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与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和如何建立与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我们就这一问题,结合在山东省德州市的探索,谈谈初步的看法。  (一)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既然我们要建立“合作经济组织”,那么,“合作经济组织”有那些形式呢?什么样的组织才是我们所要建立的“合作经济组织”呢?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在德州的实践,我们认为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就是合作社,就是国际合作社联盟认可的六原则建立的市场型的合作社。第二种是合作协会,合作社的初级形式。从专业技术协会形式入手,把农民组织起来,按市场型合作社的原则从事经营管理,还达不…  相似文献   

2.
合作社:农民的公司——瑞典考察报告刘文璞杜吟棠陈胜华什么是合作社?合作社就是农民拥有和农民控制的公司。这是接待我们的瑞典学者、农场主、合作社专家,以及合作社印发的有关材料,对合作社所作的简要定义。瑞典的合作社具有悠久历史。大部分瑞典合作社,是按照传统...  相似文献   

3.
综观世界各国的合作社发展史,都是由于各国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和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以18世纪以后的产业革命为契机,以快速发展的欧洲近代工业城市为摇篮,合作社诞生了。这意味着合作社是产业革命与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社会)发展的产物,换言之合作社是从近代市民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社这种组织有没有发展的必要?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实行产业化的过程中,弱小、分散的农民真正走向市场,需要组织起来增强市场的经营能力时,能否发展合作社这一传统的组织资源,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呢?一、传统合作社的特性(一)合作社具有议价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可以发挥其功能优势,提高单个农户的市场议价能力。关于合作社的议价功能,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W·戈德温在其专著《农业经济学》中指出:“建立农业合作社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获得议价”。因为农业的经…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纪念联合国第8届和国际合作社联盟第80届“国际合作社日,很有意义。众所周知,合作社是世界经济发展中一个广泛而长久的命题,是社会弱势群体联合自助的经济组织。合作社自产生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这150多年中,合作社经济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尽管道路有所不同,发展的先后顺序有所不同,对其定义的理解和认识也存在一些差异,但人们对其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作用和社会价值则存在着不容置疑的广泛共识。合作社经济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而被人们所抛…  相似文献   

6.
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合作社,在社会主义社会也被继承并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由于历史条件和目标不同,在各个国家中,合作社占有的位置和承担的作用都会有所不同。那么在21世纪的社会变革与发展中,合作社的地位和贡献应包含什么样的内容?就这一点而言,可以说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索。本文将按照由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体系化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农民合作社公积金的产生来源于农民合作社成员对合作社所作的贡献,一是入社成员的出资对合作社发展产生的贡献,二是入社成员与合作社发生的交易量(额)产生的贡献。为了维护合作社成员的合法权益,农民合作社在章程中规定公积金在盈余分配中的提取比例和用途,每年提取的公积金应采用合理的量化方法确认为每个成员的占有份额,确认合作社成员对合作社经营过程中产生公共积累的法定享有份额。  相似文献   

8.
以赣州市三家典型果业专业合作社的为例,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经营模式、制度特征方面的共性和特性,以及其差异化发展路径下产生的不同社会经济效果。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由能人大户主导的、利益联结紧密型合作社在带动能力和发展潜力方面,要相对优于农民自发组织型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主导型合作社,并得出结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农村精英仍然属于稀缺资源,"公司+农户"的外部矛盾被转化为合作社的内部矛盾,以农户为主体的纵向一体化经营是合作社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供销合作社改革史超书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种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闯荡大市场的新兴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正在广大农村悄然兴起,显示了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生命力。本文试图就专业合作社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巴西农牧生产合作社中国驻巴西使馆科技处一、巴西合作社巴西农业合作社的产生始于19世纪,产生之初便经历了国内外政治风云变幻的洗礼和不同时期经济大潮的冲击。因为当时参加合作社者多为立世艰难的中、小土地主、小业主,共同的命运和利益把大家联合在一起,同舟共济...  相似文献   

11.
德国合作社的几个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合作社的几个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下)●张晓山三、几点启示中德国情不同,但从德国合作社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亦可汲取教益。(一)中国农村的社区合作组织、合作基金会等应重视内外部的审计工作。中国农村的社区合作组织是中国特定条件下的产物,与常规的...  相似文献   

12.
促进农村经济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山东莱阳市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谢义亚我国农村经济怎样逐步实现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近年来,山东省莱阳市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经验。目前,全市农村已兴...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是发展的一大趋势。合作社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21世纪已经来临,我国已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如何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使中国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国内外市场激烈地竞争中,不仅要生存,而且要得以更大的发展?本人认为办法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一条是增强合作社的竞争力。增强这两方面的“实力,则是抓住机遇,战胜挑战的“立社之本。一增强合作社凝聚力的主要途径:(一)加强民主管理。社员是合作社的主人,要通过建立和健全一种民主管理的体制…  相似文献   

14.
合作社为什么能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生存和发展徐更生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合作社蓬勃发展的事实说明,合作社不仅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而且还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消除一些同志对市场经济的疑虑,本文拟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合作社的产生、经营业务及其为...  相似文献   

15.
合作社经济的本质特征廖兴和合作社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产生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它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发展,已成为发展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形式之一。这是因为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社经济是劳动群众为维护和谋取共同的经济利益自愿集资投劳入...  相似文献   

16.
前几天,去了一趟河北定州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从培训班的课堂上我听到了这么几句新鲜话。当学员们辩论“要不要办合作社”这个问题时,一位学员说:“五十年代,我们办过合作社,最后迅速过渡到了人民公社,到现在,不是又走回去了吗?”另一位学员辩解道:“那时是行政命令,一阵风,现在,我们是自觉、自愿、自主。真正的合作社都是自下而上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合作社理论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合作社理论研究的新近发展。首先综述了合作社理论在演进过程中不同经济学研究方法及其形成的理论观点;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学者把合作社看成企业、一种联盟、一组契约关系三种视角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综合各文献资料,对合作社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8.
近期,我们赴江西省浮梁县基层联系点了解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专题调研今后谁来种地问题和新型经营主体发育情况。我们发现,这几年,浮梁县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在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成长发育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浮梁县种粮大户和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农民合作社具有“天然的”益贫特征,在精准扶贫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合作社减贫的农户收入效应及其异质性对于完善和优化合作社产业减贫政策,健全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8年云南、贵州、陕西和甘肃4省欠发达地区1 551份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M),通过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合作社对农户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及其异质性特征。[结果](1)与未入社的农户相比,入社为其家庭总收入带来了约32.26%的收入增幅。合作社对非贫困农户、高收入分位数农户、中青年农户的减贫增收作用最明显。(2)除了对贫困农户财政性收入影响不显著外,合作社对不同贫困属性农户其他不同来源的收入均有提高,对贫困农户的农业经营性收入影响最明显,对非贫困农户的财产性收入影响最明显。(3)土地面积、生产性资产值、人情往来支出、户主受教育年限、是否参加专业培训、建档立卡户、是否有合作社、主要地理环境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入社决策;学生数量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入社决策。[结论]在积极培育和发展合作社,鼓励合作社由“重数量轻质量、重服务轻规范”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同...  相似文献   

20.
现代合作社的组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种业务实体中,特别是从事经济事业的实体,不论其运营的主体是私营企业、国营企业,还是合作社、NPO,它们的事业都和组织方式密切相关。其中,合作社的组织和经营,在具有作为合作社共同的性格和结构的同时,还由于各个国家丰富多彩的具体现实,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