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晋西北革命老区左云县,地处山西省北端、大同市西部的黄土丘陵区,总面积13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5万亩。垒县辖3镇6乡233个行政村,总人口1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8万人。境内具有土地广阔、煤炭资源丰富两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区建设》2006,(1):38-38
代家沟是左云县店湾镇的一个老区小山村,82户人家,318口人,总土地面积2平方公里。这个小山村,改革开放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开拓接替产业,由资源型经济向效益型循环经济转变,是代家沟实现工业化的重要途径。2002年投资300万元收购了河北省乐亭县化肥厂,又先后注资2300万元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创业者的足迹──记省乡镇企业家、大同市政协委员、左云县下张家坟村党支部书记吴兴有本刊记者陈新文走过来的人总会留下一条路,走过去的人也会踏出一条路。下张家坟村是晋西北山区成百上千个小山村中极为普通的一个,它位于左云县店湾镇的一条山沟里,全村130户人家...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位于山西省最北端,于1970年建区,北靠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南接南郊区,东邻阳高县、大同县,西连左云县,现辖7个乡镇,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总人口10.6万。  相似文献   

5.
地处塞上高原的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实施"生态胜地"建设战略,坚持不懈开展造林绿化,全县成片林达到88.6万亩,森林覆盖率45.03%,是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被誉为"塞上绿洲"。  相似文献   

6.
《中国老区建设》2012,(8):F0004-F0004
地处塞上高原的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实施“生态胜地”建设战略,坚持不懈开展造林绿化,全省成片林达到88.6万亩,森林覆盖率45.03%,是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被誉为“塞上绿洲”。  相似文献   

7.
《中国老区建设》2006,(1):40-40
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地处山西省第一个亿元乡镇——店湾镇境内,40年前这里只是一块荒凉的土地,一座破旧的古庙和一所简陋的小学。历经40载沧桑变迁,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教职员工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马文有校长的带领下,弘扬自力更生、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坚持实业兴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三次到左云县考察学习,看到左云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老促会工作有声有色,十分欣慰。左云县是大同市经济发展比较快的一个县,老促会工作也是全市比较扎实的一个县。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区建设》2006,(1):39-39
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是左云县的地方国营骨干煤炭企业。其前身为鹊儿山煤矿,始建于1958年,原设计能力年产原煤5万吨。1984年工矿企业改革以来的20年,特别是1990年后,在矿工出身的党委书记、董事长谭仲茂的带领下,鹊儿山煤矿实现了由单纯生产型小煤矿转变为集生产、洗选、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左云县优秀民营企业家常占明,多年从事乡办煤矿的经营管理工作,为全乡的煤炭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得到了许多相应的荣誉。他利用个人积攒的资金,在内蒙等地投资创办企业,扩大了资金积累,成为左云县民营企业界的名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老区建设》2006,(1):33-33
左云县位于山西省西北边陲,晋冀蒙三角地带,隔古长城与内蒙古接壤,区位重要,历史悠久。春秋时为北狄白羊牧地,战国时赵国置武州塞,秦时属雁门郡,汉代设武州县,元朝属山西道大同路,明永乐元年置大同左卫,清雍正三年改称左云县。这里是历代屯兵的边塞重镇,兵家必争之地,距县城周边30公里有历史上名的宋代金沙滩古战场、世界化遗产大同云冈石窟。  相似文献   

12.
全省发展县域经济经验交流会于1996年8月22日在左云县召开。左云县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受到孙文盛省长、彭致圭副省长、省体改委吕日周主任、冀安信副主任及与会代表的一致高度赞扬,被省体改委树为全省发展县域经济的样板。为了更好地推广左云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更大力度地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向前发展,本刊特发表如下一组文稿,介绍他们的做法与成绩,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给市民创造一个休闲好去处,左云县今年投资1.27亿元打造十里河生态园,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十里河是左云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近年来,由于河床干涸,成了县城的垃圾堆积场。为改变这一面貌,该县今年投资开建+里河生态园建设工程。该工程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主要进行河道治理和建护;  相似文献   

14.
省体改委并参加会议的全体同志们: 省体改委在左云县召开发展县域经济经验交流会,大家一块研究商量兴县富民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有残疾人249万,占总人口的6.69%,比全国高0.35个百分点.其中,听力残疾79.8万人、视力残疾29.4万人、智力残疾16.7万人、肢体残疾59.8万人、精神残疾17.2万人、言语残疾3.1万人、多重残疾43万人;农村残疾人1723万、城镇残疾人76.7万.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平江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县之一,近几年来,该县劳务输出经济异军突起,成为强劲的经济支柱产业,是全省劳务输出大县。一、劳动经济的现状及特点平江县土地总面积41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1.6万亩,占总面积的11%。全县总人口99.7万人,农业人口89.5万人,农村劳动力43.99万人,富余劳动力达27万人以上。目前平江的劳务输出已初具规模,据劳务输出部门测算,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22.3万人;其中在外务工劳动力达15.6万人,其中贫困人口约6万,年劳务收入16个亿,已连续10年被省、市评为劳务输出先进县,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劳务经…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老区建设》2006,(1):37-37
地处塞北土石山区的左云县水窑乡,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八路军一二○师宋时轮支队转战的革命根据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水窑乡人民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实现了由贫变富、共同富裕的历史性转折。2004年,全乡国民经济总产值达到3.9亿元,人均产值达到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94元;上缴各种税费3396.44万元,人均贡献8290元。先后跨入山西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镇行列,被大同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宽裕型小康乡”。  相似文献   

18.
郓城县是一个人口大县,总人口117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7万人,城镇就业人员5万人;农村劳动力51万人,就地务工33万人,外出务工18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8000人。  相似文献   

19.
六盘水市金属回收公司现有职工41人,其中退休职工7人,停薪留职、待岗职工8人,在岗职工26人。企业资产总额42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299万元,流动资产127万元,长期投资5万元。1997~1998年的经营情况是:1997年商品销售收入34万元,1...  相似文献   

20.
巴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与陕两汉中和四川广元、南充、达州接壤,辖巴州、南江、通江、平昌一区三县,188个乡镇,1.23万平方公里.巴中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大市,全市总人口398.57万,其中农业人口328.92万人.农村富裕劳动力近100万人.2008年全市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11.5万人,其中向外劳务输出97.7万人,外派劳务722人,实现劳务收入51.8亿元.同比增长8.6亿元,增长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