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章夫 《中国西部》2009,(2):112-121
1862年,南北战争时期最大的成果之一,是美国总统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可100年过去了,平等和自由仍是美国广大黑人的最大奢望。  相似文献   

2.
兰斯顿·休斯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黑人诗人,"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他以诗歌为武器,抨击白人统治者的种族歧视政策,并通过自己的诗作,讴歌丰富的黑人文化启蒙黑人的觉悟和民族自豪感.他的诗歌创造经历了三个阶段:唯美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实验主义阶段.这几个阶段的诗作尽管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抒发黑人心声,歌颂黑人文化的美,但是所反映出的黑人文化意识形态却有了很大改变,可以看出美国黑人群体从萎靡到觉醒、从唯美到理性的过程.体现出美国黑人文化意识的变化和发展,对现代黑人文学和美国民权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黑白文化的冲突——托尼·莫里森笔下的黑人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托尼.莫里森的三部小说再现了黑人民族文化的历史、文化冲突及对黑人文化未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具有黑人民族的性格,又具有美国文化的特色。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此过程中,黑人女性作家自始至终积极地参与了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她们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随着黑人文学的发展而逐渐成熟,从不同角度不断地为黑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注入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5.
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英里森以她卓越的文学成就将非裔女性的作品推向了20世纪美国文学经典的前沿.语言作为莫里森作品的特色之一,给予我们无限的启示.莫里森通过作品清晰并深刻地表达了她对语言的态度,即语言是一个民族存在的证据和动力,她也一直为了让黑人语言重获生机而努力奋斗着.  相似文献   

6.
《中国招标》2015,(4):50-51
200多年来,美国43任总统清一色是白皮肤的男性,而在第44届美国总统大选上,奥巴马改写了历史。复杂身世白人家庭长大的黑人孩子奥巴马出生于夏威夷。父亲是肯尼亚一名黑人经济学家,母亲是美国一名白人女教师。父母在奥巴马两岁的时候分手,在父亲1982年在肯尼亚死于车祸前,奥巴马只见过父亲一次,奥巴马跟着母亲和外祖父、外祖母长大。父亲贝拉克·奥巴马是一名在夏威夷念书的肯尼亚留学生。母亲安·邓纳姆是一个白人,原本来自肯萨  相似文献   

7.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小说《紫色》是其代表作,也是其妇女主义精神的完美体现.本文通过剖析女主人公茜莉在遭受无尽的痛苦和精神折磨后,获得救赎、确立自我的精神历程中,探讨了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身份建构等妇女主义问题.  相似文献   

8.
《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黑人女性珍妮如何找寻自我并实现自我觉醒的故事。从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该如何生活到独立勇敢地与大自然抗争并向社会束缚发起挑战,珍妮经历了一个精神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9.
《所罗门之歌》 是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它奠定了莫里森作为美国当代重要黑人女作家的地位.《所罗门之歌》 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技巧,融入非洲传统文化因素,在文本中具体体现在象征和隐喻;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夸张和荒诞三个方面.作品展现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反映了黑人追求自我解放这一心路历程的现实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时期,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原因,黑人族体一直处于弱势,黑人民族文化意识也很淡薄。第一次世界大战唤醒了美国黑人的民族意识,新黑人知识分子推动了一场以复兴黑人文化和自尊,争取黑白融合和黑人融入美国社会的黑人文化解放运动。黑人作家在这场文化运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作品一方面呈现出黑人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大胆地展现黑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本文将主要探讨新黑人作家的作品如何在这场新黑人文化运动展示黑人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1.
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1961年出生于美国檀香山,他的母亲是美国人,父亲则是肯尼亚人。因为家庭的关系,他从小跟着母亲和外祖母长大。  相似文献   

