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会计情缘     
我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村会计。小时候,我觉得父亲的职业很伟大、很高尚。每当父亲在家中算账时,我便扒在桌子旁边看得出神,只见父亲紧皱眉头,口中念念有词,手指飞快地拨着算盘。我当时想,要是我会打算盘,那该多美呀。在高考填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财会专业。如愿以偿后我便努力学习会计和计算机知识。因我的名字和“账簿”音相似,同学们便叫我“账簿先生”,我的心里美滋滋的,看来我和会计真的是有缘分。毕业后,我在乡农经站从事会计工作,这时才发现村级会计与企业会计、商业会计有很大的不同。我便向站里同事们请教,向书…  相似文献   

2.
我毕业后分配到镇农经站工作。每到村会计集中办公那几天,我都会忙得不可开交。开始是盖审讫章,然后是会计业务的指导,最后,还要帮助村会计调平账目。一会儿这个让帮他打打算盘,一会儿那个又让帮他装订凭证。有时为给会计讲一笔业务的具体核算,累得我口干舌燥,为帮会计调平账目,我们常常嘴里念着数,手中拨打着算盘,一直忙到天黑。时间长了累得手臂发酸,但心底却是美滋滋的甜。我就在这清脆的算盘声中与会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镇经管站有3名人员,我是最年轻的,同事们经常亲切地喊我“老牛”,叫我“小兄弟”,说我像孺子…  相似文献   

3.
黎会计就要下岗了 ,这几天他寝食不安 ,也很纳闷 :我老黎都年近花甲了 ,用我那不曾换过的算盘为农村集体算进算出了几十年 ,现在却要和它分手了。黎会计十六岁时被村里的老会计看中 ,当上了“小黎会计”。那阵子 ,高兴劲“呛”得他几天没合眼皮 ,他梦想着有一天坐上老会计的位置 ,挑起村里的大梁。他遵听老会计的教诲 ,没日没夜地练算盘、盘凭证、学账务。出乎老会计所料 ,不到半年 ,小黎就能三下五除二地把村里的账做得像模像样了。老会计感到很欣慰 :“我年纪大了 ,这村里的算盘往后就交给你了!”小黎如愿地拿到了村里的算盘 ,当上了村会…  相似文献   

4.
老爸是名会计,一名响当当的会计。从“大锅饭”年代当村会计到改革开放年代当主办会计,屈指一算,老爸的会计生涯已三十来个年头了。在这风风雨雨三十年,老爸在工作上像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换来了几十张大大小小红的、黄的“安慰”纸,它们成了老爸三十年所付出后得到的业绩成果见证。三十年了,老爸身边的领导、同事不知换了多少,身边的账本、公章、算盘也不知换过多少回,惟有老爸那颗爱这行、干好这行的会计心没有变。三十年来老爸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工作时,老爸就端坐在那张老式办公桌前,用那双粗壮的…  相似文献   

5.
慈母会计情     
在我刚记事的时候,母亲就是生产队的会计。每到晚上,我经常看到母亲坐在灯下,一边拨着算盘,一边写写算算。静静的夜晚,倾听着清脆的算盘声,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醒来后,母亲依然坐在那里,脸上虽然带着一丝倦意,可她还是那么专注,那么投入。从那时起,我就感到:做一名会计是很辛苦的,我从心里敬佩做会计的母亲。上小学以后,母亲为了培养和锻炼我的能力,就开始教我背珠算口诀,打算盘,并帮她计算数字。有时,我算了几遍,可是每次算出的结果都不一样,就显得很不耐烦,母亲见此情景就教导我说:“干什么事都要细心,要有耐…  相似文献   

6.
孩提时代,本家大爷是队里的会计,他有一把老式算盘,每当看到大爷用那粗糙的大手拨弄得算盘珠子噼里啪啦直响时,我总是托着两腮静静地坐在一边,那粒粒滚圆的算盘珠子像一个个听话的音符在上下跳跃,仿佛在演奏一支优美的曲子.望着大爷醉心于算盘旋律的神情,心里甭提有多羡慕,心想我长大了也要当一名会计!  相似文献   

