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把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兴办和发展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工作,十多年来,这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九五”期间,全民所有制工业年均增长7.3%,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工业年均增长74%,据统计,1990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7.6%,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增长56%,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蓬勃发展,其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1989年为1%,1990年达3%,1991年上半年已接近4%,在广东、福建已近20-30%,深圳、厦门等特区已达50-60%,外商投资企业发展速度也很快,从1989年1月至1991年6月底的两年半间,全国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1.8083万家,为前十年的总和还多;协议外资金额167.5亿美元,为前十年的63.9%,外商实际投入金额85.42亿美元,为前十年的76.5%。  相似文献   

2.
郑新奇 《经济地理》1994,14(4):60-63
山东省是我国一个人口、经济大省,1992年人口达8579万,工业产值居全国前列,尤其是乡镇工业产值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近40%。在国务院社会经济实力百强县的考评中,山东占23%,仅以一县之差位于全国第二。1992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实施强县带动战略,各地、市、县先后制定了强乡、强村、强企业带动战略,使山东省城市化水平随之快速发展。1993年底,全省有建制镇979个(含县城关镇67个,不含县级市、区城关镇)、集镇(乡政府驻地)1395个,使山东省市镇数目及密度在全国名列首位,约占全国总数的18%左右,市镇人口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市黄岩区乡镇工业发展较快,2000年工业产值221.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3%,2001年突破250亿元,比重跃至95%。但东强西弱,发展极不平衡。西部乡镇地域占全区2/3以上,而工业经济总量(2000年工业产值9.69亿元)不到全区5%(3.2%),东部地域不到1/3,经济总量却占95%。东部经济是全区经济的大头,重头,如何引导东部经济从粗放型,松散型向集约型转变;如何引导西部经济;从弱到强;面临新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如何定位,这是指导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全区乡镇经济东强西弱的态势,“精东强西”战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年,福建乡镇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1997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954.7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1.8%,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62.30%;乡镇工业增加值达627.82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57.5%?出口交货值达655亿元,占全国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的9.43%,占福建全省出口交货值的67.23%;上交税金达87亿元,增长21.61%,占全省税收总收入的34.5%;实现工资总额280亿元,增长14.23%,在农民人均纯收入2786元中,来…  相似文献   

5.
“八五”是江苏省有史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年,同时也是江苏乡镇企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八五”期间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由1990年的284亿元增长到1995年的1651亿元,年平均递增率为43%,远远超过了“八五”期间全省经济增长的速度,乡镇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于1994年就超过65%,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格局。我们认为,江苏乡镇企业发展得益于外资进入,特别是外贸出口额大幅度的增长;今后的发展仍应坚持走外向带动之路。一、江苏乡镇企业外贸出口的现状分析“八五”初期,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外向带动战略.全省乡镇…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经济已开始进入重化工业阶段,2002年全国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已超过60%。长期以来以工业“轻型化”为特征的福建省,在2002年重工业开始接近轻工业比重,而且增长率比轻工业增长率高出7.2个百分点。2003年,本省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26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8.5%,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显然,本省工业已进入“轻型化”向“重型化”转变的关键时  相似文献   

7.
林文芳 《发展研究》2006,(11):60-62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工业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工业对经济的作用显著增强。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2842.43亿元,占GDP的43.3%,比1995年提高了7.6个百分点。二是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较怏。200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是1978年的124倍,年均增长19.5%,快于GDP年均增长速度7.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一、宁夏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 宁夏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同全国其他省市一样,经历了萌芽、初级发展阶段,从小到大,总体上是一个持续发展壮大的态势。特别是1994年以来,宁夏个体、私营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止2000年底,宁夏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33.2%,工业企业资产占全部资产的24.5%,销售收入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的32.9%,实现利税占全部工业品的28.6%。从业人员占50%左右。其中,2000年宁夏全区城…  相似文献   

9.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省工业规模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第15位跃居全国第4位,并连续保持10多年。工业经济由小变大,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从1979年到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份额的近一半来自工业;全省财政总收入累计的40%以上,来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的税金,如果算上规模以下企业,比重要超过一半。2011年,我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5.4%,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50.9%:工业从业人员近1600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比重约为42%;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95.9%;工业企业的专利成果占全省专利成果的70%以上。工业在我省从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基本温饱向全面小康跨越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工业的历史性地位和作用必须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如今已在我国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总产值占到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4%以上,其发展速度之快也令人惊叹,1980-1989年十年间的总产值年增长速度为27%,而同期全国平均工业产值年增长速度仅为8.8%,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不仅使广大农村改变了面貌,而且对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濒临渤海湾,是中国北方主要果品生产基地之一;其中梨、枣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的1/3以上,居全国首位。据统计,截止1994年上半年,河北果树面积已达1400多万亩,果品实际产量39亿公斤,贮藏、加工量近10亿公斤。全省果品收入约占农业总收入的15%,其中212个乡镇果品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0%以上,79个乡镇占50%以上,发展果品业已成为我省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农村奔小康的一个主要途径。预计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河北果园再增加400—500万亩,总产50亿公斤,产值(含贮运、加工)可达百亿元。因其净产值率高达80%左右,大约相当于300亿元工业产值创造的国民收  相似文献   