12.
李自勇 《魅力中国》2010,(3):304-305
进步运动时期,美国社会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然而黑人问题却被不断边缘化而处境越来越差,但黑人并未放弃寻求改善自己处境的努力,以布克·华盛顿和杜波依斯为代表的黑人领袖各自提出了一套解决黑人问题的方案,此文欲通过对这两位具有代表性的黑人领袖的思想的分析,初步梳理进步运动时期美国黑人对自我解放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吴蓓蕾 《发展》2011,(2):159-159
1943年,美国的《黑人文摘》刚开始创刊时,前景并不被看好。它的创办人约翰逊为了扩大该杂志的发行量,积极地准备做一些宣传。他决定组织撰写一系列“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请白人把自己放在黑人的地位上,严肃地看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世界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历经沧桑,最终殊途同归,形成了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和共识."民主、公正、平等、幸福、自由、法治"成为世界各国追寻的共同价值和目标.而每个国家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也都走过不平凡和独具特色的道路. 1931年詹姆斯·亚当斯的《美国史诗》一书使"美国梦"在美国家喻户晓.这部书的主题是"让我们所有阶层的公民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国梦".但"美国梦"的实现也并非一朝一夕.1787年的美国制宪会议,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权力架构,权力在制度保障中得以互相牵制,以防止权力滥用,以保障和实现民主、自由、平等这些公民基本权利.如若没有美国内战,没有后来因反对奴隶制而被刺杀的总统林肯,如若没有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为黑人争取平等、自由权益的斗争等一系列有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历史事件,"美国梦"也许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5.
作为美国著名的黑人女性作家,莫里森在创作中恪守黑人的伟大传统,把百纳被的缝制融入到自己小说的创作过程当中。借用百纳被缝制的特殊过程以及百纳被的传统意义,解构了淹没黑人声音的、充斥白人声音的美国历史,并通过把黑人的声音加入美国历史,重建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关国历史。为美国黑人迎接未来美好生活奠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把莫里森的小说创作和百纳被的缝制过程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解读了美国当代最杰出的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j。首先揭示了黑人男性对黑人女性暴力的根源,即在美国社会白人至上价值观压抑下对其自卑心理的补偿;其次,通过对女性人物自我意识觉醒的曲折过程和男性黑人人物的思想演变轨迹的阐述,分析了沃克的写作动机,阐释了其所宣扬的妇女主义,也就是黑人妇女和黑人男性思想同时获...  相似文献   

17.
林东 《东北之窗》2008,(23):54-55
2008年11月5日,奥巴马终于赢得了备受世人关注的美国大选,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作为即将于2009年1月20日正式就职的美国新总统,奥巴马要把美军带往何方呢?  相似文献   

18.
美国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长及发展与美国黑人民族意识的成长与发展息息相关。从早期的废奴文学,呼吁改变黑人痛苦低下的生存状况,到“哈莱姆黑人文艺复兴运动”,呼吁黑人平等的社会权力,再到黑人美学、文化运动,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自身民族文化的肯定,我们能够看到黑人为自身民族发展的奋斗过程。文章从黑人文学不同阶段的主题着手,探讨了美国黑人民族意识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柴松 《魅力中国》2014,(18):297-298
美国的种族歧视历史悠久,自从1607年英国人在北美大陆建立起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黑人的血泪吏便在美国历史的舞台上拉开序幕了。从非洲掠夺来的无数黑人,被当做奴隶源源不断地运输到殖民地种植因为殖民者开发土地。奴隶制社会早已过去,可是在这新大陆上,殖民者却把奴隶制复活了: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新时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黑人不被当做“公民”看待,在这个后来独立的所谓“平等”的国家里却没有与白人同等的权利。即使后来终于获得了民权,但直到今天,种族歧视的影响也没有彻底消除。本文将简述一下美国黑人获得民权的历史过程,以期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宪政史。  相似文献   

20.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杰出的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代表作,书中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绝妙无比, 令人称奇.由于作者在小说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才使得小说平添了无穷的魅力:人物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小说寓意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