6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正增长412亿元;外管局公布结售汇逆差4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81亿美元;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85亿美元,并在数据公布之后就2013年上半年外汇形势答记者问。  相似文献   

16.
2004年,黑龙江省经济贸易形势呈现良好态势,国际收支持续增长,总体呈现顺差,除贸易项下收支仍呈逆差外,非贸易、资本项下结售汇均呈现较大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外债余额较上年有所增加。一、2004年全省外汇收支情况(一)贸易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截止12  相似文献   

17.
赵咏梅 《青海金融》2010,(10):29-29
2010年以来,青海省涉外经济在连续、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支持下,进一步巩固回升势头,全省外汇收支状况得到改善,涉外收入恢复增长趋势,外商投资企业外方股东A股减持锐减促使涉外支出大幅回落。截至六月底,跨境收支由去年同期的逆差40,048万美元逆转为顺差3,27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8.
<正>“2023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市场开局平稳,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跨境资金流动更趋均衡”4月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对今年一季度外汇收支数据进行了解读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2023年一季度,按美元计价,银行结汇5460亿美元,售汇5613亿美元,结售汇逆差153亿美元;按人民币计价,银行结汇3.74万亿元,售汇3.84万亿元,结售汇逆差1055亿元。  相似文献   

19.
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冷静看待“双顺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睿 《甘肃金融》2005,(7):53-55
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如果收支相等则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否则为不平衡.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称为国际收支顺差,或称国际收支盈余;支出总额大于收入总额称为国际收支逆差,或称国际收支赤字.逆差表示对外负债,一般要用外汇或黄金偿付.……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时代的产业转移是美对华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正位 《中国金融》2005,(14):19-21
根据原产地规则统计出的逆差,无法反映国际投资改变国际贸易流向的现实 根据现有的原产地规则统计方法,美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93年起美方首次出现逆差,且逆差额由当年的63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803亿美元。同期美方统计的逆差由228亿美元增加到1620亿美元,逆差统计的差距也由165亿美元增加到817亿美元。尽管有统计差异,双方的统计都表明美对华逆差额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