7.
也许今生与会计这一职业有不解之缘吧!继父亲当了一辈子村会计之后,如今我竟子承父业,也做了一名村办企业的主管会计。一家子相继出了父子两个会计,令许多人羡慕不已。这时,凡认识我们父子的人都会亲切地称父亲为“老会计”,称我为“小会计”。小时候,父亲挑着油灯在方桌上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算账时,我就会好奇地手托双腮,专心致志地看父亲如何做账。时间一长,耳濡目染,我脑袋瓜里便向往起将来有一天也要做一名会计的念头。以后,随着文化知识的日益提高,我不甘心在一边当“旁观者”了,有时我也加盟进去,帮助父亲打算盘进行核对,抄录、填写…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村会计安斌我是一名村会计,两件东西最珍惜,笔是心爱的犁耙,帐是耕耘的土地。犁出沃土筑堤坝,汇聚了丰收的欢喜。我是一名村会计,我的生活不孤寂。数字与我常相伴,算盘与我最亲密。血液里溶进《会计法》,农户、集体装心里。我是一名村会计,一身汗水两脚泥...  相似文献   

9.
从能辨认算盘的那天起,我家的墙壁上就挂着一把虽破旧但中间几排珠子却又整齐又光亮的算盘,常看到当了多年村会计的父亲从墙上取下算盘,慢慢地戴上老花镜,小心翼翼地拨动珠子,动作是那么地迟缓,嘴里还时不时地冒出几句口诀。尽管没能实现“算盘一响家增钱粮”,但从母亲欣赏的目光中,我觉得父亲有多么的了不起,毕竟那时家里有算盘的没有几家,能打算盘的又有几人呢?后来,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一个穷乡僻壤的乡镇担任农经干部。当乡政府文书非常歉意地领我走进办公室兼宿舍时,映入眼帘的是空荡荡的屋子,唯有一把缺齿的老式算盘斜斜地挂在墙上。我…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爸爸是一位农村老会计,那架老算盘已陪他走过风风雨雨31年。如今,爸爸已从会计岗位退了下来,可他还是舍不得扔掉那个破旧不堪的老算盘,还把它当宝贝似地挂在墙上。对此,我颇为不解。记得前些年的一天,村里来了一位南方人,他沿街叫卖计算器。我叫住了他,一打听,一个小型电子计算器才5元钱。我就动员爸爸:“你的老算盘也该退休了,再说如今什么时代了你还用老算盘!买个小型电子计算器又快又方便!”那南方人也随声附和。爸爸瞪了我一眼,“小孩子家,懂什么!会计扔掉算盘那还叫啥会计,再说我这老算盘也挺管用的。”我暗暗笑爸爸老脑筋。…  相似文献   

11.
子承父业     
我的父亲是个任职多年的村会计,是他教会了我打算盘,也是他让我明白了为人处世,还是他使我踏上了会计之舟,成为现在的一名经管干部。回想起来,父亲的算盘打得又准又快,他的所作所为是我做人的榜样。父亲从上世纪60年代就在生产队当会计,一干就是20年,记得在70年代初期,队里分粮食算工分,年终决算收益分配,父亲忙前忙后,可当时并不为全体村民所理解,因为那时还没有财务公开制度,有的村民认为父亲业务精,更容易“搞鬼”,便捕风捉影到公社告状,公社一连查了8天,但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样一场风波平息了。80年代,我高…  相似文献   

12.
小时候,看着将桌子上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的人,我简直羡慕和佩服得不得了,那时候就想着长大以后一定要当一名会计。初中毕业后,我报考了中专。虽说所选的都是“财务会计”专业,但事与愿违,我却上了另外的专业。毕业之后,我却与会计重续旧缘,被分配到彬县龙高镇农经站工作。  相似文献   

