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推动检验检疫工作的管理创新,适应我国加入WTO后检验检疫职能转变的需要,吉林检验检疫提出了"靠民主决策,按程序办事,用制度管理,拿成绩说话"的工作原则,并以此为新的管理理念,全面推进决策、管理和用人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关于完善检验检疫证据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入境检验检疫证据制度(以下简称检验检疫证据制度)属行政程序制度范畴。目前,在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证据方面,尚无完善、统一和规范的制度。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是我国实施进出口商品检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国境卫生检疫的涉外综合行政执法管理部门,在我国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  相似文献   

3.
从行政法学的角度,提出和定义了出入境检验检疫行政处理的概念,并对如何创制出入境检验检疫行政处理程序和安排相关制度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参照"权利效率并重模式"的行政程序目标模式和"分散规定式"行政程序立法体例模式,提出了搭建出入境检验检疫行政处理程序载体的规范性文件基本框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检验检疫机构认证按行业划分属公共行政管理类,因为它属于政府行政机关.但检验检疫机构与其他行政机关相比,有十分独特的特点,因此,在认证工作中必须掌握并分析其特点及所遇到的基本问题,才能按ISO9001:2001标准要求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起到对工作质量应用的促进作用,下面笔者就检验检疫机构认证的特点及几个基本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检验检疫部门作为代表国家履行政府管理职能的行政执法机关,其工作在符合依法行政、为国把关的前提下,应放眼经济全球化,在维护国家形象和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我国各行各业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便利化的服务。检验检疫部门应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手段,快速汲取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做法,通过改进管理提升行政效能,优化服务环境,维护对外形象,推动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6.
出入境检验检疫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前言 为了适应"三检"合一新形势的需要,建立全系统规范并统一的出入境检验检疫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即应借助于现代化管理工具计算机对报验、单证审核、计收费、检验检疫、拟制证、发证、通关放行、统计汇总与分析和综合业务查询等工作实行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将人工系统转化为计算机智能化、网络化管理,使检验检疫管理工作流程化、报验工作规范化、签证业务制度化,缩短检验检疫签证周期,提高制证工作效率,保证出入境货物顺利通关.  相似文献   

7.
<正>为打造一流服务窗口,检验检疫系统内正在积极开展窗口标准化以及品牌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窗口标准化建设应与检验检疫文化互相印衬、相得益彰,它是检验检疫文化的识别系统,通过窗口这个渠道,树立检验检疫形象,扩大检验检疫知名度,取得良好社会效应。一、检验检疫文化的发展和现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已经突破了先前的传统管理模式,正以一种全新的文化模式出现。检验检疫行政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活动,经过多年的完善和发展,也处处显现出文化模式,并日渐形成独特的检验检疫行政管理文化。1.检验检疫行政管理文化的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检验检疫行政管理部门在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本部门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行为准则、文化环境、管理模式、外部形象,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总和构成了检验检疫行政管  相似文献   

8.
检验检疫效能监察亟待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验检疫效能监察是检验检疫行政机关按照法律、法规,为促进检验检疫机构准确履行职能,提高工作效率而确立的一项工作任务。以行政效能监察为手段推动检验检疫机构正确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力,对于改善部门行政管理,提高办事效率,改进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检验检疫部门承担着口岸出入境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检验检疫和监管的重要职责,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交往的快速增长,检验检疫廉政行为的机会性、复杂性和隐秘性大幅提升,预防检验检疫腐败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如何加强检验检疫系统廉政风险的防控,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检验检疫系统在"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他的人生履历没有太多的坎坷,他的工作业绩没有令人眩目的辉煌.但他的行为得到了上级领导和江苏检验检疫系统的认可,他的事迹也被越来越多的苏州外贸企业所称颂.当苏州市"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先进工作者"、江苏商检系统"十佳勤政廉政好干部"、江苏检验检疫系统"十佳职业道德标兵"、苏州市开放型经济先进工作者和苏州市劳动模范等一个又一个荣誉伴随着17载检验检疫生涯时,苏州检验检疫局吴县办事处检验检疫一科科长吴森明的生命也由此与检验检疫事业紧紧维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陈茹  陈滟 《大经贸》2003,(3):82-83
"大通关"工程涉及海关、检验检疫、边防检查等执法单位,同时还涉及外贸、外汇、交通、金融、税务等管理部门及港航、运输、中介代理等机构,是一个多部门参与的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检验检疫工作的特点,特别是"先报检,后报关"新通关制度的实施,决定了检验检疫机构处在"大通关"的前沿.  相似文献   

12.
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创新和更进,一直是检验检疫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通关新形势下,为确保进出口产品的安全、卫生、健康和环保,检验检疫监管工作必须更加到位。行政协助制度在检验检疫监管工作中的应用,就是创新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检验检疫系统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以下简称"保健中心")应用哪种管理类国际标准建立质量体系开展质量管理,以更好地保证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当前存在着不同的见解.目前,系统内有一些保健中心采用ISO 9000系列标准(以下简称"9000")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开展质量体系认证,从管理体系上起到了规范保健中心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检验检疫工作中,用先进文化武装全体职工,形成先进的检验检疫文化,构筑强大的文化动力,对于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检验检疫机关来说,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检验检疫工作质量进行风险分析,指出业务工作制度和检验检疫执法能力是保障检验检疫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同时对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工作质量风险开展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检验检疫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榆验检疫事业发展的灵魂,是理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渗透力和推动力,是促进检验检疫事业不断发展的无声力量。  相似文献   

17.
陈平 《检验检疫科学》2005,15(Z1):74-76
1前言 作为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为了确保实验室的检测服务得到管理部门、社会和第三方机构的承认,熟悉和全面理解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实验室按照17025的要求建立起自己的质量、行政和技术运作的管理体系,并持续有效地运行、改进,以兹证明实验室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并能提供正确的技术实验结果.17025包涵了ISO9001和ISO9002标准中适合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它在满足通用要求的基础上持续改进的管理服务理念,奠定了它既是实验室管理的框架、基础,又是实验室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通过总结几年来运用ISO/IEC17025的工作经验,本文就17025标准中的服务理念,谈一谈检验检疫实验室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依法施检,国家质检总局和海关总署根据检验检疫法律、行政法规确立的法定检验检疫范围,每年联合发布《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即《法定检验检疫目录》(以下简称《法检目求》),作为检验检疫机构和海关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检疫和海关监管的主要执法依据.由于检验检疫机构是进出口商品检验、动植物检疫、国境卫生检疫合并(简称"三检"合一)而来,兼有进出口食品监管和部分认证监管职能,将许多功能融入《法检目录》,使部分企业、个别学者甚至检验检疫人员对《法检目录》的认识、使用和讨论存在一些误区 本文拟从《法检目录》的法律功能,探讨其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加入WTO后,检验检疫应按照现代人力资源开发规律重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主要围绕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人力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建立了研究模型体系.并提出了检验检疫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建议研究检验检疫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客观规律,构筑检验检疫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科学体系,实现检验检疫系统人力资源效能最优化,开展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科学规律的资源整合,建立促进检验检疫系统人力资源发展平台,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可持续的发展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ISO9001标准已经应用到各种类型的组织,作为管理型检验检疫机构如何使用ISO9001标准中的要求实施管理,对管理型检验检疫机构按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审核,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管理型检验检疫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对其审核的基本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