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八个区域的面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是近年来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和面板协整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中国八个区域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检验,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了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7年,全国电力消费水平逐年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八个区域的电力消费虽有差异,但总体来看,资源禀赋相近的区域电力消费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娥 《特区经济》2009,(10):287-288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石油消费量不断增加。本文分析了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选取1980~2007年的数据并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对中国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1953~2004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石油消费量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原因;1978~2004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同样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费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建立统计模型,对山东省1985-2009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山东省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存在从能源消费总量到经济增长的单项因果关系和从煤炭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项因果关系;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协整关系。结论为解决山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协整理论和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对北京私人小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协整关系检验,并分析其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私人小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协整关系,且经济增长是私人小汽车消费的单向Granger原因,而私人小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基于实证结果得出私人小汽车消费增速回落并不会显著引致经济增长增速回落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基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研究了1978-2006年陕西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陕西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且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由此得出结论陕西省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高耗能为基础的能源依赖型模式,能源消费的增加推动了陕西省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巴西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采用多变量分析框架,检验巴西在1977—2006年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与此同时,能源消费是事关环境保护的大问题。能源消费,特别是传统能源的消费会产生较大的碳排放量,从而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本文同时分析了巴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通过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关系的分析,文章最后为巴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的同时分析了巴西经验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根据苏州市199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苏州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表明:苏州市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苏州市的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也存在协整关系,但苏州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苏州市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苏州市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苏州市的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自国务院批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成立中国电力监管委员会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开始由垄断走向竞争。采用Chow预测检验和递归最小二乘法中的一步预测检验对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长期协整关系中的结构性变化进行研究,进而对电力体制改革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2002年是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长期关系出现结构性变化的关键年份,电力体制改革对提高电力生产和利用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冉启英  李莉 《特区经济》2013,(1):111-112
本文利用新疆1978~2010年的年度数据,采用协整分析理论对新疆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即能源消费每增加1%,GDP将增加0.781273%,提高能源效率是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运用协整分析与状态空间模型对1980—2012年重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重庆能源消费增长的本质是由经济驱动即是诱致能源需求型;状态空间模型估计较好地估计了1980—2012年重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处于较高水平,当GDP每增加100亿元,将有64.444万~64.454万吨标准煤能源被用于消费。基于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利用1978——2008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对宁夏进口、出口、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宁夏进口、出口、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出口和进口都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经济增长是出口和进口的Granger原因;投资和消费均与经济增长构成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53-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间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Chow检验结果表明1978年的因果关系没有发生变化。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长期内,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而在短期内,只存在GD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疆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疆经济的增长,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采用1990年-2008年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新疆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并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新疆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动态分析,进而在研究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协奎  姜丹 《特区经济》2012,(8):187-189
本文从基础设施的不同功能出发,以经济性、生活性、社会性来划分北部湾地区城市群的基础设施指标,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1990~2009年北部湾城市群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之间有正向协整关系,其中社会性和经济性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显示正向协整关系,生活性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是负向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利用协整理论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研究了1993—2012年甘肃省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有:(1)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远大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在短期内,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2)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是双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是单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是单向因果关系;(3)从短期看,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均会带动能源消费增长,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均推动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产业结构有负向影响,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妙志  尹冰 《北方经济》2008,(10):68-69
本文以浙江省为例,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合1985--2006年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浙江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单项因果关系。就短期影响来看,能源消耗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但这种制约效应会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减弱。  相似文献   

17.
“金砖四国”的碳排放、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1-2008年数据,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金砖四国的碳排放与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相互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各国的碳排放与各种能源消费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中国的碳排放与GDP负相关,而其他三国均是正相关;短期来看,煤炭消费是影响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碳排放的一个重要的共同的能源消费因素,中国、印度和巴西的经济增长均是导致石油消费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因果检验技术分析中国1981-2004年装备制造业进出口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出口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装备制造业的出口带动了经济增长。这一结果的政策启示是:中国要从一个传统制造业国家升级成为现代制造业国家,可以从引导装备制造业入手来引领产业结构的提升和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单位根.Johansen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检验了十四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效应,结论认为: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显示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长期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进一步得出,高等教育经费、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双向因果关系,而在校学生人数和专任教师数与经济增长之间只是单向因果关系。本研究结论将对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利用天津近代1894~1948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显示,长期而言,工业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之间构成了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分析方程显示,在长期内,对外贸易增长可以显著地促进工业经济增长。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对外贸易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进一步说明了对外贸易可以带动工业经济增长,这是天津近代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