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新世纪乡土小说发展陷入低谷,作家数量、题材范围及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弱化。在叙事层面,表现出明显的悲剧化倾向。究其原因,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分析这种集群式审美趣味的成因及价值,对乡土小说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审美阅读的角度 ,提出了散文创作中的几个艺术表现问题 ,它们是朴素无华、主体特殊感悟、使情成体、无语言辙迹等几个方面 ,作者从经验分析中发现 ,把散文创造成艺术散文 ,题材与体式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而感悟与情感才是决定文体性质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审美阅读的角度,提出了散文创作中的几个艺术表现问题,它们是朴素无华、主体特殊感悟、使情成体、无语言辙迹等几个方面,作者从经验分析中发现,把散文创造成艺术散文,题材与体式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而感悟与情感才是决定文体性质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萧红是一位执着追求文学梦想的不幸女性,她的散文创作贯穿了整个创作生涯,其散文题材与她的人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众多的散文题材中,她分别熔铸了不同的的格调和风采,写出了感人至深的文字.读者从中可以看出她悲情人生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宋末遗民散文,较好地体现了易代的风貌和文学特色。他们的散文题材广泛,主题集中突出,主要反映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民族气节,具有鲜明的遗民特色。本文将通过对宋末遗民群中典型作家的散文进行分析,并总结这一时期遗民散文创作的共性特点以及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钱钟书不仅是位饱学之士和颇具特色的作家,更是一位睿智的哲人.在为文治学的实践中,他始终致力于古今中外及多种学科知识的融合,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和谐.他的审美趣味和哲学思辩方式既受中国道家思想影响,又兼容西方近现代哲学、美学思想,而将文学艺术的研究引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知识提纯的批判工作",是王充闾历史文化散文的批判意识与批判意蕴的思想性质与文化积淀.批判的锋芒显露地或者隐含地存在于几乎所有王充闾历史文化散文之中,这是他的这类散文的思想脊梁、文化底蕴和审美素质之所寄.这种批判锋芒与批判意识,是作品思想性和文学倾向性的显现.它使王充闾的历史文化散文具有了更深厚的思想意义、更高的审美价值并更具有高尚情趣与可读性.  相似文献   

8.
古代汉语在文体意义上使用的"散文"一词,出现在南宋.散文是一种具有实用功能的文体.唐宋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期.散文发展到唐宋,可谓真正从经史子中分离出来,由应用性向文学性转变.散文于传统的著书立说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写景、抒情、言志的广阔园地,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有了其独自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缆船石是江南水乡所独有的艺术形式,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雕凿工艺,把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内心情感的表达诠释出来。缆船石的题材广泛、寓意丰富,体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思想和审美趣味。为了更好地保护缆船石,有必要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早期大量散文体现出一种自然美与社会美相统一的美学思想.贾平凹热爱大自然,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他早期散文的关学追求.他以中国传统美的表现方法创作出的散文无不表明其师法与继承老庄的哲学思想.他独特的非功利审美心态实现了散文创作中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赵天才 《嘉兴学院学报》2011,23(2):10-13,18
着重论述新时期以来嘉兴作家群的文化传统、创作上水乡古韵的诗意审美品性及关心现实底层人生的情怀;同时提出,应利用嘉兴的文化优势创作宏大题材的作品,突破嘉兴地域文化,将开新求变与本土深厚的文风有机结合,展示现代嘉兴人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2.
对市民趣味的迎合是通俗小说能够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啼笑因缘》包含了由道德趣味、文化趣味以及文本趣味共同构成的符合大众审美倾向的市民趣味,从而能够赢得普通大众读者的认同并在新文学史上取得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散文诗集Senilia是屠格涅夫暮年旅居法国时所作。粗略统计,在这部诗集的八十三篇散文诗中,与老年生活直接相关的题材占四分之一以上。它们是屠格涅夫对自己身心感受的真实记录与生动描绘,是《老年》多样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用优美凝练的语言与真挚浓烈的情怀再现了老年的生活情状,细致逼真、哀婉动人。  相似文献   

14.
面塑艺术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具有民俗功能、食用功能,还具有审美功能.面塑艺术在造型上、色彩上形成了自身的审美特征.在新时期,面塑的创新可以从题材、形式、材料三方面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5.
大众的审美趣味与图书的出版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并且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当前的时代下,大众被广大的媒体所包围,使得大众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大众倾向于一些快感体验以及娱乐化的影响,这样也使得图书的出版面临着很大的问题,有些出版商为了获得高额的利润也走向了娱乐化的道路,这样使得图书的出版愈加向着浅表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将会对大众审美趣味与图书出版之间的关联作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港台影视、流行歌曲铺天盖地而来,占有相当优势的通俗文化,正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并直接影响着一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亟需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审美趣味形成与变化的因素认识这一文化现象,并提出用了解、沟通和引导的方式逐渐提高年轻人的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以培养健康的品格。审美趣味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审美的倾向性,它是一定社会的审美理想的具体表现。世界上各民族无不钟爱本民族的生活与艺术之美,这无疑与各自的社会生活习惯和历史文化薰陶血脉相连。即使是某些超越时代、超越民族,为人…  相似文献   

17.
“知识提纯的批判工作”,是王充闾历史文化散文的批判意识与批判意蕴的思想性质与文化积淀。批判的锋芒显露地或者隐含地存在于几乎所有王充闾历史文化散文之中,这是他的这类散文的思想脊梁、文化底蕴和审美素质之所寄。这种批判锋芒与批判意识,是作品思想性和文学倾向性的显现。它使王充闾的历史文化散文具有了更深厚的思想意义、更高的审美价值并更具有高尚情趣与可读性。  相似文献   

18.
钱钟书不仅是位饱学之士和颇具特色的作家,更是一位睿智的哲人,在为文治学的实践中,他始终致力于古今中外及多种学科知识的融合,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和谐,他的审美趣味和哲学思辩方式既受中国道家思想影响,又兼容西方近现代哲学美学思想,而将文学艺术的研究引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审美修养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一种自我审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审美修养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判断力四个方面.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效性的提高,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加强自身的审美修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代著名散文家王充闾创作了大量的不同题材的散文作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创作风格:历史文化散文的冷峻通透、生活情感散文的醇厚绵密、智性散文的剀切深微,以及山水散文的清醇健朗.尽管他的散文风格变化多样,但是又有着稳定而统一的"本调",即:深邃冷峻、清醇雅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