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跨世纪时期经济地理学面临的任务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中共中央提出在本世纪末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战略决策以后,全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全社会改革与发展的中心环节。在这种条件下,经济地理如何发挥学科优势,适应新形势需要,在跨世纪时期完成历史赋予的艰巨任务,成为事关学科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之一,应引起地理学界的足够重视。1 市场经济对经济地理学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论新经济形态下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人力资源为依托,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新的经济形态已走近我们。新经济形态使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成为可能。为适应新经济形态,经济地理学要重新确定研究对象、问题和任务,构建现代经济地理学体系和范畴,以指导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3.
50年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建国50年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本着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规划和理论总结,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学咨询,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地理学人才.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理论和方法研究获得了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关系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经济地理学发展不仅与人文地理的其他分支交互发展,并从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内吸收营养。文章通过历史性地考察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关系,尝试探索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考察发现:古典经济地理学时期,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相互交织、彼此影响;1930、1940时代到1970、1980年代,经济学引领经济地理发展,而经济地理学者没有对主流经济学产生重大影响;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期,经济地理学吸收经济学相关理论,实现了文化、制度和关系的转向,同时主流经济学则出现了地理化趋势,出现了新经济地理学运动。1980年代以来,演化思想在经济学界逐渐兴盛起来,演化经济学理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重视,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地理学家接受了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开始尝试构建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演化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和经济学的下一个交叉点。 相似文献
5.
6.
知识经济被誉为世纪之交人类社会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能正确处理好发展知识经济与推动经济增长的关系,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实现跨世纪的战略目标,本文探讨了知识经济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7.
Ottaviano将企业异质性引入新经济地理学中,建立了一个异质性两企业、两区位空间选择模型,为“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该模型以企业异质性和垄断竞争为切入点,分析了企业生产率差异与集聚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8.
经济地理学近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分析和评价了国际经济地理学界新近出现的一个新方向:来自经济学的新经济地理学和来自地理学的经验地理学有组织地交流和合作。讨论了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特点及其存在问题。这些新变化对经济地理学的可能影响包括:不同观点融合将进一步加强,经济地理学地位会明显提高,前瞻性研究成果有望逐渐增多,新的经济地理学学派有望出现。对我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启迪包括:科学地研究新经济地理学,正确对待学术研究的流派,在拓宽视野基础上求专精,培养严谨的分析习惯。 相似文献
9.
人文—经济地理学作为交叉学科,在我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其过程中也存在三大分异现象。为更好更快地促进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来自全国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带头人围绕"人文—经济地理学未来发展"这一问题,广泛交流了各自对未来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性思考,探讨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如何在为国家、地方和部门服务的同时,促进学科发展。通过热烈讨论,会议最终明确以下两大学科发展方向:一是,人文—经济地理学应以地球表层自然圈层和人文圈层相互作用的时空规律为科学命题,以解决地球表层不同空间尺度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导向来构建自身科学体系;二是,人文—经济地理学要在社会应用体系中有凸显其科学价值,广泛开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为社会发展做出具有显示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由经济学倡导的“新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兴起使西方经济地理学面临重大挑战。也揭示了西方经济地理学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目的是评述当前关于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动向、问题与有关争论。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制度转向与区域发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近年来,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转型和全球化,资本主义进入了制度重建的新阶段,社会科学日益重视“制度”因素的作用。经济地理学强调制度、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文章深入分析西方学者提出的制度转向、制度厚度概念及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理论评析,并简要探讨对中国区域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趋势与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科学发展的现代趋势:高度分化、强调综合、多学科交叉、科技经济一体化;形成多层次的结构体系、科技超前发展、基础理论地位上升、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文章认为学科交叉是经济地理学的生命.学科理论滞后、层次结构不完整、宏观与微观脱节、对方法论的研究较薄弱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及其战略咨询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近10多年来,我国经济地理学发挥了交叉学科的优势,在国土开发战略研究、国家和重点区域的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完成了一系列重大任务,发挥了独特的战略咨询作用。文章就继续强化这一方向提出了若干理论和实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克鲁格曼、诺贝尔经济学奖与经济地理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学思想从贸易理论与区位理论相融合,从规模收益递增、要素流动和运输成本揭示空间集聚,从历史、预期和路径依赖揭示区域发展路径,以量化模拟研究区际关系等四方面进行了分析.从研究视角、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三方面分析了克鲁格曼创新研究对经济地理学的启迪.从学科社会地位、研究范式和发展方向三方面分析了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17.
18.
知识经济下广东区域结构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广东经济发生转型,经济结构逐步合理化和高度化,与此同时,区域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文章指出了这些变化趋势;为适应这种变化,广东在区域发展政策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