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五”时期,我省工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迈上新台阶,为加快发展、奋力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1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拉动作用更为明显,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373.5亿元,占全部工业比重75%,增长22.7%。  相似文献   

2.
六安市规模SE业取得了连续数年全省各市增幅排名之首的骄人佳绩。SE业总产值也由2006年296.9亿元,提高到2007年421.96亿元,工业经济对六安市GDP的贡献率由2006年的26.37%,提高到2007年的28.57%;2008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实现252.83亿元,工业经济对六安市GDP的贡献率36.36%。然而与此同时六安市工业经济内部发展速度严重失衡问题(即规模工业高速发展与规模以下工业发展速度偏慢)越发突出的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凯宣 《中国经贸》2003,(7):28-29
1998年元月,凯联集团诞生在党的十五大的春风中。经过四年多的拼搏.与成立之初相比,集团销售收入从56亿元提高到90.12亿元.利润从1.4亿元提高到1.93亿元,利税从62亿元提高到7.86亿元,工业增加值从17亿元提高到20.3亿元.占青岛市的比重分别由1998年的3.3%、2%、5.1%、4.2%提高到2001年的5.2%、6.3%、7.4%、5%,居中国企业500强第249位。  相似文献   

4.
王国定 《浙江经济》2006,(12):54-55
今年以来,宁波市鄞州区经济运行呈现平稳态势。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0.2亿元,增长23.2%,实现销售收入189亿元,增长19.8%,利润12.1亿元,增长22.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188.93分,名列宁波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自主创新步伐加快。1-3月份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销售、利税分别为90.8亿元、85.3亿元和1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9%、31%和27.1%,产值比重占全区工业的比重上升到21.8%,以电子信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进一步形成。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投资结构得到优化。1-3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7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钟平 《广西经济》2006,(6):34-36
“十五”期间,尤其是2003年自治区提出“三点一面”工业布局发展战略以后.桂林把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工业发展,不但实现了量的扩张,而且实现了质的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2003—2005年,全市工业产值年平均增加100亿元,2005年达507.2亿元(见图1)。“十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幅始终保持领先GDP的高位运行增长态势,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13.6%,增速快于CDP'2.5个百分点,比“九五”时期高1.5个百分点,特别是2005年同比增幅达2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幅达25.4%;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九五”期末的26.3%提高到“十五”期末的33.5%,增加了7.2个百分点;有力地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市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从2000年的32.9:30.9:36.2调整为2005年的24.3:39.3:36.4,第二产业增加8.4个百分点。“十五”期间规模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以年均10.2的幅度屡创新高,2005年达146.81,较“九五”期末提高51.2(见图2)。与“九五”期末比,“十五”期末规模工业总资产贡献率11.4%,提高4.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5.4%,提高了2.3个百分点,2005年实现利润12.8亿元,增加了2.6倍,资金周转2.0次,提高了0.9次,劳动生产率7.67万元/人,提高了1.2倍;规模企业由2002年的448户扩大到2005年的590户,3年增加了100多户。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75.14亿元,同比增长26.0%。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97.52亿元(按与经济普查衔接的方法测算,下同),逼近100亿元,较“九五”时期末翻了一番多。“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导作用明显,县域工业呈快速增长之势,非公有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国有企业改革与引资嫁接结合成效显著,产品创新成绩突出,工业结构在发展中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6.
李华君 《广西经济》2005,(12):52-52
来宾自2002年成立地级市以来,工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是工业高速发展。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2.17亿元,比2002年增长57.4%;完成增加值30.43亿元,比2002年增长63.78%。二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4.15亿元,比2002年增长4.4倍。2004年,全市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创历史新高,14项主要指标有8项排在全区前三位,  相似文献   

7.
一、第二产业是天津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第二产业中,①工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完成增加值1436.73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全部工业总产值5763.93亿元,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95.64亿元,增长26.5%;完成总产值5375.09亿元,增长31.8%,比上年增长1325.48亿元。②重工业增速和比重继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重工业增加值1081亿元,增长29%,完成总产值4085.73亿元,增长36.2%。完成轻工业增加值31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完成总产值1289.36亿元,增长19.4%。重工业、轻工业产值比例为76:24。③优势产业带动作用突出。六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97.7亿元,增长35.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6%,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7%。  相似文献   

8.
浦北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区位优势,优化环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县域特色品牌,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1—4月份,该县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4.29亿元,同比增长32.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5.14亿元,增长38.06%,提供税金2150万元,同比增长16.35%,实现出口交货值2.47亿元,增长37.78%,全县各项存款余额29.69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37元,同比增长8.24%。  相似文献   

