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对于湖北农信社来说,系统开发和后期维护的巨大工作量与有限的科技人员投入量之间的矛盾始终是一道难题。特别是2012年8月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上线后,这个问题愈加明显,它表现在:一是新一代核心系统采用的分布式架构极大地增加了运维工作量;二是有限的科技人员压力巨大;三是部分系统开发商因自身业务转型,无法提供持续、稳定、优质的运维保障。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新的项目建设中必须转变思路,进行新尝  相似文献   

2.
2002年,中国建设银行各一级分行陆续完成了各自的数据集中工作全行数据处理中心缩减至38个.同年,建行总行决定基于在上海、深圳两分行投产的新一代柜面业务系统,开发全行统一的核心业务处理系统版本DCC-CCBS,并先期在上海和北京建立总行数据中心,开始实施全行数据集中工程.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范一飞副行长关于"加快架构转型,打造数字央行"的工作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积极行动,制定了广西人民银行应用系统架构转型专项工作方案,并以该方案为指导围绕架构转型所涉及的私有云、分布式容器、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及服务网格等技术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工作,成功搭建广西人民银行省级数据中心分布式架构...  相似文献   

4.
建设银行在实施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有一个很好的契机,即“新一代核心系统”项目的建设。按照“集中、集约、集成”的信息技术发展原则,“新一代核心系统”旨在重构一个商业驱动的企业级IT系统。企业级系统是从业务的顶层设计开始,而非从局部需求发起,根据业务架构梳理的114个业务组件以及流程建模、数据建模的成果,规划设计出“7+1”层的IT架构和64个信息技术服务能力。IT架构中基础设施及服务层涉及网络、存储、计算、安全、运维管理等技术组件,依据面向服务架构(SOA)设计的理念,参考业界已有云计算模型,设计出“新一代核心系统”的总体技术架构逻辑模型,该技术架构模型能有效支撑建设银行未来“两地三中心”的云数据中心运维体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银行正在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夯实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三大技术平台,支撑银行企业级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的融合,赋能金融科技生态建设。中国银行西安、合肥云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营,内蒙云中心也即将投入使用,提供私有云IaaS、PaaS、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基础服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应用架构的分布式改造,积极推进敏捷管理思路,实践业务系统在多地多中心部署运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银行机构以数据集中为导向的信息系统建设统一了银行信息系统后台,提升了银行经营管理能力,但因业务特性和历史遗留造成相互分割的应用系统和以客户、服务、内控为中心的多样化业务需求给银行IT系统开发和建设带来新的问题和要求,突出反映在:如何再造业务流程,推动流程银行建设;如何降低系统复杂度,提升系统开发快速满足业务需求的敏捷性;如何整合信息系统架构,实现相互独立竖井式系统间的高效实时数据共享,等等。浙商银行基于企业级SOA的新一代柜面业务处理系统成功投产运行和持续推进建设,开创了银行柜面业务系统及其关联业务的全新模式和面向服务架构信息系统架构流程银行建设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7.
西文结合南京建行IBS储蓄业务系统前台改造的实例,阐述了采用交易定制平台架构新一代金融终端平台的方式,以及前进行前台柜面系统改造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金融的加速融合,各家银行纷纷探索利用新技术加快创新,工商银行以智慧银行生态建设工程(ECOS)为契机率先启动核心银行信息系统架构转型工作,应用分布式、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发展,2018年同业首家建设了技术领先、体系完备、自主可控的分布式技术体系,实现大型商业银行信息系统从传统集中式架构向全分布式转型突破,在大型银行中率先通过分布式架构承载主要业务系统运行,打造了银行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标杆。经过七年建设和大规模生产实践,工商银行分布式体系已趋于成熟,形成面向应用分布式转型的研发、运行、运维等全方位企业级能力,全面支撑主机业务下移,为构建开放平台核心银行系统打造了坚实的技术底座。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电脑》2012,(6):93-93
惠普日前宣布推出惠普融合云(HP Converged Cloud),这是业内首个以通用架构跨越传统IT、私有云、托管云和公有云产品的混合交付方式与解决方案组合。  相似文献   

