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DI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深远意义,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广泛兴趣。本文回顾了中外学者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评论,并指出未来应在技术溢出理论、计量检验方法、溢出效应发生的微观机理、跨国公司子公司的知识创造行为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由为丰硕。对国外学者关于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和实证以及影晌因素研究进行总结和综述。  相似文献   

3.
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一条重要渠道。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就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一些研究。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存在、逆向技术溢出的具体途径或机制以及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以往文献进行回顾梳理,并作简要述评,最后展望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OFDI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OFDI逆向技术溢出理论已成为FDI理论中最为重要的理论进展之一。发展中国家OFDI与传统的FDI发生动因最为显著不同的是追求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由于技术溢出本身的复杂性及难测性,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没有定论,显得扑朔迷离。文章主要从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视角,对国内研究脉络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实现机制及实证研究技术手段比较等方面文献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5.
FDI技术溢出效应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哲  马君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4):160-161
在全球一体化不断加深的今天,很多国家都在实行积极的吸引FDI的政策。由于外国厂商的进入通常会带来比本土企业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可以对东道国企业产生技术的溢出效应。关于FDI对东道国的影响,之前许多学者做了研究。对于溢出效应是正向还是负向以及其大小的探讨,不仅仅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政府制定合适的FDI吸引政策也具有很大的现实价值。对之前学者所做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并对今后FDI溢出效应研究所应前进的方向作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技术寻求型OFDI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使得OFDI渠道的逆向技术溢出议题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由于在技术和研发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如何通过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国内技术的进步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提出以来,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命题。文章从我国企业OFDI动机探讨等五个方面,对现有相关研究最新动态进行述评,并基于此就该问题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ODI、逆向技术溢出与吸收能力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直接投资(ODI)是国际技术溢出与扩散的又一重要渠道。逆向技术溢出促进投资母国企业技术进步已成为产业界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界争论的话题。在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ODI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性与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三个方面对逆向技术溢出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分析与评述,总结了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的理论体系,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先在水平性溢出、垂直性溢出相关方面对全球价值链下技术溢出路径进行简析,进而在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两个方面总结全球价值链下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最后在政府方面、企业方面以及综合政策策略相关基础上详细分析和阐述全球价值视角下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生增长”理论提出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获得外部技术来源是在当前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形势下发展经济的捷径,而FDI正是外部技术来源的最好的载体。本文在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外学者对FDI研究的新思路即FDI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通过VAR模型基于Johansen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未与人力资本结合的FDI的技术溢出FG和与人力资本结合的FDI的技术溢出HG的对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来分析与人力资本结合的FDI的技术溢出和未与人力资本结合的FDI的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善奇  季明敏 《中国市场》2013,(24):29-30,33
本文对江苏省外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FDI对GDP增长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技术溢出效应却为负。我们进一步对影响江苏省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因子进行深度剖析,发现无论是跨国公司(溢出源)、技术溢出途径(渠道)还是内资企业(吸收能力)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阻碍技术溢出效应传播的现象,并共同导致了江苏省FDI技术溢出效应为负。针对以上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江苏省提高利用外资的总体优势和总体效益提供有利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博弈论、经济学的先动优势理论和寡头竞争理论对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的发生机理和正外部性进行了分析。我国企业应增强对FDI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促进产业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2.
李萍 《商》2014,(14):192-192,188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对外直接投资(ODI)成为我国获取国际技术溢出与扩散的又一重要渠道。在结合国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ODI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性与逆向技术溢出门槛效应两个方面对逆向技术溢出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融系统中主要包含了保险、房地产、银行业、证券、全指金融等诸多板块。从以上几个板块的相关金融数据入手,基于溢出指数对我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国内外在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金融系统性风险控制当中,银行业对房地产业、证券业、保险业均会产生单向的正溢出效应。因此,我国金融市场必须要对银行业加强控制,继而对其他金融机构产生正影响,促使我国的金融系统得以良好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增长理论中有关国际贸易和FDI对技术创新的研究,首先可以追溯到外贸外资对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研究,之后研究又主要从外贸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展开,然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对自主技术创新的研究。本文从上述三个层面对有关外贸外资与技术创新几个方向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解读,以展示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最新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5.
作为经济正在迅猛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自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国内企业逐渐在海外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而国内的学者也将研究目光集中在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上,意图探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对本国的技术进步产生了促进作用。本文将从OFDI逆向技术溢出机理、实证分析结果和政策建议等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6.
施敏颖 《江苏商论》2007,(8):107-109
江、浙两省都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但在FDI与内资企业之间的互动机制、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及溢出途径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在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FDI投资差异的基础上,对FDI的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进而对如何提高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新增长理论的基础上,认为技术进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而技术进步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国家自身R&D和各种可能的技术溢出效应。技术溢出的渠道有很多种。本文主要运用扩展后的Coe&Helpm an贸易溢出模型,研究通过国际贸易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兵 《中国流通经济》2012,26(1):120-124
本文对外国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这一领域内的前沿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该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述评,并从外国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和其他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外国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在对外国直接投资作用于产业集聚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环境因素这一新视角,该视角在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产业集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却被学者们所忽视。毋庸置疑,该视角未来的研究将对我国外国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指出技术进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而技术进步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国家自身R&D和各种可能的技术溢出效应。本文主要运用扩展后的C&H贸易溢出模型,研究通过国际贸易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国际贸易、OFDI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文献综述,其中国际贸易从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导致了技术扩散,国际贸易可以有效的促进技术进步,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积极的开展国际贸易,模仿、吸收、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实证分析表明FDI对投资母国的确有逆向的技术溢出效应。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实证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确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但是我国对于顺梯度的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