9.
“十五”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为契机,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工业经济实现迅猛发展,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全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4.2%,利税年均增长44.9%。预计200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0亿元,利税9.3亿元,分别比“九五”末增长5.63倍和4.35倍。  相似文献   

10.
《上海经济》2014,(11):76-76
与去年同期相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增加4.3%,进出口总额上涨6.8% 2014年9月,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845.57亿元,比去年同月下降0.1%。1-9月,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为23927.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6%。1-9月,本市固定资产投资3914.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3%。  相似文献   

11.
李兵 《广西经济》2007,(9):52-53
一、马山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马山县现有工业企业2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这些企业主要产品有水泥、机制糖、小钢磨、硅锰合金、酒精等。2006年以来,马山县深入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攀升。2006年,马山县工业总产值完成8.46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5.60亿元,同比增长21.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4亿元,同比增长15%。从今年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看,增幅较大,排位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工业的概况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已成为深圳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从1979到1993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约321亿元,工业企业由200家增至1万多家,工业总产值由6000万元增加到487.68亿元(1990年不变价),增长了800倍,平均年递增61.38%。1993年工业增加值为168.65亿元,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79年的11.61%上升到1993年的40.8%。14年来,工业为深圳市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25亿元,上缴税收累计86亿元。在来料加工业务中,外商提供的机器设备价值约110亿元,“三来一补”工缴费累计总额25.54亿美元。 2、在全国确立了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日前,工信部公布,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0601亿元,同比下降3.1%,实现利润2191亿元,同比减少1302亿元,由去年同期增长16.5%转为下降37.3%。企业亏损面扩大到四分之一。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5.3%,比去年1~11月扩大7.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343亿元,同比增长36.6%。  相似文献   

14.
一、柳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十五”期间,柳州市经济增长总量快速扩张,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328.32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660.82亿元,2005年预计超过800亿元,年均增长19.5%,预计“十五”期间累计将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748亿元,是“九五”期的1.9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州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富裕农民,发展江州”的发展战略,坚持“借市兴区、工业强区、招商富区”的发展思路,积极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第一产业稳定增长,以特色农业为代表的高效农业快速发展,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为增强,基本建成科学农业示范区和整建制农业机械作业示范区。第二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制糖、水泥等传统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一批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正在发展。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超市、专卖店、连锁经营等现代商业经营形式迅速发展;电信、邮政和金融保险等产业不断壮大,房地产、信息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开始起步。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40.02:28.9:30.9调整到2005年的34.3:28.6:37.1。2005年江州区生产总值3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财政收入2.8亿元,增长1.5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91亿元,增长13.24%。工业增加值7.56亿元,增长26.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品零售总额5.52亿元,增长11.63%。新增城镇就业53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14元,增长10.72%;农民人均纯收入2536元,增长9%。  相似文献   

16.
德保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全县辖12个乡(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是边境地区靖西、那坡县与百色右江河谷相连接的咽喉要道。近年来,德保县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广西县域经济十佳县”,2008年被评为“广西县域科学发展进步县”,2009年上半年,全县完成GDP11.76亿元,同比增长2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0亿元,增长89.0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98亿元,增长39.6%;财政收入完成1.8936亿元,增长4.97%,实现了县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你追我赶的新一轮县域经济发展大潮中,如何发挥优势克服困难大力发展工业,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昭平县按照贺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业并举,工业优先,夯实基础,做大总量”要求,加快建设“三区两带”,突出抓好园区经济、通道经济、特色经济、循环经济,强势推进“三化两业”,经济运行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2005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2.68亿元,同比增长31.7%;完成工业增加值7.46亿元,同比增长3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7亿元,同比增长15.5%;  相似文献   

18.
天津滨海新区工业基础雄厚,增长潜力巨大,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制造业的规模。1994至2007年,新区工业总产值由213亿元增加到3750亿元,年均递增27%;工业增加值由68亿元增加到1040亿元,年均递增25.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新区工业的比重达到42%。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隆林确立并坚持走以水电为基础,以有色金属冶炼为龙头,铝电结合经、硅电结合、矿电联动的特色工业发展路子,以资源型为主的工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工业总产值从1995年的1.76亿元提高到2000年的4.47亿元,实现了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的历史性突破。到2008年工业生产总值达24.7324亿元,占全年全县生产总值的59.35%,在隆林整个工业经济中,除了水电以外,铝工业占有重要的比重。  相似文献   

20.
《上海经济》2010,(6):77-77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增长31.0% 1-4月份,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886.48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31.0%。轻工业完成1884.63亿元,增长19.3%;重工业完成7001.85亿元,增长34.6%。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95.35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2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