10.
建设背景近几年,随着科技巨头研发推广云计算技术,主流互联网公司应用云计算实现科技賦能业务,云计算的技术和平台运营模式已逐渐成熟,金融行业纷纷尝试云计算技术,提升业务服务能力。目前,阳光保险集团的科技基础资源有虚拟化、私有云和公有云组成等多种平台和架构。虽然阳光已开始逐步使用云计算平台,但缺少统一规划和管理,各种基础资源混在一起,无疑增加了业务系统运营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快推进IT架构优化调整,向分布式架构转型同时,新架构也带来了运维更加复杂的难题,助推数据中心运维管理转型和创新。分布式架构建设基本情况近年来,农业银行大力推进主机交易下移和分布式改造,通过核心系统的功能分离、数据分离和应用分离,构建了基于实时数据复制、读写分离的融合式架构体系,开放平台承担核心系统约50%的交易量。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光大银行在保持“同城双活”数据中心的灾备模式下,进一步完成了面向未来大型数据中心的新一代网络架构改造。除有效解决大型数据中心实现“同城双活”灾备模式的技术瓶颈外,光大银行新一代网络架构更多面向应用的创新特性也使得数据中心网络具备了更好的业务适应性、可扩展性和业务交付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蓝海工程"(BoE ing,Blue Ocean Engineering)于2015年10月7日全面投产成功。该核心系统改造工程历时6年,先后分4期进行,期间陆续完成了基础架构、内部管理、对公业务以及个人业务等应用模块的自主设计、自主研发。Bo Eing系统的顺利投产,不仅是农行立足于未来,应流程银行、"信息化银行"要求所作出的重要举措,更体现了我国商业银行对自身核心业务系统的自主研发与风险可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2017年,中国银行将以技术架构战略转型为核心,全力开展技术攻坚,在集中式与分布式架构并重的技术发展路线上阔步前行。同时,将聚焦业务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搭建起业务与科技之间价值传导与协同互动的桥梁,真正发挥出信息科技在传统商业银行中的价值创造与创新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7月4日,中国民生银行在北京宣布新一代银行系统全面成功上线。民生银行新一代银行系统历经7年建设,共搭建了10大类平台。上线了115个应用模块,改进了1150个变革点,优化了7000多项应用.进行了91万个案例测试,最终建成了在设计理念、架构体系、业务支持、产品创新等方面国内领先,能够代表未来银行业务系统发展方向的新系统。  相似文献   

16.
《金融电子化》2014,(9):89-90
正由于需要归档的票据影像数据急剧增加,而原有的光盘归档系统不仅归档速度慢、查询周期长,且不易扩展,满足不了数据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建设银行急需一套高效且具有弹性的新型归档解决方案。经过多方调研和评估,建行最终选择了华为OceanStor9000大数据存储系统。OceanStor 9000采用全分布式架构,不仅具备良好的弹性,符合银行未来业务发展的趋势,且单一文件系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以X86和云计算为基础的分布式架构逐渐成为技术发展的方向。农业银行结合自身情况,探索实施了基于分布式架构的银行核心系统建设,以构建主机+开放融合式架构为目标,搭建开放平台分布式核心系统应用平台,对外提供统一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2016年1月9日,广发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以下简称“新核心系统”)正式投产上线。该项目于2013年12月正式启动,历时2年,先后成功投产海外核心系统和国内核心系统,顺利实现广发银行全行业务一次性整体切换。自上线以来,新核心系统响应及时、处理正确、运行平稳,为广发银行深化战略转型、探索轻资本盈利模式提供强大保障。  相似文献   

19.
康东 《金融电子化》2009,(12):70-71
2009年9月13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简称山东农信)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在全省正式上线,是国内首个在开放式平台上,采用SOA架构建设的综合业务系统成功案例。历时24个月建成的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具有统一的信息服务架构,实现了生产、管理和决策等重要信息系统之问的耦合链接,无障碍通信,隔离了交易表示逻辑和业务逻辑之间的紧耦合关系,实现交易级的共享和重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金融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柜面业务已实现了业务数据在总行的集中。建行柜面业务系统由核心业务系统CCBS、证券业务系统、重要客户系统等一系列外围系统组成。核心业务系统CCBS的日常版本升级由系统将升级包传送到营业网点的Unix主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