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吴仕逵 《英才》2008,(3):108-109
真话逆耳,很多人不爱听,说真话被杀的就不少,人们只相信他自己愿意相信的。有的企业家想通过说谎来改变世界。有的人说谎确实改变了世界,因为谎言重复了不只一千遍,但有的人说谎只改变他自己一个人——除了他,谁都不信。  相似文献   

2.
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一个人敢说:我从没说过谎!因为也许他正在说的这句话就是一个谎言。从小时候能听懂别人讲话起,每个孩子就被父母教导:好孩子要诚实。但是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听到或是说出这样的谎言——它是刻意的编造,却是深切的爱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人人都渴望诚信,厌恶欺骗,但是,为什么欺骗仍然不断呢?有趣的研究发现,人类天生就会说谎和欺骗。有学者戏谑地说,自从亚当因为毒蛇的谎言而偷吃了禁果之后,谎言就成了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不过科学研究也发现,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看,欺骗也是  相似文献   

4.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标,都有自己的追求。有的人追求名誉,有的人追求地位,有的人追求金钱,有的人追求事业——“人活着,不能没有追求,不追求事业,是苍白的人生。”刘礼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事业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15年创业,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把整个  相似文献   

5.
看到同事大刘在公司群里留言要来公司上班,我们顿时如临大敌,都纷纷劝老板,有的说:"千万不能让大刘来上班,如果他来了,我们就麻烦了。"有的说:"大刘来上海,我不反对,但是我反对他在我们公司上班。"更有的说:"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就别叫他过来上班了,在外面又不是招不到人,再招一个就是了……"  相似文献   

6.
记得一位诗人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就是一个离开了我们,却还活在神州大地、活在三湘四水、活在机要交通员心中的人.在节日的欢乐里,在学习的思索中,在执行任务的征途上,我们便时时想起他.  相似文献   

7.
当一些人努力追求“政绩”的时候,有的人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全心全意地为百姓谋利益。周国知就是这样一个好干部。他说:共产党人的功德碑,应该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对著名的演员夫妻,生了一个小有缺陷的女儿。这确实不无遗憾。可是,这世界上没有一点遗憾的人,能有几个?有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这一缺陷烦恼沮丧,觉得自己这一辈子算完了。一位老师开导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向命运挑  相似文献   

9.
我认为家长给予孩子最重要的是时间。有的家长说。自己早上6点出去,晚上12点回家,辛辛苦苦就是为了送他到最好的贵族学校去。但这一切并不是最好的家长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10.
梁平  李燕 《上海企业》2006,(Z1):52-54
一日,与朋友闲聊,交谈中,他一口一个"工作累",一口一个"压力大",整个人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让人好生同情.细问才知道,他时刻被一条鞭子抽着,而这条鞭子,就是他所供职公司实施的绩效考核和末位淘汰制度.他说,这个制度已经让很多人失去工作了,如果自己不努力做,不多创造业绩,也许下次该走的,就是我了.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吕谏是作家,他说他不是,他说自己就是一个业余爱好者,业余总得充实生活;有人说吕谏是经济学者,他说他不是,他说自己仅是一个经济喜爱者,生活总得懂得经济;有人讲吕谏是渠道营销专家,他说他不是,他说自己是一个营销业务员,在营销专业是为了家人,生活过得更好!  相似文献   

12.
王瑞红 《人力资源》2007,(23):76-77
一辈子没有说过谎的人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曾出于某些目的,偶尔撒些小谎。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谎言都意味着恶意的欺骗。善意的谎言里蕴含着智慧和人情,常常使人如沐春风。你会智慧地"撒谎"吗?你能用它化干戈为玉帛,让自己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吗?  相似文献   

13.
一开场,翟金涛就说:自己是技术出身的,在做保险之前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就是结婚,也是老婆先追的他。但现在的翟金涛却是自信十足,谈笑风生。他说,自己很感谢保险,是保险改变了他的性格,他的保险做得很快乐。  相似文献   

14.
大度读人     
正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学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相似文献   

15.
北漂的父亲     
何春华 《乡镇论坛》2011,(23):38-38
父亲是一个水电工,在北京跟着一家装修公司四处给人装修房子改水改电。我也在北京读书。怏放寒假的时候,我准备找父亲商量买票的事,想和他一起回老家过春节。打父亲的手机,打不通,我心里有些慌,不知道怎么回事。于是,我就给包工头打电话,包工头说:“你爸在工地干活呢。他的手机从衣袋里掉下来,摔坏了,这两天忙,  相似文献   

16.
如果我们真的需要找一个中国青年励志的典型,那面前这个有着中国农民才有的“破锣嗓子”的男人就是不二人选。因为就是这样一个换身衣裳就能下地插秧的人在自己36岁时,也就是1985年,选择携着家眷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读书;第二年,他15岁的儿子也考入了这所大学,父子俩成了校友。也许,在如今繁华而浮躁的都市生活中,只有他这样习惯“慢慢成功”的“最实干的海归”才是我们的标杆。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有的五种价值取向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那么,什么是价值取向?直白地说,就是一个人最看重的是什么。好的东西是人人都喜欢的,但诸多好东西不能兼得,只能选择其一,他选择的是什么,就是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劳动月刊》2012,(2):50-52
“有这样一种人,别人对他说,知识改变命运,他就去努力学习,可是有知识和有智慧是两码事。又有人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就努力去和现实抗争,可现实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改变的。多惨多悲剧!我就是这个悲剧的人。”尤欣态度很悲观地说。一个家暴老公、一个迷信加无作为的婆婆和一个手脚不干净的大姑子,就连亲生父母也有几分“极品”,这些...  相似文献   

19.
每个企业都有文化,也可以说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就象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思想都有他的性格和思维习惯一样。有的人性格适合于形势,思维习惯适利于成功,所以他成功了。企业文化也一样,企业文化不是创建,因为他本身就是存在的,只不过没有被你提炼、引导,杂乱无序的它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阻力或者是没有形成合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0.
构建全面的保障型社会是大势所趋,而消除对社会福利的种种误解则是实现这一切的前提。福利社会的本质不是富人养穷人,也不是公民让国家养着,而仍然是自己养自己,在福利社会,国家的作用只不过是为公民能够更好地养自己作出了一个科学系统的规划而已。流传最广的一个误解就是"福利社会是富人养穷人",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福利社会仍然是自己养自己,而不是富人养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