13.
无悔农经人     
我的一生和农经有缘。高中那会儿业余时间就爱打个算盘,高中毕业就被乡亲们选为生产队会计,大包干后从事村会计,1989年到乡农经站工作,成了农经战线一员新兵。我的良师是《农村财务会计》,她是我成为一名农经干部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14.
“无规矩不成方圆。车子安全行驶,离不开方向盘,财务正常运转,离不开珠算盘。今天,我被推上村会计岗位,决不负群众厚望,把多年来‘方向盘’的优良技能运用到‘珠算盘’之中,当一名让农民群众放心的好管家。”这是福建省莆田市黄石镇凤山村郑祖国于1995年6月走马上任会计第一天写下的日记。九年前.他是这样想的,九年来,他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印象     
我的父亲是一名农民,更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会计,他今年已经61岁了,曾先后与七任支部书记共过事。父亲仅上过几年小学,由于他写有一手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盘。因此后来会计的工作似乎自然而然地落在父亲的肩上,这一挑就是四十几年。小时候,我为父亲是一名农村会计而自豪。因为比起同龄人我要幸运得多。我不但可以玩算盘和账表、印泥,而且父亲每次去外地开会或者到乡里交账回来都会给我带几块糖果。父亲常对我说:“你呀,不能乱动我的账表,那里面有上百万元的资金账,是集体财产呢”。因此我对父亲的账表在心灵深处开始萌发了一种真正的神圣感…  相似文献   

16.
父亲与算盘     
我的父亲是一名会计,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村会计。大约在二十多年前一个金秋季节,刚从部队复员的父亲便匆匆走上了这条说起来轻松,干起来却又不乏繁杂的道路。父亲有一把很旧的算盘,我也不知道它究竟有多少年头了。朱红的算盘框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被刻上了无数道长长的裂痕,仿佛时时都在向我们展示它的古老,它所经历的辛酸。算盘的梁是一根根乳白色的东西,父亲说那是鸡的肋骨,我不相信。有一天,我趁父亲不在家,偷偷地用小刀割下一小块仔  相似文献   

17.
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乡领导的嘱托,去审核一个村的账务。这次亲身经历,我久久不能忘怀。来到村会计家里,村会计就把几年来的账册、账表等都搬了出来。乡领导说:“小黄,你作为一名专业对口的大专生,理论知识丰富,你把这个村的账理好做好。”带着领导的期望,村民的愿望,我开始逐年逐笔依照会计程序理起账来,我不停地拨动算盘珠子,还不停地做好笔录。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时间很快过去了,最后结果出来了,与会计现金账一对,相差很大。领导立即叫我与村会计一起核对查找,我十分自信地对村会计说:“肯定是你算错了。”…  相似文献   

18.
盘算情缘     
与算盘的缘分得从我过第一个生日“抓周”时说起.那天刚满一周岁的我从父母精心放在面前的一大堆东西里一把就抓起了算盘,父亲很高兴。说这预示着我长大后会做会计——这在当时可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自此,我就和算盘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9.
痛并快乐着     
凭手中的一支“笨笔”,招聘为镇报道组长。1994年经全省招考聘为农保专干,当上了一名会计。不知不觉已七载,可时常有人问我:你为何改行当会计?没权、没位、待遇低,一天到晚瞎忙活,你图个啥?我改行究竟为了啥?有段时间我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第一次与算盘、账本相识的时候,就有一种厌烦感。对会计知识一窍不通的我,在以后的工作上常出差错,有时做账一连要熬几个通宵;时而围着一堆错账打转转,看得眼花缭乱就是看不出什么名堂;白天还要跑东家走西家,尤其是定期做各种各样的报表账册,我更感头疼。面对会计工作整天忙得不亦乐…  相似文献   

20.
算盘情缘     
二十多年的农经会计生涯让我与算盘结下不解之缘。八十年代初,高中毕业的我被乡亲们推选为村大队会计。对于我这个新手来说,不会打算盘成了我从事会计工作的第一个“拦路虎”。每当看到老会计们核对账目时在算盘上拨打如飞的手,像一个著名的钢琴家在演奏一样,我的心里便充满了羡慕,暗下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