12.
自1979年9月广东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以来,已取得了很大成绩。截止1990年底,全省共签订对外加工装配协议14万宗,利用外资33亿美元(包作价设备)。累计收取工缴费29亿多美元,其中1990年工缴费收入6.6亿美元,占全国对外加工装配缴费的59.3%。引进技术设备超百万台(套),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企业近两万家,从业人员达140万。目前客商投资具有多元化、长期化、连片化、高档的特点。一批现代化的“制衣城”、“玩具城”、“鞋城”、“电子城”、出口加工区及“台湾工业村”等在乡镇不断崛起,对外加工装配业务正在实现一场由量到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金发 《发展研究》1991,(2):14-19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担了占绝大多数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骨干产品的生产,为财政收入提供了大量的利税。1989年福建省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上交利税28.86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54.4%,1979-1989年共上交国家利税175.49亿元,占同期全省财政收入的66.0%,1991年是“质量、品种、效益年”,如何提高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国民经济实力及企业发展后劲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1990年12月25日,《发展研究》编辑部邀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交处、福建省经委、省财政厅、省统计局工交处、省工商银行及福建省电子计算机公司、福州第二化工厂、福州棉纺织印染厂,福州华联商厦等单位部分同志围绕如何提高福建省全民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福建山区得益于“小三线”建设。工业有一定基础,且有一定技术水平。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三明,南平、宁德、龙岩四地市(以下称四地市)合计占全省76.1%,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较好,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中,采掘工业四地市占全少90.8%,原料工业四地市占全省67.5%,加工工业四地市占全省51.6%。工业设备已有一定技术水平,工业设备中,八十年代出厂设备原值四地市占全省同年代出厂的55.35%,进口设备占全省进口设备53.95%。企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大中型企业四个城市占全省39.21%,这不仅给山区开发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为山区培养了一支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才队伍。人才集结已达到一定规模,并且有一定辐射能力。特别是三明、永安、南平、邵武、龙岩这五个山区城市其人才拥有量已分别达到该地市的人才总数的37.49%、9.1%、26.61%、10.62%、33.62%,每百人口人才密度分别为6.41、1.26、2.34、1.48、2.99,特别是三明,是全省人口人才密度最高的城市。这五个山区城市已成为山区的人才集结点,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结构比较合理。山区城市不仅数量上,而且知识水平、技术水平、已同山区县产生一定的位差,具有一定的“势能”。只要善于引导即可产生开发山区人才,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经贸实践》2008,(5):49-50
建筑业一直是浙江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6年,我省建筑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到5655.7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高达35.7%(含房地产);同时占到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16.1%,已经连续5年位居全国首位。全省建筑企业2006年实现利税331亿元,已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建筑业上缴税收占全省地税收入的比例达13.8%。  相似文献   

16.
一、江苏工业结构的现状分析(一)江苏工业结构的主要特征1.工业的经济类型(所有制)结构,呈现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近五年国有经济比重有所下降。1995年,国有企业在全省工业固定资产原值、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77%、29.7%和引.1%;集体企业的比重分别为对.9%、sl%和49.2%。和1990年相比,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下降了12.7、15和18.2个百分点。2.工业的行业结构仍以加工工业为主,能源、原材料工业有所加强。加工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85%。原六大支柱产业仍居…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00年底,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已在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64345个,全世界最大的500家中的400家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企业,合同外资金额6767.18亿美元,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486.24亿美元。统计表明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华的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提高到2.06%;外商投资企业绵纳税收增长33.78%,截至1999年底,在外商投资企业就业的人数约为2000万人,占全国城镇劳动人口的近10%。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革和小城镇发展,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比如,宁波市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近10年平均每年以16%发展速度增长。1999年全市乡镇工业产值达2121亿元,企业达7.9万家,做作业人数达119万人,资产总额达1050亿元,在农村经济结构中比重占了第一位,并出现了大量工业产值“50亿镇”、“10亿村”、“亿元厂”和10亿元以上的大型集团公司。然而,由于大多数乡镇企业从一开始就不重视厂址选择,市、县、镇缺乏统一的工业布局规划,使乡镇企业出现遍地开花、重复建设、占地过多、环境恶化等诸多弊端。乡镇企业布局的合理与否,关系到一定区域内工业的投资方向和经济效果,而且对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城镇体系的完善、城镇建设、农业的全面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区域内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发生城镇总体结构的形态的变迁,因此有必要对乡镇企业布局进行规划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两年,长春市委、市政府适应新的形势,把经济工作的重心及时转移到调整结构上来,坚持整体优化的指导思想,配套推进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不断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结构调整和整个经济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93—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1997年突破500亿元,达到541.1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由1993年的30.8%提高到1997年的37.4%。特别是工业增长迅速,工业产值1995—1997年年均增长23.7%、占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也由1995  相似文献   

20.
杨志英 《发展研究》2002,(12):13-14
一、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演变趋势 在过去的五年中,福建省三次产业结构已由1995年的21.7:42.4:35.9调整为16.3:43.7:40。第二产业中工业产值占全省GDP比重为37.5%,比“九五”初期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60%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