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经济全球化尤为重要,参与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必然选择,是融入国际经济社会主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辨证关系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要注重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必须不断保持社会主义活力。本文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的科学观,对这一关系进行客观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走向未来--21世纪经济与科技发展大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 ,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有两大趋势 :其一是科学技术继续加速发展 ,知识经济将成为主导的经济形态 ;其二是经济全球化。这两大潮流也冲击着中国 ,它既是挑战 ,也是机遇 ,我们必须正确对待之。  相似文献   

4.
杨洋 《时代金融》2013,(12):182
经济全球化自21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猛,表现为生产、市场贸易及金融等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是社会斌予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次契机,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制定应对策略,实现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志乐 《中国外资》2001,(1):21-23,26
<正> 全球化浪潮与国家的兴衰 21世纪来临了,伴随着21世纪到来的是浩浩荡荡的经济全球化浪潮。 其实,经济全球化浪潮并非始自今日。 早在16世纪“地理大发现”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6.
在会计发展史上,20世纪是最伟大的一百年,其会计发展的成果为21世纪会计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这必将引发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以及管理思维、管理方式、管理组织的巨大变革。我们评价20世纪的同时,必须对21世纪作出预测,即会计的延续与变迁。未来时期内,财务会计发展会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加快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这就要求我们认识和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克服"左"和右的错误倾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得到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党中央审时度势、统揽全局,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面向21世纪,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9.
在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并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利益概念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行分析,从利益视阈提出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致力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和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路径。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头20年对中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21世纪的头10年,我国的确抓住了机遇,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随着历史发展进程的不断演进,2013年的中国,再次走进了一个关键的节点。党的十八大对于"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1.
刘钊 《中国金融》2006,(24):45-46
记者:进入21世纪以来,跨国并购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显著特征。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外资并购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世界银行在其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地方化力量的增生构成了21世纪的两大主题,并汇集为人类21世纪制度变迁的主导潮流,各国政府只有顺应这一潮流制定或修改本国政策与发展计划,才有可能在新世纪走上成功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房地产金融》2015,(3):119+118
1月28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金融专业委员会、第一财经-中国房地产金融主办的"Leader Club金砖夜宴北京(第十期)"在国玉新疆和田玉文博馆成功召开。本次活动就资本全球化下的地产基金出海展望为题,围绕房企产品战略适应性与变化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在飞速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发展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大  相似文献   

14.
何迪 《国际融资》2001,12(9):22-24
中国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所吸引的主要是港台中小资本.目前香港已经出现工业"空心化",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支柱产业中的制衣、电子、玩具三大产业早已移到广东珠江三角洲,不可能有更多的港商去内地设厂.港台资本对内地来说,有一段时期确实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但这只是一次性的机会.内地不可能长期依赖港台注入大量新的投资.  相似文献   

15.
王建 《涉外税务》2007,226(4):11-17
本文首先对实施28年之久的对外开放战略进行了评价,肯定了其对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其次根据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出现的新特点,提出了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的重点,即在经济发展方面,重点是通过不断扩大的出口规模,为国内的工业化建设换取必须的各类初级产品;在经济体制方面,重点是在2015年以前通过贸易顺差的扩大吸纳国内的过剩资本和生产能力,以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连续性与社会稳定。最后根据这些战略重点以及新战略面临的国际背景,分析了新时期战略实施的可行性,并提出了若干具体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资本、产品,人员和信息的全球流通为表征,根据"流通空间"和"场所空间"的理论,考察和分析义乌进入21世纪后的全球化演化趋势与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义乌的经济全球化总体水平并不高并且主要依赖民资民企的推力,受到长三角区域的全球化进程波动的直接影响,而人员与信息的流动强度远高于区域水平.  相似文献   

17.
记者:尊敬的罗杰斯先生,欢迎您再次来到中国.作为世界投资大师,您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如何看待? 罗杰斯(以下简称"罗"):中国在21世纪将会变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中国正在上升中,中国人收入中的35%都用来储蓄和投资,但在美国,这一比例只有2%;而且中国人的勤劳是别的地方所不具备的.我认为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给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而90年代初冷战的结束和越来越多国家重视发展经济,又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所以,经济全球化正以"真正的"资源全球优化配置为主要内容,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尽管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地位和处境很不相同,发达国家从中获得明显的好处,广大发展中国家处境暂时不利,然而,在20世纪中,经济全球化将继续迅速发展,这一进程对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各国都必将从中得到好处.  相似文献   

19.
文峻  梅金平 《财经政法资讯》2003,19(5):46-49,53
“全球化”是当前国际、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课题。“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中国正处在即将崛起的前夜,当持辩证的态度对待全球化问题,以保证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的探索,其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改革等几个方面。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留给后人以深刻的历史启迪: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人民利益为宗旨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变革生产关系,进行制度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