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关于整合进行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0年证监会颁布针对上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编报规则开始,内部控制鉴证一直是我国学者和相关监管部门关注的热点。随后陆续颁布的法规包括中注协200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上交所和深交所2006年分别发布的内部控制指引、财政部等五部委2008年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监管部门对内部控制鉴证的要求是在强制与鼓励中反复。  相似文献   

2.
关于整合进行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0年证监会颁布针对上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编报规则开始,内部控制鉴证一直是我国学者和相关监管部门关注的热点。随后陆续颁布的法规包括中注协200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上交所和深交所2006年分别发布的内部控制指引、财政部等五部委2008年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监管部门对内部控制鉴证的要求是在强制与鼓励中反复。  相似文献   

3.
2006年9月2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深市主板上市公司自2006年9月28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间建立起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从2007年年报开始,按照《指引》的要求披露内控制度制定和实施情况。这是继今年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上交所内控指引》)发布后,我国证券市场针对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出台的又一重要规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航油、中储棉、国储铜等事件的相继上演,让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为此,监管部门于2006年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一系列法规。此外,2006年7月15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也在北京正式成立。但制度法规的出台并不代表企业已经认识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以国储铜事件为例,剖析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并就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6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为《指引》),成为我国第一部指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文件。《指引》的出台与有效  相似文献   

6.
基于内部控制的内部审计理念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门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18个应用指引,1个评价指引和1个审计指引),连同2008年6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经建成。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2008年6月12日,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草拟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和《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会暨首届企业内部控制高层论坛,会议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比分析了银监会2014年发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与2007年发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以及财政部等五部委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主要差异,在此基础上建议行业监管部门在完善指引时应关注指引的定位、考虑过于原则导向的不利影响、界定内部控制是过程还是机制、明确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企业内部控制中ERP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同时还将陆续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并要求在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率先实施。内部控制对于防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和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银监会、证监会、审计署和保监会先后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标志着立足我国实际、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然而,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取决于监管部门对企业监管的有效性以及企业内部治  相似文献   

11.
正《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制定,于2008年6月28日发布,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2011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六部门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指引连同《规范》,共同构建了我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内部控制失败的案例频频发生,尤其是安然事件的爆发,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重新思考。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出台,宣告中国版“萨班斯法案”的推出进入了倒计时,中国有关监管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应对监管要求,已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最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案例分析题一 W集团公司是深交所上市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内生产电子产品的巨头。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W集团拟建立并实施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建立集团内部控制时,  相似文献   

14.
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莉 《企业经济》2012,(3):52-55
近年来,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出台,对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实施情况信息披露作了详尽规定,并要求企业必须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估,但是在具体实施中,效果不是十分明显。文章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对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财政部会同其他四部门先后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上交所、深交所也相继发布了各自的内控指引。随着对规范和指引的反复学习,  相似文献   

16.
传闻已久的中国版“萨班斯法案”已经进入倒计时,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也由此进入最关键时刻。9月2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一纸公文,引起了众多上市公司的莫名震动。这份名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文件规定:深市主板上市公司自该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间,必须建立起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在2007年7月1日文件正式生效后,上市公司均要按要求披露内控制度制订和实施情况。这一文件,也是继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后,中国证券市场针对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出台的又一重要规定。与此同时,国资…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五部委联合发布了细化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上交所、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相似文献   

18.
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经过近两年的充分论证与征求意见,在2010年4月,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同时推出了三项配套指引,即《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从2012年1月1日起开始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此背景下,基于上市公司2012年之前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践,文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状,并着重从监管者的角度分析现状背后存在的制度和法规方面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于2008年出台后,目前又相继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和15个《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笔者拟对征求意见稿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