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林绍绾 《当代经济》2009,(19):26-27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最大特点体现为"四个统一,一个过渡",即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并将企业所得税税率由原33%、24%和15%统一确定为25%,统一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于2007年3月1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高票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体现了"四个统一",即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在研究重庆市外资企业税负变化前,我们先调查一下在现有税法下外资企业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于2007年3月1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高票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体现了"四个统一",即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在研究重庆市外资企业税负变化前,我们先调查一下在现有税法下外资企业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一、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创新之处在法律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四个统一”,即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其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5.
曾文华  陈雪莲 《经济师》2008,(8):178-179
新企业所得税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与旧企业所得税法相比,新税法的变化要点集中体现了“四个统一”:即内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文章就新税法以上几个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税法实现了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了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新税。  相似文献   

7.
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正在审议并拟将表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是一部事关企业公平税负和平等竞争的重要法律。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体现了四个统一:即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四个统一标志着“异税”时期行将结束。为了加快和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我国对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采取了区别性税收政策,现行税法在实际税率、税收优惠、税前扣除等政策上,对外资企业偏松,对内资企业偏紧。对一个…  相似文献   

8.
"两税合并"在经历了14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在2007年3月16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把我国现行的分别针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两部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为一套同时适用于内外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法>,实行公平税收待遇,并在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统一所得税法的必要性与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影响,以及外资企业应对的税收筹划措施.  相似文献   

9.
2008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结束了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双轨"模式的历史,统一并调整了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税前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及税收征管要求等等,本文将在介绍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同时对新旧所得税制主要差异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0.
新《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促进了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建立。与此同时,新企业所得税法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纳税人类型划分,适度降低了税率,扩大了税前费用扣除,降低了税收负担、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新《企业所得税法》标志着我国1993年以来内外资企业分别适用两套所得税制度的局面的终结,对我国建立和谐的税收征管新秩序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笔者试从新《企业所得税法》与原企业所得税制度之比较入手对新法的意义作粗浅解析,与大家共同探讨新法对修订的内容及对实务方面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届第二十五次会议对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进行了首次审议,2007年3月16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该法.在企业所得税法新旧交替之际,对"两法合并"之前外商投资企业独享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以及合并之后<企业所得税法>的"税收优惠"内容进行分析,以便从中找出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途径,推动"两法合并",顺利进行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两法”合并,实现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的统一,为内外资企业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和谐税收环境,实现了内外资企业的“双赢”。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与税收的国际规则保持一致,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走向成熟和规范的一个显著标志,成为中国税制进一步迈向国际化、法制化的新开端。  相似文献   

13.
“两税合并”在经历了14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在2007年3月16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把我国现行的分别针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两部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为一套同时适用于内外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法》,实行公平税收待遇,并在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统一所得税法的必要性与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影响,以及外资企业应对的税收筹划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企业所得税法改革,我国在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结束了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得税不统一的局面。这一税法的逐步推行,给企业的税收环境带来了很大变化。因此,企业应该在正确把握国家相关政策的前提下,进行所得税税收筹划调整,以便适应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实现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建立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这是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历史性进步。本文详细介绍了新旧企业所得税法在纳税主体、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准予扣除项目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了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对不同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实现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建立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这是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历史性进步.本文详细介绍了新旧企业所得税法在纳税主体、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准予扣除项目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了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对不同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08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结束了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双轨”模式的历史,统一并调整了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税前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及税收征管要求等等,本文将在介绍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同时对新旧所得税制主要差异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8.
内外资税收差异较大,既不公允,也不符合世贸组织惯例.两税合并是大势所趋,合并内容主要包括: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两税合并后的过渡期最长不宜超过5年;对内资企业工资实行据实全额扣除;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法取消对公益性捐赠的比例限制.在过渡期制度安排下,并税对外企影响甚微,两税并轨已是箭在弦上.本文基于公平视角对两税合并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指导思想。(1)坚持资本输出中性原则;(2)当前税收政策目标的选择应该与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3)把有效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作为税收政策的重要目标;(4)与OECD等国际组织合作,一起参与国际税收政策的调整。二、健全税收政策体系。1.完善资本输出税收政策和管理体系。对内体现公平税负、对外体现国家税收权益,充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注意遏制境内企业通过避税地跨境转股套取优惠行为,建立严密的限制政策和监管规定。2.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在统一企业所得税法时应考虑税收抵免问题;取消以注册地给予税收优惠的政策;增加外国…  相似文献   

20.
国华 《经济师》2005,(5):226-226
我国自2 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延续并执行着两套企业所得税法,即内资企业所得税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两套税法使同在中国境内的法人企业享受着不同等的国民待遇。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吸引外资给予外企的税收优惠高于内企,导致不能在国民待遇的原则下平等竞争,应在制定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中,坚持税收公平,在税率及优惠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